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理想国读后感看这里!《归途拾光》之一:序言(陈晓明、梁晓声)

编发||拂晓哨位(ID:fxsw2021)

作者||尹武平将军

序 言


情真意切方能力透纸背

——读尹武平的散文集《归途拾光》


文/陈晓明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专著二十多部,发表论文评论近四百篇。曾获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


尹武平先生是一位军人,却热爱写作,尤擅长于散文。他从普通士兵做起,从排长到身担重任的指挥官。可想而知,他在疆场上纵横驰骋;他手握钢枪却又也能拿起如椽大笔,书写战士情怀,人间万象。近来得友人推荐,读到尹武平将军的散文集《归途拾光》,让我感念不已,止不住感情涌动。他的文字朴实坦诚,真挚自然,正因为情真意切,方能力透纸背。这本散文集,正如书名所言——归途拾光,其意大约是指解甲归田之时,回顾自己的漫漫人生路的所思所想,充满家国情怀,浸透人生感悟。清俊明朗的文字,点点滴滴,或怀旧,或念新,都有真情实感,不乏良知灼见。读这些文字,能体味到一位老战士在讲述人生的不凡岁月,领略生活的百般滋味。

尹武平的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感情真挚,其中最令我感动之处,是他的散文里写到的那么多的亲情。那篇《写给岳母》的文章字字凝泪,回肠荡气。讲的都是日常生活的里里外外,写的是岳母的无私奉献。虽然岳母不识字,但她却明大理,为了儿女把国家的工作做好,她宁可自己承受生活的艰辛。这里既写出母爱的伟大,也写出中国普通妇女的精神人格。人说家和万事兴,也有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琐事,烦恼人生,但在尹武平的笔下,这里的家庭却是透露出人间的至亲至爱。尹武平写《父子》,他的笔法简朴直接,就是写出生命历程中父子亲情的那些铭心刻骨的时刻。他选择的生命瞬间不外乎关涉生死、疾病、饥饿、日常关怀,每一个片断都有感人之处,都是我们常人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和现场。作者把自己的经历细致地讲述出来,把自己的心情感受真切地写出来。父亲并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但却是儿子的父亲,道理不言自明。天下的儿子并非都孝顺,天下的父亲也并非都可亲可敬,作者写出的是最为自然平实的父子关系和感情,唯其如此,它感人的力量才最为真实而能引起普遍的共鸣。文章并无渲染描摹,只是平实地记事,便写出了父亲这一形象。父亲被诊断为癌症后,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硬梆梆地给他撂下一句话:“我死了你们都不要劳神,用席一卷埋了就行了。”作者听后一怔,赶忙解释:“您不要多想,病没那么严重,再说,该准备的我们都准备了。”当即托人赶紧把棺材寿衣等拉回了家请父亲过目,他老人家看后立马有了精神。这么坦诚倒是写出了父亲对生死的态度,也刻画出生死都要体体面面的父亲形象。父亲临终前有短暂的清醒,突然询问二十多年前战死沙场的小儿子在哪,作者硬着头皮回答:“东平早就牺牲了,您就安心睡吧!”父亲没吭声,只见两行浑浊的泪水从他眼角流淌下来。这些笔法自然道来,父子生离死别,这就是亲情的本质。作者写出人生最本质的那些时刻,那些最硬的事实,寥寥几笔刻画的细节铭心刻骨,流露出来的意味和情感却惊心动魄。

尹武平的散文细腻生动,趣味盎然,最能打动人心,在于他写出浓郁的生活味道。他把自己日常生活的经历和那种真实的心理体验和盘托出,不只是托出他自己的全部心情,也因此能托出生活的完整性和原生性,让我们看到并不需要过度加工的生活原生的情状。那篇《白蒸馍》写得趣味横生,令人击节叫好。这里有幼时对蒸馍的渴望,贫困饥饿中对填饱肚子的向往;有当兵经受磨炼岁月的吃馍经历,蒸馍与成长以及战士豪情的关系;尤其是那一段写到国外学习想念家乡的馍,那种土气和怀乡的情感都凝聚在馍上。文章是在状物写情,叙事写心,故而能把蒸馍吃馍写得如此有趣,又写出人生每一阶段的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看上去是写蒸馍,实则写出自己的不同时期内心的各种感受。尹武平的散文擅长从细微之处见真知,生活中的琐事、杂事,他都能细细品味,有所感悟,并且诉诸笔端,在细微之处显示出独特的人生见解。在《点拨》一文中,他由清油灯点拨时候的手轻手重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得出结论,人生出彩,很像清油灯发亮光,需要有人适时适度的点拨。在《聪明误》一文中,尹武平全篇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仿佛和某位小辈对话一般,对老鼠的可恶行径进行痛斥,也得出结论,做人做事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些都写得自然纯朴,毫不做作,生活中总有一些小事触动了作者的情思,由此生发出人生的感悟。在《知了情》中,作者不忍知了历经艰难的生存之路,想伸以援手,却最终明白,它正因蛰伏阴间十年光景实属不易,反而倍加珍惜这区区几十天的生命光景,活一天就要活出精彩,唱一声就要唱得悠扬。

尹武平的散文自有一种气韵。古语说,文以气为主,军人的情怀铸就了尹武平的散文有一种阳刚之气,他的字里行间总是会自然透示出人格、气节、骨气一类的格调。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种品格几乎贯穿于他的所有散文中。当然,作者并非时时彰显自己的人格,而是经常反思自己身处逆境所需要的坚定和执着。在《水流自净》中,尹武平想到自己受误解的委屈,直抒胸臆:“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蒙冤,莫过于不被人理解,莫过于自己傻干着却无人告诉你内幕和真情,莫过于自己一腔热血换来的结果是不清不白,莫过于这种没有组织结论的结论,使你在这无闻不觉中毁掉青春和前程。”作者不忌讳在散文中抒发胸中之气,不屈从于历史的轨迹,用自己的方式将真情实感表现出来。作者敢于赤露他的心迹,表现了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战士在未知的、多变的境遇中的那份坚守。

尹武平的散文别有一番精气神,积极向上、生生不息,你能感受到文字间跳跃的生命力。这或许与他的军人性格相关,也是他人生磨练造就的始终不渝的理想情怀。他的散文抒写平常心境,他总是秉持平易平等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他怜爱万物,怀抱希望,始终向往未来。恰恰是在平常心中透示出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是由爱充满的态度,因此,他于平常中并不寻常,于独处中并不颓唐,反而由此生发出一种顽强旷达的信心,他的军旅题材散文尤其如此。在《怀念密友》中,他写了陪伴过他军旅生涯的配枪,他们一起经历过的憧憬、委屈、埋怨甚至仇恨以至最后的和解与感恩,随着作者对配枪的喃喃细语娓娓道来。在《雪儿》中,作者描写了一只家中所养的京巴狗,不得已赠与他人,当作者欲乘车离去时,雪儿竟长长地躺在猎豹车前轮下……这一场景感人至深,硬汉柔情。在《研究“败战”亦有益》中,作者由中到外的战事,由今至古的论述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方显军人本色。

尹武平的散文构思自然精巧,擅长心理描写。《恐惶》全文全写“恐惶”——当然也不是什么大的“恐惶”,只是写一种心理。这篇散文把少年人走夜路的场景写得尤为精彩:霎时,只觉得头发一根根地全竖了起来,继而便听见自己噗通噗通心跳的声音。紧接着脚下生了风似的唰唰疾行,脚下行走的唰唰声此时显得格外清晰、急促。这声音传到耳朵里后,总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在紧随着我追赶着我,我一点不敢回头看,只顾埋头加快脚步往前走,一不留神,路边一块土疙瘩绊倒了我,趁机扭头一看,后边什么东西也没有啊。我赶紧爬起来,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一下满脸的汗水,定了定神,扯着嗓子吼起了一段不搭调的秦腔:“王朝马汉唤一声,莫呼威,往后退……”这一招还真灵,麦浪仍然在风中起伏着,心中的恐惶却消减了许多。这是每个人的少年时代常有的心理,尹武平的笔下却写得如此逼真而活灵活现,不失一种天真的情趣。

当然,尹武平的文章多半是紧张繁忙工作之余写下的文字,有些文章还显得匆忙,可深挖或展开的地方却意犹未尽,哲思方面似也可再做修炼。但这些都瑕不掩瑜,随着他退休归家,可以从容写作,自在读书,对他的散文写作肯定是一个新的起点,可以期待他下一阶段的作品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总而言之,尹武平的散文平实朴素,语言简练,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平实中见精气神。军营家庭,亲情友情;天地万物,日常琐事,皆能自然道来,清晰如画,明朗如歌。我感触良多的是,尹武平曾经身处军营却能达观静心,领军带兵,始终不失赤子之心。真应了鲁迅先生那句话: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部名为《归途拾光》的散文集,既能正视曾经走过的艰苦曲折之路,又能体味往事的酸甜苦辣之味,洞悉人生,澄怀观道。或为物喜,或以己悲,终究能泰然处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兵的真实生活,真实心境,多少人和事,并非过眼烟云,而是岁月磨洗出闪亮的品质。生命的那份韧性,留在他的笔尖,力透纸背,透进当今时代的骨子里。

本文刊于《文艺报》2019年4月8日、《美文》2019年第5期


魂似琥珀情如诗

——读尹武平同志散文有感

文/梁晓声


(梁晓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这一部散文集的作者是一位退休少将。

那么,我们称他为将军,实际上不合军中“规矩”——正如我们不必称一位离休的军长为军长,然而在军中,一位将军即使离休了,别人也还是会称他为将军,军中有军中之习惯,况且,将军是他终生的荣誉。

但,当我们评价一位离休将军的文学写作时,换一种称谓似乎更能拉近文学与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因为此时,以上两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本人及其写作理念。

可究竟该怎样称谓作者呢?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称他为“同志”更适当些。“先生”“兄”或“弟”这类文人之间的尊称和睦称,不适用于此序。

首先要说明的是,武平同志这一位退休的将军,可不是我此前接触较多的“文职将军”,更不是“文艺将军”。

他是在这样或那样的野战军中,从士兵逐级晋升为将军的人。

当兵第六年,武平同志由班长被提升为排长。从那时起,他成了一个带兵的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大队长(特种部队)、师长……他是一步一个踏踏实实的脚印,经历了一番又一番的磨砺,才成熟为优秀的,更优秀的带兵的人的。

关于他在军中的成长与成熟,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的《归途拾光》这部散文集中有很真诚较详细的自述,不赘言。读这部散文集。我之最深的感受有两点——军队真是一所大学校啊!从士兵到将军,武平同志的军中成长史。决定了他的散文风格必然是现在这样的。

我初识武平同志,是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举办的一次年度颁奖会上。他的第一部散文集获奖,《散文选刊》《海外文摘》为他举办研讨会。王蒙,刘庆邦和我参加了研讨会。

王蒙同志对他的散文给予了很由衷的喜欢的评价,归纳起来可用“真情实感的记录”,“豪迈精神的表达”来概括。

“如果武平将军的散文居然不是此种风格的,我反倒有些奇怪了”。——记忆中王蒙同志当时说了这句话。王蒙同志的话代表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家的一致读后感。

大家认为——中国自古有军旅词,戎边诗的文学传统,武平同志的散文,油然地体现了这一文学传统,与岳飞、辛弃疾、韦应物、陆游、苏轼们表达“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的豪迈精神一脉相承,此种精神是军队之魂,军人之魂,是武平同志这位曾经的,受士兵爱戴的带兵的人和他那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士兵们的共同意志和信念。

早在古代,庄子对于文事就曾说过:“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代的王充也说:“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精”指去伪存真。他们的话,已不仅仅是在总结修辞要义,同时也指思想境界。“诚”固可嘉,但也要看以“诚”在表达什么。君不见,时下对文艺作品的推荐或推销,动辄贯以“真情奉献”云云,而其内容,却往往在表现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方面不遗余力,极尽能事。

武平同志的散文,诚在表现军人的赤子之心方面,真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坦荡方面。

如在《触摸理想》一篇中,他率真地写道:“我从入伍那天起,能提干当个军官是我的理想。哪怕是让我扫厕所,掏大粪也行。当兵六年,当我终于成为一名军官,我的理想又变了。当连长成为我的新理想,甚至内心深处最高的理想”。

这种真和诚的表达,毫无虚饰,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关系。他在另一篇散文中写到——“我们那个时期的军队,提干是没有走后门送礼这一种不良现象的。”

他的话验证了两点——一,后来军中的腐败之风确乎成弊;二,习主席任军委主席伊始,严抓军中腐败现象实属必要。

当连长也得有当连长的素质。武平同志当上连长之后,将一个伙食很差的连队,改变成了食堂办得令全团羡慕的连队,证明他的爱兵,他的带兵有方略。王蒙同志对此篇散文赞赏有加,甚为喜欢。

而他作为连长,自身军人本领也十分过硬。打靶时为战士讲射击要领,亲自示范,接过长枪,数枪点射,环环不离九。

恕我岔开几句——或许有读者困惑了——书序嘛,何必谈作者呢?这乃因为,作者此书乃是往事之侧记,人生之自白啊!但我又认为,此书既是作者的人生自白,却又不仅仅是一人之人生自白,未尝不也是许许多多原本是农家子弟的军人共同的人生自白。武平同志身上,有他们的影子;他所侧记的往事,很大程度上必然也是他们共同的经历。也可以说,武平同志通过自己的追忆,为像他一样的军人们进行了义不容辞地汇报性讲述——讲给自以为了解军人;实际上并不是多么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他们的精神和风骨,以及他们的友情观、爱情观、亲情观的人们听。在以上方面,毫无疑问他们具有相似性,简直也可以说具有共性。那么,也可以说,武平同志的散文集,具有军人之天职的诠释意义。

现在,武平同志的新作《归途拾光》收录了《记得那年桃花开》《知了情》《水流自净》《乙未之痛》《找一个安放灵魂的地方》等篇章。以上散文,或回忆童年和少年生活之片段;或回忆手足情;或回忆父母情父子情;在我看来,篇篇都是散文佳作。

像许许多多“50后”中国人一样,武平同志自然也是挨过饿的,母亲一手牵着他,一手端着碗,在村口与乡亲们望眼欲穿地期待着送救济粮的人出现——而所等到的,只不过是每人每天三两的救济粮。在完全没有副食的年代,每天三两口粮,只能说是勉强维持生命的定量。而父亲,将家园附近几棵老榆树的皮都剥光了,捣碎,煮成浆,赖以充饥。就是在这样情况下,作为社员,那也是要出工干活的。而小小年纪的他,不理解大人们的无奈,每每饿得躺在地上打滚,哭喊着要吃馍……

入伍后的他,明明各方面表现优秀,明明入党愿望十分强烈,其愿望却一再受到冷淡对待。为什么呢?只因为有人发现,黑板上几个随意而写的零乱的字,组成了一条“反动标语”——不是一个人的字体,是两个人的字体;但其中一人是他。于是,他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成为监视对象,笔记也被暗中进行了郑重其事地对比……

近年,我们的某些同胞,因为对现实有意见,有不满,往往便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说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对,一无是处,一团糟;自己明明是过来人,却将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美化得理想国似的。仿佛,中国之改革开放,简直是从理想国一下子跌入了没有希望的阶段。

这是不客观不实事求是的。

中国的现实问题当然不少,但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一点绝不应被抹煞。同样,从前之中国,腐败绝不像后来这么严重,但也并不是什么理想国,普遍的贫穷和“极左”现象,往往也使许多中国人苦不堪言。

故,可以这样说,新录加入的几篇散文,对于今日之青年,具有史性地、客观地、把握发展主流地看待自己国家的参考书的意义。

一位可敬的离休将军的回忆可信性更有说服力。

最后要谈的印象是——我觉武平同志,肯定是爱读书的人。

何以见得?

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有这样一小段回忆——当他由排长而升为连长离开所在老单位时,只带三样东西:行李、日用品、一箱子书。

而他的几篇回忆小时候生活的散文,文字特别优美,描写细腻,堪称美文——证明他肯定也曾是文学青年,被好的文学影响过。

他当连长时,文书偷偷与县里的姑娘谈上了对象。当年的军纪,这是绝对禁止的。一经查证坐实,会被开除军籍,遣送回老家的。

但他没有那么做——与指导员统一思想,决定将事捂下,不向上级汇报。对文书进行了严肃批评后,又主动走访那姑娘的父母,暗中促成了一桩婚姻。

这种敢为下属担当的极人性化的做法,不见得肯定与好书籍好文学的影响有关,也可能是善良之天性使然。但有一种关于人的真相是——一个人的善良,父母所遗传的先天的善良基因固然重要;好书籍好文学所给予的后天影响同样重要。

向优秀的中国现役军人和曾经的优秀军人由衷致敬!

祝一切好人之人生终得幸福!

祝武平同志此书受到军内军外更多的读者喜欢!

2018年12月10日 于北京

(本文刊于《陕西日报》2018年12月26日、《美文》2019年第5期)

尹武平,陕西富平人,长期服役于西部军营,2012年10月退休,少将军衔。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人生记忆》《归途拾光》两部散文集。曾获“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13名,2016年度中国散文年会“精锐奖”,2017年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荣获“2017年度《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荣获全国“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