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第一次我尝试在书店阅读。当时,他被何帆老师写了《一年一本书,准备写30年》的洪道伟震惊了。
这个年代不缺乏立下创意FLAG的精英,虎头蛇尾却屡见不鲜甚至遭受不到太恶意的批评,然而,我们却很容易想到,立下一年一本书的难度,高于100天打卡退学费的难度。
当时“在变量中寻找小趋势”的概念,不仅是经济视角上的变化,对于个体解读自我也是一个很棒的方法:从微小中窥见涌现的力量。
何帆老师的写书意愿来自美国著名记者、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写过一本书 《光荣与梦想》,他勾画了美国从1932年到1972年的历史, 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角度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覆盖了全球阶层的读者。
何帆觉得这本书最大的成功在于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阶段,从 小罗斯福上台到尼克松“水门事件”的40年,正是美国 历经波澜曲折、走向超级大国的时期。
而2019-2049年对于中国也独具特色特色,何帆老师说:“之所以要写30年,是因为2049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间点。如果我们干得好,这30年足以让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但无论如何,这段时期对整个人类都是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2021年如期而至,很多人的开年第一本书都是《变量》,三年成为了习惯,三年见证了中国与自己。一年初始之际,没有什么比阅读一份带有文学语言的经济“年度报告”更令人兴奋。
鹰眼视角
《变量3》中,何帆老师依旧一年内走访中国20多个城市,行走了620121公里,访谈了423小时,采访了科学家、企业家、货车司机、私营老板等等多种职业属性的人。
我个人最欣赏《变量》的部分,正是来自中国社会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如果说第一本书要获得旗开得胜而倾注大量的努力和亲历,那么一件事坚持三年,奔跑在一线,获得最辛苦却亲眼所见深入采访所得的展示,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专业”。
在天空中翱翔,但任何细节也逃不开鹰眼的慧敏,既可以看到生动的细节,又能从宏观的大局上感受其位,这是《变量》独特的观察视角,承载着一致的叙事表达。
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是快变量,嘈杂冗余的内容太多,让人们只看到眼前,却看不到全局。往往容易把局部的细节看成整体。
而慢变量是那些看起来没有变化、离大众很远、 与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往往也容易被忽视、被忘记、被曲解的当成“黑天鹅事件”。
大树的叙事模式
疫情期间,很多人的感受到居家办公,能收到快递和外卖,且准点准时,那就是最安心最愉快的居家状态。
而企业、民营、个体门店关闭的情况下能够运转,发展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策略竭力维持经济生态系统运转,必须承认要中国物流网络的伟大,而深思其后,是网中网的生存策略,维持着疫情期间经济的稳定性。
内在原因外在变动条件下,我们普通民众在2020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关注时事新闻热点,关注未来中国发展趋势的盛况,这和何帆老师在《变量1》中提出的大树模式来看,人们比往年更注意到每一片叶子,每一颗果实的出现和坠落。
尽管如此,碎片化的信息与媒体的导向性、自身的能力限制,还是不足以让我们通过一片树叶,去联系到一棵树的生命力,研究一棵树的母体状态。
“大树模式是多维度的,它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
参天大树非一朝一夕所长,何帆老师在写《变量3》时才发现这三部是一些系列,他称之为“本土时代三部曲”。
小趋势,相当于基本的突变,演化算法的策略就是关注基本盘的核心力量,中国从全球化进入了本土时代,这是一个国家的转变,也是人之所向。
在全球疫情爆发时,中国所展现出的对抗疫情的能力,系统、格局没有被动摇,而是在风沙残虐过后被看得更清晰而坚毅。追求其根本,都可以从小趋势、基本盘、本土经济中追寻其逻辑。
2020历史感中的“五大变量”
何帆老师在第一本《变量》中就提到说:
“我的写作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唤醒你的历史感,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命运及自己所处的时代。”
“唤醒历史感”,这个词听起来并不能让人们那么兴奋不已。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对“昨日”最好的利用,就是找到细小的变量逻辑,指引今日和明日之所行,而这就是何帆老师写作的初衷,也是对于读者最大的价值。
阿里尔 杜兰特用50年时间写下1500万字,完成了一部气势恢宏的《世界文明史》当被问及撰写的技巧时,他们告诉我们:“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部分则是偏见。”
华盛顿·欧文撰写《哥伦布传》时,对于已经去世300年的人物该如何行云流水,了若指掌的描写?
他坚持极力客观公正的信仰,从诸多手稿、信件、日志和公共契约等现存文件中寻找蛛丝马迹的,像福尔摩斯一样充满着好奇与激情,去拼凑还原那个活生生的人物。
但事实上也是力不从心,因为翻阅文献时发现几个人记录同一件事实,但由于作者的兴趣点及情感不同,观察视角和结论也是大相径庭,时间久远查证是一件几乎无法完成的工作。
时间拉长成就了历史,也阻碍了历史的真实可靠性。
这一点上何帆老师的每年10月撰写当年经济报告就显得十分必要,缩短发生时间后的记录,靠近事件事实。
记得“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对他产生巨大影响的著作并非思想家的书,而是一本《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薄薄的小书,因为他觉得这部日记是在历史事件正在发生时记述的,而不是事后描述。
这个观点确实让人茅塞顿开,放在个体上也产生极大共鸣。例如我们去年亲身经历的某些事件已经模糊不清,而五年前的事件细节完全不记得,但我们经常描述起来丝毫不费力气,甚至夸夸其谈,那是根据结果倒推添加的想象补充,倘若找到那时的日记,就会还原真相本身。
2020已成历史,是我们接近的最有影响力的年份。当然十年、百年后对于这一年会诠释出更深刻的意义,然而,对于存在于历史中的我们,正在经历自己、社会、国家、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变,该何去何从?
第三部命名为《变量: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本土时代意味着全球化热潮褪去,我们史无前例地站在世界顶端去关注自己,“去自我的深处找,发现自我的原生力”。
何帆老师总结出2020的五大变量:本土力量、本土网络、本土创新、本土意识、本土福祉。
有了发现,就有了指导意义的行为指南:如何发展本土力量,构建本土网络,加快本土创新、培育本土意识、实现本土福祉就变得有针对性的问题。
何帆老师在书中对于五个问题给予了一些修炼方向,例如变形金刚式的生存法则代表比亚迪,一家原本生产电池汽车的汽车,调整优化设备,达到日产口罩5000万只的转战神话。
回想全民居家隔离,人们赖以获取信息的全媒体时代,也发挥着变形金刚的能量。
过去,传统媒体一般都是术业有专攻,掌握一种传播形式和技巧。这一场疫情,全媒体时代,我们看到了官方媒体展现出时代和用户全新的联接方式,打破单一的传播形式,速度中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处理方式;制作图表、H5、短视频等全媒体产品。
传统媒体在全媒体环境下摒弃了对新媒体的芥蒂,最大限度地拥抱新媒体,配合不同渠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完成了传统媒体实现向全媒体的转型。
Nothing is impossible,比亚迪敏捷的转型,全媒体时代的飞速覆盖,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抛弃旧业奔赴新行业是一种冒险,利用自身条件,创造性的转化,应对新的问题,才是“变形金刚”生存法则。
写在最后
每一年都会购买《变量》不是因为盲目崇拜,而是期待专业的人制定的一份专业的年度报告。像《八百万种死法》里的马修从每日报纸了解纽约的大街小巷,而我们也需要很多途径去丈量脚下的土地,感知其生命体貌。
不管是保持缄默,还是畅所欲言,快变量让人应接不暇,慢变量藏在内在黑暗中点点微光,这就是世界运转的精彩,“你和我都深深嵌于这个世界之中”。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