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教育孩子的方法文言文,父母教育孩子的文字的文言文 正确的教育孩子方法 古代教育孩子的文言文

关于教育孩子的古文有哪些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孩子都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关于教育孩子的古文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教育孩子的古文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教育孩子的古文

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稍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于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龙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

译文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把长安君作为人质,才派兵。”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明白地对左右的人说:“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

左师官触詟希望进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詟来到宫中,慢慢地小跑着,到了太后跟前谢罪道:“我脚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好久都没见您了,我还自己原谅自己哩。我怕您玉体欠安,所以想来见见您。”太后道:“我靠车子才能行动。”触詟又问:“每日饮食该没减少吧?”太后道:“不过吃点稀饭罢了。”触詟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什么,却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稍增加了一些食欲,身体也舒畅了些。”太后说:“我做不到啊。”太后的怒色稍稍地消了些。

触詟又说:“老臣的贱子舒祺年岁最小,不成器得很,而我已经衰老了,心里很怜爱他,希望他能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特冒死来向您禀告。”太后答道:“好吧。他多大了?”触詟道:“十五岁了。不过,虽然他还小,我却希望在我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问道:“男子汉也爱他的小儿子吗?”触詟答道:“比女人还爱得很哩!”太后答道:“女人格外疼爱小儿子。”触詟说:“我私下认为您对燕后的爱怜超过了对长安君。”太后道:“您说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远远赶不上对长安君啊!”触詟言道:“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您把燕后嫁出去的时候,拉着她的脚跟,还为她哭泣,不让她走,想着她远嫁,您十分悲伤,那情景够伤心的了。燕后走了,您不是不想念她。可是祭祀时为她祝福,说:‘千万别让她回来。’您这样做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利益、希望她有子孙能相继为燕王吗?”太后答道:“是这样。”

左师触詟又说:“从现在的赵王上推三代,直到赵氏从大夫封为国君为止,历代赵国国君的子孙受封为侯的人,他们的后嗣继承其封爵的,还有存在的吗?”太后答道:“没有。”触詟又问:“不只是赵国,诸侯各国有这种情况吗?”太后道:“我还没听说过。”触詟说道:“这大概就叫做:近一点呢,祸患落到自己身上;远一点呢,灾祸就会累及子孙。难道是这些人君之子一定都不好吗?但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优厚,却毫无劳绩,而他们又持有许多珍宝异物。(这就难免危险了。)现在您使长安君地位尊贵,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赐给他很多宝物,可是不乘现在使他有功于国,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认为您对他的爱不及对燕后啊!”太后答道:“行了,任凭您把他派到哪儿去。”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齐国于是派兵救赵。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

1. 耐心倾听

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 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3. 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你再怎么吼叫也是无用的。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4. 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5. 给孩子另一个选择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

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这条路,你要先牵他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

关于教育孩子名言

1、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奥斯特洛夫斯基

3、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4、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5、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6、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7、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8、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英)罗素《教育目的》

9、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10、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11、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12、受教育懂得焚毁遗嘱,做一个体面的人,为人所爱,受人敬重,而不是去做一个屡犯的偷表贼,受到法律对五种情状的加重处罚,解赴格雷伏刑场处死,受人憎恨和名誉扫地。巴尔扎克

13、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14、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15、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16、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17、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

18、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9、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20、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猜你喜欢:

1. 古代教育孩子的名言

2. 描写教育孩子的经典语录

3. 古代教育孩子的事例

4. 教育孩子的励志格言

5.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大全

文言文《曾参教子》翻译

1、译文:

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他的母亲就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

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想要捉一头猪来杀了。他妻子马上阻止说:“

我不过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可不能跟小孩开玩笑啊。孩子小,把父母当作老师向他们学习,听父母的教育。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撒谎。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以后就难以教导他了。”于是就杀猪做菜了。

2、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参教子》是战国后期韩非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该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

扩展资料:

一、词句注释

1、彘(zhì):猪。

2、适:到……去。

3、特:只。

4、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5、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6、而:则,就。

7、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8、烹(pēng):杀.

9、女:通“汝”第二人称。你,你们。

10、反:通“返”,返回。

11、止:制止。

12、曾参:孔子的学生

13、特与婴儿戏耳:耳:罢了。

二、作品赏析

1、寓意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2、启示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我们的父母也应学习曾子的教育方式,以切实的做法证实说法。

三、作者简介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以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

他还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用法家的观点解释《老子》,集中表述了韩非的哲学观点。

《五蠹》把历史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认为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都要发生变化,复古的主张是行不通的;《显学》则记述了先秦儒、墨显学分化斗争的情况,认为“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主张禁止一切互相矛盾的学说,定法家的学说于一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参教子

教育孩子的古语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那些古文适合用来教育孩子

其实和小孩的年纪是有关的,一般来将启蒙阶段读一读《三字经》《百家姓》就可以。大一点可以看看《论语》《大学》《尚书》

教子:古文和译文

古文《教子》

颜之推:教育家

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 ,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 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 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 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 逖抽肠衅鼓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 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 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及太 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 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訽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后嫌宰相,遂矫诏 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 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

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诲就能成才;智能低下的人,即使谆谆教诲也毫无用处;才智平庸的人,不教导就不明事理。在古代,贤明的君王 有所谓胎教之法:王后怀胎三个月时,应当让起迁移到别的宫殿居住,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乐、饮食按礼制加以节制。君王将胎教之法写 在玉版上,藏在金柜里。太子在襁褓之中,太师、太保就阐明忠孝礼义,以此对他引导教育。平民百姓即使做不到这样,也应当在孩子的婴儿 时期,刚刚懂得看人脸色、辨别人的喜怒的时候,就加以教诲。让他做什么,就得做什么;不让他做什么,就不能做什么。这样到了五六岁, 就可以少受鞭笞的惩罚。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才会畏惧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看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以教诲,一味溺爱,常常做不 到这一点。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过于迁就,任其为所欲为。应该训诫的,反而加以奖励;应该呵责的,反而一笑了之。孩子懂事 以后,以为从前所作为符合规范,骄横轻慢的习性已经养成,这时才去管教他们,即使将他们捶打鞭挞至死,父母也难以树立威信。父母越来 越忿怒,孩子对父母的怨恨也越来越深。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终将要败德破家。孔子说过:“少年形成的性格,就会习惯成自然。”俗话又 说:“教育媳妇趁初来;教育孩子要赶早。”这话说得很对!

凡是不能很好教育子女的父母,也并非要让子女走向犯罪,只是难于下狠心呵责怒骂,怕伤了孩子的脸面;不忍心鞭鞑,怕孩子受皮肉之 苦。可是,比方说,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怎么能不用汤药针灸治病呢?又应该想想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孩子的父母,怎么会愿意呵责虐待自己的 亲生骨肉呢?实在是不得已啊!

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秉性严厉正直。王曾辩在湓城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纪已过四十,但只要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老 夫人还要捶打鞭鞑他。因此,他能成就一番功业。梁元帝时,有个学子很聪明很有才气,深得父亲的宠爱,有失教诲。一句话说对了,父亲就 到处夸奖,整年地称赞他;一件事做错了,父亲就为他百般遮掩粉饰,指望他自己改正。他到了为学求官,成婚娶妻的年龄,一天比一天残暴 傲慢。终因言语放肆,被周逖杀掉,还抽了肠子,血被涂在战鼓上了。

父子之间要有威严,对孩子不能过于亲昵;骨肉之间要亲爱,不能过于简慢。如果简慢的话,就做不到父慈子孝,如果过于亲昵,就会产 生怠慢姑息之心。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人,父子不住在一起,这是防止亲昵的办法;为父母按摩止痛止氧,铺床叠被,这是不简慢礼节的办法。 有人问道:“陈讥听说了孔子疏远儿子的事,感到高兴,这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看来君子不亲自教诲儿子,是由于《 诗经》中有讽刺的言辞;《礼记》中的避嫌的告诫;《尚书》中记有背道淫乱的事情;《春秋》中有对邪僻的讥讽;《周易》中有包容万象的 象征。有关事情都是父子之间不宜谈论的,因而就不能亲自教授了。”

北齐武成帝的儿子琅邪王高俨,是太子的同母弟弟,他天资聪颖,武成帝和皇后都非常宠爱他。他的衣服饮食,与太子统一标准。武成帝 常当面称赞他说:“这孩子很聪明,会有所成就的。”等到太子继位,琅邪王就移居于别的宫殿,礼教格外优待,与诸王不同。皇太后还觉得 不够,常常唠叨这件事。琅邪王十岁左右的时候,骄横放肆,毫无节制,器用服饰,珍奇玩物,一律要与当皇帝的哥哥比。他曾到南殿朝见, 看见皇上的近侍典御、钩顿给皇上进献新出的冰块、李子,回来索要不成,就大发脾气,怒骂道:“皇帝都有了,凭什么我没有!”不知君臣的 界限,遇事差不多都是这样。有识之人都讽刺他像共叔段、州吁一样不懂得君臣之礼。后来,琅邪王因嫌恶宰相,就假传圣旨杀掉宰相,又担 心有人相救,于是命令手下军士防守殿门、他并无反叛之心,听了皇帝几句安慰的话就撤了兵。后来终于因此被幽禁而死。

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少有能够一视同仁的,从古到今,这样的弊病很多。聪慧漂亮的孩子固然值得赏识和爱惜,玩劣愚笨的儿子应当 予以同情与怜爱。有偏心的人,本想宠爱某个孩子,反倒因而害了他。共叔段之死,实际上是母后姜氏造成的;赵隐王如意的被杀,实际上是 父皇刘邦造成的;刘表家族的覆灭,袁绍的兵败失地,都是由于偏爱孩子造成的。这件事例都可以作为灵龟明镜,为后人提供借鉴。

北齐有一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已经十七岁了,很懂得书写记事,教他鲜卑和弹琵琶,也快要学会了。用这些本领服侍 公卿大夫,没有人不宠爱他。这也是一件紧要的事啊!”我当时低头不语。这位士大夫教育儿子的方法,真让人惊讶!如果像这样取媚于人,即 便能官至宰相,我也不愿意你们这样做。

有没有人能提供有关教子、训子的古代语句,或古文?

爱子当教子。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养子不教,不如不要。

娇子如杀子。

春耕不好害一春,教儿不好害一生。

刀不磨快难砍柴,孩子不教难成才。(景颇族)

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好花不浇不盛开,小树不修不成才。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

,得过且过成大祸。

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维吾尔族)

新衣裙头次就要洗净,人从小就要品行端正。(维吾尔族)

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蒙古族)

树小扶直易,树大扳伸难。

牛要耕,马要骑,孩子不教就调皮。

树杈不修要长歪,子女不教难成材。

老受夸奖的孩子,最容易放任自流。

教子光说好,后患少不了。

月里婴儿娘引坏。

孩子不好慢慢教,哪有挖井只一锹。

言教不如身教。

娇生惯养,没有好儿郎。

入田观察,从小看大。

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艺。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美的产业。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教育孩子的方法文言文,父母教育孩子的文字的文言文,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文言文,古代教育孩子的文言文,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