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双休教育孩子方法,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和经验 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如何确保孩子双休日和假期在家的安全

在节假日中同样得到健康的成长。为此建议家长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参照幼儿园一日常规,安排好孩子的作息和饮食

幼儿园一日常规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制定的。例如孩子的起居作息、三餐一点的进餐时间都是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安排,什么时候起床、睡午觉、什么时候进餐都需要保教人员进行日常训练,通过不间断的训练,孩子们基本上已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如果家长们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常规,在假期中很容易打乱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使孩子情绪受到影响,变得不守时,好动顽皮、挑食等等,直接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在孩子放寒暑假前,应抽出时间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学习生活,了解一日常规,了解幼儿教师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幼儿睡眠时间每天应保证12-13小时,午饭后应有二小时午睡时间,要使孩子在家中也要养成午睡习惯。饮食方面应坚持三餐一点,每顿饭相隔3个半小时到4个小时之间,定时适量,不要把幼儿进餐时间与成人等同起来,时间隔的太长或太短。平时不要随意过多地给孩子吃零食,也不应养成孩子偏食习惯,或食之过饱,或一点不吃。

二、丰富孩子的假日生活,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节假日中,特别是寒暑假、双休日,名目繁多的特长班相继而生,如美术班、电子琴班、舞蹈班、书法班、武术班……。很多家长携子奔波于各种特长班之中,学完这个又赶去学那个,忙忙碌碌,自己忙,孩子也忙。本来节假日是为了让大人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轻松一下,休息一下,让孩子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使幼儿能与长辈有时间交流感情,享受家庭温暖的亲子亲情,可事实上休息日成了忙碌日,孩子们也在各种学习中不堪重负。据了解有些幼儿不只参加一种特长班,有些孩子在家长的精心安排下学完琴又练画,这些孩子常处在一种无奈之中,甚至于过早出现了厌学现象,结果与家长心愿相去甚远。

(一)安排好学习活动

指导孩子看图书,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指导孩子看适合幼儿的电视节目,教孩子唱歌跳舞、做手工、画画等。这些学习不拘泥于固定形式,可灵活穿插进行。有些专长班也不是不能参加,而是根据孩子意愿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参加一下,但不宜过多。

(二)带孩子外出野游

亲近大自然是孩子们十分向往和感兴趣的事。现代家庭中几乎只有一个孩子,加之城市居住条件改善,住楼房者居多,无形中造成孩子与同龄人缺乏交往的机会。孩子们从幼儿园回到家庭,从群体生活进入独户生活,心理上难免产生一种孤独感。为消除这种孤独感,家长们应抽时间将孩子带出户外,走出楼群,到郊外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有条件的家庭可将孩子带到农村中去,让孩子呼吸泥土花草的芳香,与农家孩子打成一片,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常有娇骄二气。回顾成人走过的孩提时代,恐怕没有什么比大自然对孩子更有吸引力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很多佳作都是写他的童年趣事。这些往事几乎都饱浸着大自然的浓墨重彩,叫人难以望怀,铭刻于心。家长们不可忘了自己的童年,也不可记忘了让孩子们渡过自己最喜爱的那段时代。幼儿的感觉器官比较灵敏,任何末见到的东西初次映入眼睑时,对于他们都是一种新的感受、新的刺激。孩子们在图书中、故事中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必竟不大现实的,如果孩子们亲眼所见则会使他们过目不忘,兴奋不已。例如孩子们在书中、电视中看到了“山”的形象,便产生了欲见不可的好奇心,一旦有机会目睹,便加深了对“山”的认识;这种认识促进了孩子认识大自然的求知欲,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使孩子在大自然中培养了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朴素情感。

父母如何带孩子过好双休日

实行双休日后,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增加了,这无疑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但是,如果父母不好好利用这两天,也起不到上述的作用,如何带孩子过好双休日。所以,作为父母,要充分利用好这两天,和孩子一起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双休日。那么,如何带孩子过好双休日呢?这也许是大多数父母们所关心的事。

双休日该如何带孩子过,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父母带孩子玩没有什么目的性,一切以孩子为准,孩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孩子想干什么,就带他去干什么,这其实很不好:一方面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2-3岁的孩子还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再加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孩子纯真的心灵很容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这会滋长孩子的任性行为。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带孩子过好双休日。

父母带孩子过好双休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带孩子到户外去游玩。

带孩子到户外去游玩,能开阔孩子的眼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发展其想象力、激发其创造性。那么,哪些地方父母可带孩子去玩呢?可供选择的有:街市、公园、动物园、儿童乐园、附近的文化场所等地方。

带孩子逛街时,父母可引导孩子看街上的建筑物,让孩子记住这些建筑物的特点,知道建筑物的名称,还可让孩子把从幼儿园学到的几何图形,用于观察周围的环境,以增强记忆力。

带孩子逛公园时,父母可随着天气的'变化让孩子观察公园里的树木有什么变化。让孩子注意观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可提高他的观察能力。

带孩子去儿童乐园时,父母可引导孩子主动与别的小朋友打招呼,以培养孩子的初步交际能力。

如果附近有科技展览或其他大型游览活动,父母可带孩子去参观。在参观的同时,父母可对孩子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品德教育,家长之友《如何带孩子过好双休日》。

另外,在双休日,父母还可和孩子一起爬山、游泳等,这些活动可锻炼身体,又可发展其手脚的协调性。但在玩的同时,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并且不要让孩子太劳累。

2、带孩子进行室内活动。

如果孩子不想去户外游玩,父母也可和孩子在家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双休日。父母可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或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看卡通片等等,凡是对孩子有益的活动都可以进行。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发展他的智力,增进其身心健康。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反应来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2-3岁的孩子的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开始萌芽,进而产生了新的需求和兴趣,并且能扮演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角色。因而,为他们可列的游戏有:辨别颜色、辨别形状、分类、数的游戏等。

为了引导孩子做好游戏,父母应尽可能地创设必要的游戏条件,并且尽可能和孩子一起玩,观察孩子的游戏活动和内心反应,这样父母就可结合孩子的思想感情、行为品质、兴趣爱好及智力高低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做更多有益的游戏。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作为父母,可将你的思想以及对孩子的要求融入故事中讲给孩子听,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多了。

另外,父母还可与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卡通片,看完之后,与他讨论一番,这可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带孩子拜访亲朋好友。

带孩子拜访亲朋好友能够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比如为孩子交际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2-3岁的孩子可通过拜访亲朋好友来学习礼貌用语,学做文明的小客人。所以双休日父母可抽出一天带孩子拜访一下亲朋好友,在拜访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说礼貌用语,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星期天该如何教育孩子?

有很多父母觉得小孩子就应该将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之上,如果说小孩子想要玩耍的话父母就会要孩子去学习。在周一到周五期间家长是不可能让小孩子随意玩耍的,因为有很多小孩子除了日常需要上学以外,课余时间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总而言之父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小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到了星期天有很多小孩子想要放松一下父母也会及时叫停,害怕孩子玩物丧志。

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会给小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小孩子也不喜欢这样的教育方式,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正确的教育小孩子,不要让小孩子感受到太多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在星期天可以适当的让小孩子放松放松,作为父母可以带着小孩子去游乐场等一些娱乐场所,让小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

理解小孩子

成年人尚且没有办法一周都扑在工作之上,更不要说小孩子了,所以说小孩子也需要放松的时刻,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到这样的道理。不要想着小孩子平时非常的轻松,因为小孩子接收的知识已经耗费了他们很大的努力,因为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在小孩子看来却并不是这样的。所以父母也应该试着去理解自己的,小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孩子健康的成长。

不要引起小孩子的逆反

父母没必要给小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因为小孩子的心里多半都存在着一些逆反的情绪,如果说他们真的受到了太多压力的话,那么小孩子也有可能会直接对父母产生逆反的情绪。也就是说作为父母必须要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子,否则的话就会导致小孩子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不好。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1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唠叨不如让孩子来回答

对一件事情,有时家长会对孩子嘱咐好几遍,特别是做妈妈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唠叨。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所不愿听的、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唠叨。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地唠叨起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当父母的常常感到伤心与忧虑:“唠叨还不是为了孩子们好?”“不给他们讲,怎么能懂事啊!”好像只有无休止地向孩子们陈述一个又一个道理,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唠叨的时候,不妨试用一个新办法:把唠叨变成提问题。当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变成提一个问题,让孩子说说,也许孩子要比家长说得又好又生动。提问题时,不要摆家长架子,态度要诚恳、热情,要认真地倾听孩子回答。孩子如果说得不完全对时,你也不要急于唠叨,可以再问,即使说错了,也不必由你公布权威答案,而是巧妙地用提问题暗示他的错误所在,让孩子再思考。

武力惩罚不如鼓励

当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从语言的批评升级到肢体的批评,武力惩罚出现了!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继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所以,妈妈想要武力惩罚时不如换成鼓励,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他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变本加厉更加叛逆。幼儿脆弱的内心其实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避开特长教育三大误区

1、一厢情愿

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2、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3、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2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3、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6、追加一些家务活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

7、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3

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关心他,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

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不依赖他人的良好习惯,不要老干预,老指导,老帮助。

③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告诉他是成功之母,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出成功之路。

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绩的方法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他尽了自己的努力,父母都一样爱他。

⑤鼓励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地争取,不要希望一步登天。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做事不拖拉,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而不要轻易斥责孩子学习拖拉、不主动以及贪玩;对孩子讲话、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指出孩子致命的弱点,要维护孩子的尊严;不应该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避免作业强迫症,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规范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去领悟如何做人做事;要经常在家庭中进行民主交流,父母和孩子分别总结一段时期以来个人的得失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相互交流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畅所欲言,使其感受自己的存在意义,而不是在不断的埋怨和抱怨中挣扎。

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其优点。

比如,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他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

要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又快又好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父母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作业的布置情况,以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同时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协商帮助策略,比如针对孩子的学习实际请课任老师设计辅导方案,循序渐进,保证孩子“当天学当天会,当天的事当天做”。

要鼓励与调动孩子积极主动地学。

比如,与孩子展开写作业竞赛,促使孩子全心身地投入到写作业的竞赛之中,使其兴趣盎然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和孩子商量如何完成学习任务以及玩耍,这样既了解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增强了孩子自我做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

家长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

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搞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指责孩子。

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

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是难免的。同时,父母还可以谈自己过去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

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①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

②你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

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应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所在。

①孩子上课是否用心?作专是否认真?能否按时完成?

②孩子平时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没有受到什么消极影响?

③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能否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让孩子恢复自信,培养其成功感。

教家长7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总是不遗余力。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才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教家长7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唠叨不如让孩子来回答

对一件事情,有时家长会对孩子嘱咐好几遍,特别是做妈妈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唠叨。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所不愿听的、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唠叨。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地唠叨起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当父母的常常感到伤心与忧虑:“唠叨还不是为了孩子们好?”“不给他们讲,怎么能懂事啊!”好像只有无休止地向孩子们陈述一个又一个道理,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唠叨的时候,不妨试用一个新办法:把唠叨变成提问题。当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变成提一个问题,让孩子说说,也许孩子要比家长说得又好又生动。提问题时,不要摆家长架子,态度要诚恳、热情,要认真地倾听孩子回答。孩子如果说得不完全对时,你也不要急于唠叨,可以再问,即使说错了,也不必由你公布权威答案,而是巧妙地用提问题暗示他的错误所在,让孩子再思考。

武力惩罚不如鼓励

当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从语言的批评升级到肢体的批评,武力惩罚出现了!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继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所以,妈妈想要武力惩罚时不如换成鼓励,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他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变本加厉更加叛逆。幼儿脆弱的内心其实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避开特长教育三大误区

   1、一厢情愿

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2、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3、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如何走出特长教育误区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认识。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双休教育孩子方法,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和经验,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教育孩子方法和沟通”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