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块又称加气砖,也称作加气砌块、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砌块。它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经加水搅拌,由化学反应形成孔隙,通过浇注成型、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多孔硅酸盐制品。加气块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保温好、可加工和不燃烧等优点。它可以制成不同规格的砌块、板材和保温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承重或围护填充结构,受到世界各国建筑业的普遍重视,成为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一种建筑材料。
加气块是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初二三十年代)的发展成果之一,是东欧捷克的发明。
1889年,捷克人霍夫曼发现利用盐酸和碳酸钠,可生成化学气泡反应。这种气泡反应可以用来制造加气混凝土。于是,霍夫曼申请了专利并成为加气块的发明人。
然而,霍夫曼的“盐酸+碳酸钠”加气块制造模式由于操作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并不适合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于是,1919年德国人格罗沙海开始尝试用金属粉末作发气剂来制造加气块。可是,这一生产过程很不稳定且不易控制。
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终于掌握了以铝粉为发气剂的加气块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专利权。这种以铝粉为发气剂的加气块生产技术,发气效率高,发气过程易控制,而且铝粉来源广,能为加气块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条件。于是,在1929年,瑞典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加气混凝土工厂,加气块由此开始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快速路。特别是在北欧、东欧等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加气块的生产、推广和应用速度都非常快。
位于瑞典的世界第一家加气块生产厂
在20世纪的三十年代早期里,加气块开始走出欧洲,行往世界。
1932年-1935年,在租界林立的中国上海,当时最著名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新城大厦、汇丰银行等高层建筑的内隔墙,就采用了加气块(至今仍在完好使用)。
建成于1934年的老上海国际饭店
然而,正当加气块发展的如火如荼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
1939年至1945年发生的二战,让一切都改变了。加气块产业也陷入了停滞期。
二战结束后,全球一片疮痍。欧洲国家的许多大城市更是几近废墟。
二战中的德国城市
“是金子就会发亮”。由于出现世界性能源紧缺,大量需要重建的城市工程,让具有节能优点的加气块得到一个飞速的发展机遇。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西欧、东欧和前苏联相继引入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并完善了生产工艺,涌现出一批专利技术。并形成了瑞典的伊通(Ytong)和西波列克斯(Siporex)技术、德国的海波尔(Hebel)技术、波兰的乌尼泊尔(Unipol)技术、荷兰的求劳克斯技术和丹麦的萨尔空技术。尤其是德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人才优势和精湛的技术,更是一举成为全球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技术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十分重视加气混凝土的研究、生产和应用。
1965年,我国引进瑞典西波列克斯公司专利技术和全套装备,在北京建成我国第一家加气混凝土厂——北京加气混凝土厂,标志着我国加气混凝土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从1971年起,我国利用瑞典西波列克斯技术装备,开始了对加气混凝土工艺装备的国产化研制。先后形成了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的6米翻转式切割机组;上海杨浦的4米预铺钢丝卷切式切割机组;北京建材设计研究院的3.9米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组等,为加气混凝土装备的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随着我国墙改力度加大,特别是限制生产、使用粘土实心砖之后,从进入21世纪开始,我国的加气混凝土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蒸压加气混凝土工业已建立健全了科研、设计、教学、生产、施工、装备、配套材料等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成套技术,如在粉煤灰、石灰、钢筋防腐剂等方面的研究更是达到了世界较高水平。
周口兴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周口市第一家蒸压粉煤灰加气块生产企业。
周口电厂的粉煤灰已经被完全利用。
公司于2003建成了全市第一条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生产线;2010年建成了河南省第一条年产30万立方米砂加气块生产线;2020年公司与UBLOK(马来西亚公司)合作,引进德国海波尔(Hebel)技术,投资建设了全市第一条年产50万立方米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简称ALC,即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生产线。在加气块产业,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并拥有生产专利技术十余项。周口兴源加气块产品深受市场广大用户信赖,与中建、中铁、中冶等央企建筑企业以及建业、碧桂园、恒大、万达等知名地产企业均建立有产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