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比亚迪s62怎么样“比亚迪s62手车多少钱

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动力。解放前,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残酷统治,青岛经济近于崩溃,工业残缺不全、商业服务发展落后、城市设施异常薄弱。建国以来,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在各个时期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投资由1949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历史最高峰7777.1亿元。自2018年开始,受国家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影响,部分项目统计由项目实体工作量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因此投资总量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平均7%左右的增长态势。建国以来71年间,青岛市着眼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超7万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5%,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百年来青岛市投资发展阶段性特征

纵观百年来青岛市投资发展,主要经历了八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8年

解放前,青岛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长期被德、日占领,1900年,德国胶澳总督府将青岛城市性质确定为“海军基地和商贸港口城市”,并逐步开始投资修建港口、铁路、城市路网,给排水系统和造林绿化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取代德国占据青岛,日占青岛后,认识到山东是产棉大省及青岛的良好运输条件,自1921年开始,外商及资本家纷纷来青岛投资开设大型纺织厂,日本钟渊公大株式会社在沧口开办纺织厂(后为国棉六厂),日本富士株式会社在青岛开富士纱厂(后为国棉七厂),青岛纺织业迅猛发展。

受地理位置优越性原因,在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青岛依然走在了全国前列,拿下了多个全国第一:1922年拥有了第一个帆船俱乐部,1924年建立第一个海洋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1931年拥有了中国第一座天文观测室,1932年建成第一个海洋馆(青岛水族馆)。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在这一时期,青岛除建设了监视设施和军工企业外,城市建设陷入停滞。战后的青岛残破不堪,整个城市百废待兴。

(二)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

建国初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间,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6亿元,年均增长1.3倍。

解放初期,青岛市工业生产落后,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和“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后新建”的原则,挖掘各方潜力,广开财力资源,对全市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文教卫生事业及城市公用事业等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特别是建国初期,青岛市几个较大的棉纺织厂及卷烟厂设备陈旧,生产能力低下,产品的技术含量极低;机械、造船等行业仅限于修修补补,缺乏制造能力;化工、橡胶行业也不发达,产品品种落后单一。

加大生产性投入,尽快改变青岛市工业生产及产业结构的不利局面,使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矛盾。30年间,生产性投资18.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80.1%。生产性投资的大量投入,为青岛市的工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了轻纺工业为主其他行业相应发展的产业格局,这一时期也是建国71年间生产性投资比重最大的时期。

(三)第三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

1978-1984年,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31.9亿元,年均增长2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青岛市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集中财力、物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市规划的重点项目纷纷落地开工。

七年间,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占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7.3%。杭州路立交桥、宁夏路大桥、青岛港八号码头、流亭机场侯机楼等工程的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为20世纪90年代青岛市国民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四)第四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

1985年-1992年,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217.2亿元,年均增长23.5%。

1984年青岛市被国家列为沿海开放城市,1986年成为计划单列市,1989年重新调整城市规划。“一个中心、一个城市环、一个卫星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在“大青岛”框架雏形的引领下,青岛市投资领域推进了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济青速公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西元庄--流亭高架桥等),同时注重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投资步伐,在完善和增强城市功能的同时,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经济的飞跃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五)第五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

1993年-2002年,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2031.5亿元,年均增长14.5%。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青岛市全面启动了开发市区东部的发展战略,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41.4%。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性经济波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国家适时出台了扩大内需、加快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保持适度增长。2001年—2002年,青岛市在继续深化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紧紧抓住加入WTO有利时机,提出了经济重心“西移”的决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再次驶入快车道,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十年间,城市东西两翼建设加快推进,投资方向围绕加大产业投入和五四广场、颐中体育场等市政公益设施和海信立交桥、东海路打通、福州北路等城市建设,1998、1999、2000年投资增速达到15%以上。2001、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84.4亿元和478.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和24.4%。

(六)第六阶段:从2003年到2010年

2003年-2010年,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13556.8亿元,年均增长23.8%。

2003年开始,青岛市围绕构建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目标和承办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调整投资结构,以“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为重心,加快了海尔工业园项目及家电信息产业集群基地、招商局国际码头、北船重工、中海油、大炼油、丽东化工等工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拉开了同三线青岛段、城市快速路、流亭机场三期扩建、滨海公路、青银二期、海湾大桥等公路建设项目序幕。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总量扩张,增速快步,结构优化的格局,在快速提升城市地位的同时,加速了青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06年开始,青岛市围绕“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到“十五”末年的2005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3.3亿元,增长45.6%,其中:工业投资755.6亿元,增长45.9%,占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2%;基础设施投资209.7亿元,占14.9%。2006年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跟进措施,加快服务业投入力度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增强了青岛市对外辐射服务的能力。2006-2010年青岛市累计完成投资10321.3亿元,年均增长23.0%,三次产业投资构成比重出现积极变化,由“十五”末年(2005年)的2.1:56.2:41.7调整为2010年的1.1:42.3:56.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2004.4亿元,每年增长34.3%,占青岛市投资的比重为19.4%,比“十五”末年的2005年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

(七)第七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十二五”时期)

“十二五”时期,青岛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5倍,年均增长19.3%。投资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比例1.7:48.5:49.8。

“十二五”时期,青岛市投资领域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战略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围绕“转调创”和“蓝高新”发展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托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双月奋战”、“促进月”、“调稳抓”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在持续“稳”增长中不断由量向质转型发展,为打造青岛国民经济“升级版”和“新强态”发挥了关键作用。

五年间,加快“一谷两区”重点板块、中央商务区、中德生态园、金家岭金融新区等重点区域的投资促进;加快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北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电动客车、工业及服务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清洁能源客车等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加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进展;加快青钢、海晶、碱业等老企业搬迁改造项目步伐;加快“十个千万平米工程”高端服务业项目推进;加快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带领城市设施建设步入新时代。装备制造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得到重视和加强,分别完成投资5622.3亿元和2949.7亿元,年均增长26%和28.3%,成为带动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积极动力。

(八)第八阶段:2016年以来(“十三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稳步跃升至新的台阶,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超2.7万亿,投资年均增长10.4%。尤其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全国投资增速持续回落,青岛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速仍然保持了副省级城市和山东省前列的水平。

有效投资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持续澎湃的经济新动能、点燃发展新引擎的重要路径。自2016年以来,青岛市面对投资内外环境发生的根本性转变,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用五大发展理念领航,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投资领域“供给端”,有效投资有效供给不断落地见效,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和高质量增长提供了强劲动能。

2019年全市投资增长21.6%,增速列全国主要城市、全省十六市第一位,创近七年新高。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投资一直呈现正增长,全年新开工项目3500个,在建项目接近7000个,投资增长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青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为着力点,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尤其是在一批“铁公机”交通、重点区域配套工程和文化休闲设施等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大项目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速,城市功能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比“十二五”时期增长41.8%;占“十三五”时期全市投资总量的比重19.1%,占比比“十二五”时期提升1.1个百分点。

二、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小康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型行业,在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投资大、见效快等优势。建国71年以来,青岛的交通事业随着建设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目标的确定迅速腾飞,1998年已基本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十五”以后,在推进大交通框架建设的构思下,交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49年-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700亿元,占这一时期全部基础设施投资额的36.3%,之后每年基础设施投资均占全市投资的20%左右。随着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青岛在“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全新城市发展战略引导下,率先在山东省内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全市航运中心、区域性航空枢纽、市域“一小时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三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

(一)青岛港位居世界大港前列

青岛港作为我国第9个国际枢纽港之一,近年来始终坚持海陆双向发力,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陆向建陆港、开班列、拓货源,助力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截止2020年底,“一湾两翼”港口布局加速构建:老港区向国际邮轮母港转型;前湾港区成为国内最大集装箱码头群之一,建成投产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开创了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的新纪元;董家口港区建成原油码头二期,形成亿吨通过能力。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114个(其中万吨级深水生产性泊位89个),年综合通过能力3.4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301万标箱;拥有集装箱航线178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航线数量和密度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2019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港口连通性指数显示,青岛港列全球第八、中国第四。

(二)航空发展站上新的起点

“十三五”期间,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并成为中国民航首批18个“智慧型机场”示范项目之一。截止2020年底,全市布局规划通用机场7个,青岛西海岸通用机场、平度旧店通用机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即墨高新区通用机场启动建设,莱西店埠通用机场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流亭机场共开通航线203条(其中,国内航线166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7条),通航城市126座。2019年,青岛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555.6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40.4%;货邮吞吐量25.6万吨,较2015年增长23.1%,分居全国第16、第14位。受疫情影响,2020年青岛机场客货吞吐量大幅下降,全年约完成旅客吞吐量14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5万吨。

(三)铁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十三五”期间,青荣城际铁路、济青高铁、青盐铁路、董家口疏港铁路、潍莱高铁相继建成通车,青岛与半岛城市群和长三角等地区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潍莱高铁通车运营,结束了平度不通高铁的历史,青岛实现了县县通高铁。红岛站、青岛西站、平度站、莱西站先后建成。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区域间市域(郊)列车(“青岛北-青岛西-董家口”)。全市境内铁路总里程66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8公里、快速铁路154公里、普速铁路284公里),较2015年增加367公里,增长122.74%;基本形成了联通北、西、南三个方向的放射型铁路网布局和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为主的四站铁路客运枢纽格局,构筑起集约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

(四)公路网络体系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市相继建成S19龙青高速二期工程、G20青银高速青岛段拓宽工程、S62新机场高速等项目,高速公路“三纵四横五连”格局基本形成;实施G204(胶州城阳界至省道219段)拓宽、G228蓝谷核心区段拓宽等8个重点建设项目,普通国省道的通行能力有效加强;完成沈海高速、前湾港区二号疏港高速、G204城阳即墨界至国学公园段、S310躬崔路莱西莱阳界至国道204段等13个重点大中修工程,国省道公路优良率达到90.04%,较“十二五”末增加两个百分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养护4066公里,形成畅通便捷、安全优质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完成2473个行政村的通户道路硬化,基本实现“户户通”。截止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52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65.4公里,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2227.7公里,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基本构建起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为骨干,农村公路为基础,布局较合理、结构较完善、设施较齐全的公路网络。所有乡镇实现半小时上高速,市域一小时经济圈全面形成。

三、民生工程稳步推进,促进小康建设蓬勃发展

(一)市政公共设施不断完善

建国初期,青岛的道路和桥梁陈旧破损,市区道路仅243公里,道路面积206公里,到1977年末城市道路长度升级到394公里,道路面积扩建到362万平方米,但路面基准较低,难以承担起全市交通运输的重任。自1978年开始,青岛先后进行了多条道路的拓宽,并建设多座高架桥,使青岛市政道路建设不断跃升至新的台阶。2007年,青岛城市道路总长度3288公里,2019年达到6315公里,比1949年增长26倍,比1978年增长15.5倍。2019年的道路面积10227万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49.6倍,比1978年增长27.8倍。市政道路的发展,也带动了公共交通网络和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十五”以后,贯穿城市道路之间星罗棋布的公交车辆和出租车辆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全面解决了“乘车难”问题。2020年,青岛公共汽电车10731辆,比1949年增长335.3倍,比1978年增长26.3倍;2020年客运总量67528.7万人次,比1949年增长193.1倍。2020年全市拥有出租车营运车数11650辆,比1980年增长242.7倍。

(二)学校建设蓬勃发展

建国初期,青岛全市仅有山东大学一所高校。为提升国民素质,71年来全市上下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累计投资超3300亿元。至2020年,全市共拥有研究生院校8所、普通高等学校27所、中等职业学校52所、技工学校23所、职业高中学校44所、普通中学340所、小学706所、特殊教育学校14所、幼儿园2527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三)文化、体育惠及万家

建国初期,全市各类文化机构仅有24个。截至2020年, 2020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91个,较2015年增加44个;博物馆104个,较2015年增加5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站)150个,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2020年末,全市全民健身设施已超9200处,新建或更新健身设施超570处,基本建成城区8分钟健身圈。

建国初期,全市仅有广播电台1处。电视事业从无到有,1971年全市初建一座电视台,仅能转播中央台节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和青岛电视台的基础上,陆续创建并开播了青岛经济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电台、电视二台等。2004年,作为市内第一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的远洋山庄小区率先实现有线电视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传输,2005年,全市提前完成了市区6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青岛模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四)医疗卫生保障有力

建国初期,全市医疗机构很少,全市仅有医疗卫生机构80处,大小医院只有26处,其中有8处是小型公立医院,其余均为床位很少的私家医院,医疗设施和诊疗手段极为落后。71年来全市围绕卫生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截至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8532处,其中医院460处。

建国初期,全市共有医疗床位1079张,2018年医疗床位达到6.44万张,是1949年的59.6倍,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住院难的矛盾。同时,卫生技术人员也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截止2020年末,全市各类医疗机构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49万人,比1949年增长36倍,其中医生3.97万人,比1949年增长30.7倍。卫生技术人员队伍迅速壮大,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的矛盾。

(五)防污治污能力提升

建国以后,青岛市十分重视污染治理和环境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更是在重点抓好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兼顾了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的处理,城市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九十年代以来,相继建设了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团岛污水处理厂、李村河截污、莱西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工程,至1998年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0.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23.6%。进入二十一世纪,青岛加大了排水工程投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截止2019年底,青岛市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25座,总处理能力230.6万立方米/日,其中市区建成运行21座,总处理能力197.6万立方米/日。建成排水管网11530公里,排水泵站81座。排水主干管基本贯通、支管网基本完善,构建起“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厂网协调、泄洪顺畅”的大排水体系。

(六)绿色生态更加优美

在园林绿化方面:建国以后,青岛在兴建10个山头公园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十梅庵公园、徐家东山公园、中山路亮化美化工程、迎宾路绿化美化工程、百花苑工程等,尤其是1997年投资近2亿元完工的东海路绿化工程,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青岛的一大旅游景观;2007年以来青岛的园林建设主要突出"绿色奥运"主题,着力打造“绿肺”、“绿肾”、“绿廊”、“绿景”及“绿环”等五绿工程,使青岛的城市园林绿化步入崭新格局;2014年青岛在百果山投资180亿元建设的世园会开幕,园区总面积241公顷,为青岛又增添了靓丽的风景线。1949年,青岛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仅133公顷,1978年达到469公顷,2019年达到40844公顷,比1949年增长了307.1倍。公园个数也由1949年的3个、1978年的6个、1998年的35个,增加到2019年的192个。

今天的投资影响着当下的增长,也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有效投资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迈向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新水平。展望未来,青岛经济发展新常态蕴含着新的前行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驾辕之马,也是供需两侧齐发力的重要引擎。扩大合理的有效投资能够补短板、调结构、蓄动能,发挥有效投资在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中的关键作用,为推进全市产业迈向中高端、形成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积极助力。

撰稿人:王元 孙文斐

青岛市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处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比亚迪s62怎么样,比亚迪s62手车多少钱,比亚迪s6怎么样,卡特s62手机怎么样,诗芬尼s62怎么样”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