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探清水河》还是从德云社的相声中,一下就被明快的旋律给吸引住了,京味儿浓郁,说唱结合,韵律独特,不自然的就跟着哼唱起来。
于是就找了个完整版的探清水河听完,才知道这首曲子讲的是清末民初时北京火器营村松老三家的故事,松老三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叫大莲,十五六岁了还没有说婆家,松老三两口成天吃喝玩乐,不关心女儿的婚姻大事,后来大莲和本村的青年佟小六偷偷相爱了。一次两人在家中偷偷幽会时被发现了,大莲的父亲认为大莲败坏了门庭,便给了大莲一把菜刀、一根绳子让大莲自裁,大莲被逼无奈,就跳了门口的清水河。小六听说后,来到河边祭奠了他可怜的大莲妹妹,也跳河死了。
这件事当时轰动了北京城,于是民间艺人便将其改编成了小曲儿,很快地就传唱到了整个华北地区,红极一时。
一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一个同孔雀东南飞一样的爱情悲剧,加上北京小曲的京腔京韵,即有着南方的婉转之感,也有北方的利落之意,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在传统艺术逐渐衰落的今天,因为德云社的影响力,这首无名的小曲一下就火了起来,喜爱者不分年龄性别。
人红是非多!
这首曲子被德云社给传唱火了,但随即就招来了不少非议。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鲍教授曾发文批评:《探清水河》是旧社会妓院里唱的窑调,是对观众的“心灵污染”,“唤起的是旧时代嫖客文化的心理联想”,暗批一些相声从业者“审美模糊”,“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去价值化”、“去思想化”,“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达低级趣味”,“相声病了,得治!”等等。
近日,曾在直播间炮轰“马唐赵”三人的评书名家马岐老先生,也将炮口对准了《探清水河》,马老先生在直播间质问网友:“听什么不好,干嘛非要听这种低俗的窑曲?《探清水河》是最低档的一个曲子,只不过是被郭德纲带火了而已,不了解曲艺的人才会追捧它”。
于是马老这一棒子打倒了不少人,什么意思?最低档的曲子?那么喜欢听曲的也是低档的人了?曲子只有好听不好听,还分高档低?还是因为唱曲子的人?
马老成功地引起了好多人的好奇心,包括我。就赶紧查了一下《探清水河》德云社版的歌词和原版歌词。
德云社版:
原版:
专家们认为《探清水河》是窑姐们唱的,是“三俗”,虽然我个人很尊重马老先生和南开的教授,但对他们的观点却不能认同!
首先《探清水河》是民间艺人改编传唱的,目的是讲述大莲和小六悲惨的爱情故事,就跟流行歌曲一样,谁都可以唱,因为曲子好、故事好,才会有这么多的人传唱。至于后来有些窑姐也在唱,甚至于可能添加一些取悦客人的粗俗的词语,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将曲子打个标签,那窑姐唱京剧了,京剧也“三俗”了?
并且德云社也是在改编后演出的《探清水河》,词中刪掉了四更天的内容,首先内容中没有一点俗的东西,改后的词更是优美雅韵,艺术不应该就是这样在继承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吗?
本就该是雅俗共赏的艺术!
我国的传统曲艺就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其中北京小曲就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社会生活史,点点滴滴都是记录的北京老百姓的市井生活。不光是北京小曲,全国各地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各种小曲、曲艺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像道情、莲花落、风阳花鼓、霸王鞭、湖广调、边关调、山西五更、洛阳调等等,还有相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明、清两代时达到的发展的高峰时期。但他们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宋代曾归于“百戏”中,在瓦舍、勾栏表演;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
这些传统曲艺的观众本就是普通民众,本就是大众化、通俗化的艺术,比如说相声,相声本身就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等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他想带给人的就是欢笑、快乐,你让他高雅的去讲诗经、讲线性代数,那观众去学校听好了,干吗要来听相声呢?
郭德刚的相声一度被主流相声界的一些前辈看不起,认为他俗,有点“离经叛道”,但主流相声界的前辈们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老是坐在功勋杯上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导致相声一度一蹶不振,日暮西山。
因为郭德刚,现在的相声迷又多了起来,原因是有相声可看了,并且相声演员年轻化了,相声的内容也与时俱进了,符合现代人们对相声的需求了。
我国的传统曲艺好多都快失传了,现在有这么一小部分人出于对传统曲艺的热爱,将传统曲艺重新包装,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与时俱进,有何不可?
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
就像公式相声的发明者李宏烨夫妇一样,怒怼郭德刚相声低俗,但自己奉为高雅的公式相声却不卖座,反倒是屡蹭郭德刚的热度,甚至开视频号只为“怒怼郭德纲”,不知这是不是高雅的悲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专家为什么只批《探清水河》?就从原词中也没看出有多有伤风化的词句啊,相比较现在的电视电影,那一部那一集没一点少儿不宜?那这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的票房都是俗人贡献的?怎么没有人批判呢?
如果照着专家的观点,那么《西厢记》、《梁祝》等古代文学作品、现代的像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莫言先生《丰乳肥臀》等等作品都该一毁了之了。
归根结底还是树大招风了,因为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招人眼了,你成功了,你火了,就有人看不惯了,这是必然的。
“俗”就对了
在一次访谈的时候,陈道明曾说过:“郭德纲的相声是低俗,但俗就代表了大多数人民,你说你高雅,光给领导舔沟子了,这不是太监的活吗?难道说安德海、李莲英他们是德艺双馨的太监?先不说郭德纲的相声有多俗,他在相声这门艺术专业领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让我们大家认识、知道、了解了相声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就像很多艺术家一样,他们一辈子都坚持让大家看到他所研究的艺术,你看莫奈、梵高不就是这样的人吗?这种在相声领域的工匠精神,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是我们大家欣赏的,值得尊敬的。”
@葡萄架上的蜗牛
郭德纲在节目上曾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花钱买票了,我把你说笑了,你这个票就买的值,因为你是来高兴的,我没把你说笑,那是我失职”。
所以我觉得,不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他最终要取悦的是观众,只要观众认可,那就是成功的!
加之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巨大,很是需要一些不那么压抑的、容易接受的、简单就能快乐的东西,不是吗?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