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它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尚乐考证,孤鹜和寒雁均出现在深秋、初冬季节,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鱼获也不多,能够在初冬傍晚出船捕鱼的渔民,应该是前去收起早前预设的渔网。
《渔舟唱晚》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它先是以优美舒缓的曲调描绘出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灵动的旋律层层下落,极富“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多次反复,速度逐次加快,运用古筝特有的按滑叠用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
《渔舟唱晚》是一部著名的北派筝曲,深受人们欢迎,在全国广为流传,这首曲根据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
建国后,著名音乐家黎国荃先生根据同名筝曲曾改编创作为小提琴曲,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吕思清、盛中国、俞丽拿都曾倾情演绎。1984年CCTV《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开始采用电子琴演奏的同名曲《渔舟唱晚》(这首电子琴曲和传统的《渔舟唱晚》是不一样的)。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成为十三亿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