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如天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很喜欢一句话:“让我们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植物的成熟是状态的演变,而人的成熟则是意识的改变。”
状态的演变需要不断积累养分,而思想的改变却需要人不断地努力修行。
世事变迁,人情冷暖,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要逆风翻盘,就要学会这三件事:藏锋,戒欲,省身。
藏锋
俗话说得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越是在巅峰的时候,就越容易招惹是非,所以成熟的人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
南朝时的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四世孙,他的书法造诣名冠一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输他的祖辈。
宋孝武帝也喜欢写书法,但水平一般,听人们赞叹王僧虔书法技艺高超,很不高兴,总想灭一下他的威风。
王僧虔知道孝武帝是个小心眼,如果自己把皇帝比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在一次文人雅士的聚会中,王僧虔故意写出败笔,写的字也遭到了孝武帝等人的耻笑。
这次聚会以后,王僧虔在公众场合写字干脆就用坏笔,写的字既没有祖辈们的风采,又不合章法,孝武帝觉得这正好是自己的“陪衬”,于是不再刁难王僧虔。
王僧虔一家得以安稳地生活下去。
李康在《运命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太优秀又不知道谦虚忍让,必然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和打击。所以古代的圣贤都会藏起锋芒,隐忍蛰伏。
锋芒毕露的人,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赢,久而久之,就会众叛亲离,赢了一时却输掉自己的整个人生。
而成熟的人就像成熟的稻穗,越饱满,越知道低头。他们从不与人争,也不屑于与人争,他们不会计较眼前一时一地的得失。因为他们的眼光更高远。
人生低谷,更应该藏起锋芒,学会隐忍,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藏锋守拙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戒欲
魏征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骄奢淫逸就像是河堤上的蚁穴,看不去问题不大,时间长了就会带来致命的伤害。成大事者,都知道凡事不能太贪,要戒除贪念。
楚庄王一直想成为春秋霸主。他知道要成功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就是要戒除自己的欲望。
有一次令尹子佩在金台准备了丰盛的宴席,邀请他去赴宴。
楚庄王听说金台向南可以看见料山,正对方皇之水,左边是长江,右边是淮河,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相传人到地那里就会快活得忘了痛苦。
他觉得这个地方会让人丧失斗志,忘记自己的初心,所以他没有去赴宴。
他对子佩说:“我德行浅薄,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耽误治国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去了。”
楚庄王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国安邦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春秋霸主。
埃及的尤素福·西巴伊说:“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
人如果穷奢极欲,灾难就离他不远了。欲壑难填的人,就像那只永远不会满足的蝜蝂,最后累死的只能是自己。
越成熟的人,越知道戒除自己的欲望,过一种低配的生活。
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内心的丰盈,而不是口舌之欲。他们明白,欲望越少,心灵才会更自在逍遥。
人在低谷,更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希望之火不可灭,贪欲之心不可有。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省身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作为圣人的曾子每天都会反省自己,作为平凡人的我们更应该及时反省自己。
北宋宰相文彦博小时候很顽皮,经常犯错误,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严格,每次犯了错,都会很严厉地责罚他。
但是调皮的文彦博屡教不改,父亲被他气出了病,躺在床上,唉声叹气。看到父亲气成这样,文彦博开始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为了改过自新,他准备了两个罐子。每天做了有益之事,就在一个罐子里放一粒红豆;做了无益之事,就在另一个罐子里放一粒黑豆。
他每天都会检查每个罐子里豆子的数目,反省自己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以后又怎么避免。
当官以后,文彦博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每天自省。他当朝为官五十年,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深得百姓爱戴。
清代学者申居郧在《西岩赘语》说:“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
想要不犯错误,唯有不断反省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人生才不会误入歧途。
不知道反省的人,要么就是太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做得都是正确的,不容他人质疑。要么就是活得糊里糊涂的,不管对错,一条道走到黑。
而他们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人生的战场上败下阵来。
要时常反省自己,好的发扬光大,不好的摈弃戒除。只有如此,才会查缺补漏,让自己更趋成熟完美,为自己的东山再起做好充足准备。
很喜欢一句谚语:“凡事在成熟前,都是有苦味的。”
是啊,人生就是先苦后甜的过程。人要成熟就要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人生起伏,处在低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自己的信心。
懂得藏锋,才能养精蓄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懂得戒欲,才能轻装上阵,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懂得省身,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趋于完美。
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