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六七
01
我十二三岁的时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蛊惑仔,碰上人,想杀就杀;
十四五岁,是使气任性的好汉,碰上不舒服的人,才杀;
十七八岁成为能约束自己的军人,上阵杀敌;
二十岁就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领导大军解救别人的性命!
如此牛逼的一段话,自信大气,掷地有声。
是唐初大将李勣说的,他还有另一个非常接地气名字:徐懋公。
这个在隋唐演义这类评话、小说中能掐会算的牛鼻子道人,唐军的第一军师,真实的身份,是大唐早年闪亮非常的一颗将星。
他原来姓徐,名世勣,字懋公,隋末投在瓦岗军李密手下,是瓦岗军的左武卫大将军。
归唐后赐姓李,叫李世勣。
650年,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为了表示尊敬父亲,下令避讳,李世勣改名李勣。
他是大唐开国元勋,征战四方的超级战将,然而后世的评价却很不好,认为他是造成武则天篡唐的大罪人。
最有代表的是明代李东阳的诗:
亡赖贼,逢人杀。难当贼,不平杀。
为佳贼,临阵杀。为大将,见贼杀。
少年作贼不爱身,逢时幸作干城臣。
宫中一言后宫易,终负先朝为国贼。
坐着说话当然不腰痛,李勣表现的不够勇敢,不够担当,是个机会主义者!
可有谁知道他心中的痛呢?
当年他的热血可比绝大多数人来的沸腾。
李勣
02
隋末大业年间,隋炀帝折腾得天下人活不下去,只有操家伙和皇帝对着干才是唯一活路。
十七岁的李勣加入瓦岗军。
他家是土豪,粮仓连排,仆人成群。
乱世中这样的家世,正是人人觊觎的对象,即使他们乐善好施,也难逃被抢之劫。
估计李勣为了自保,和父亲一起先下海,当起强盗来了。
这一上贼船,就是刀头舔血的不归路。
瓦岗岁月,名声鹊起;大唐时代,紧跟李世民。
虎牢擒窦建德,洛阳破王世充,李勣都是独挡一面的大将,回到长安献俘,李世民为上将,李勣为下将。
对外战争,副帅李靖灭东突厥,为的李勣主帅攻灭薜延陀,是大唐开疆拓土的重要将军之一。
最大的战功,是作为主帅消灭了隋唐以来,中原政权屡屡受挫的强敌高丽国。
从隋文帝时代,中原王朝数次进攻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国。
隋炀帝用力过猛,连续三次进攻不成,反而耗资巨大,激起天下反抗,把一个富庶强大的大隋帝国,几十年时间玩完了。
唐太宗贞观晚年,又一次进攻高丽,虽然一次次把高丽人狠捶狠扁,却没让这个打不死的顽固小强受致命伤。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只好带着遗憾退军。
到了唐高宗时代,用车轮战术,唐军大将薜仁贵、苏定方、契力必何等一次次轮番进攻高丽,让它疲于奔命,渐渐不支。
朝鲜半岛南部是新罗、百济二国,大唐名将苏定方从海路攻灭了百济,唯余与大唐关系良好的新罗。
新罗配合唐军,从南面进攻高丽;加上高丽内讧,消灭这个百年之敌的历史时机到来。
资历最老,最镇得住场子的七十五岁老将李勣出场,统领各军,分多路进攻高丽。
终于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克平壤,灭高丽,建安东都护府统治朝鲜,第一任总督是薜仁贵。
李勣胜利班师,达到了一生功业的巅峰。
成为进武庙的唐将之一。
03
李勣本来是个忠孝仁义,样样都拿得出手的完美人物。
李密投唐,李勣决定跟着李密归唐。
当时他手上掌握黎阳仓那边相当大一块地盘,这可是给大唐的一个拿得出手的大礼。
他把手上的钱粮土地人口,全部造册,派人送给李密,由李密送呈大唐,算是李密入唐的投名状。
这行为很受唐高祖李渊的赏识,表扬他不邀功不背德,是“纯臣”。
不但封了大官,还赐姓李。
没多久李密再反唐,被杀,李渊把李密的首级送给李勣,并告知李密造反前因后果。
李勣大哭,请李渊把李密的尸首也发来,以一个臣子为君主办丧事的礼仪,把李密埋葬了。
对君主,忠心耿耿。
瓦岗军,李勣有个誓同生死的兄弟单雄信,后来李勣归唐,单雄信跟了王世充,各为其主,争霸中原。
唐军击败王世充,单雄信作了俘虏,李世民讨厌单雄信反复无常的为人,下令杀了他。
李勣是李世民手下大将,请求以自己的官爵赎单雄信,世民不许。
李勣没办法,对雄信大哭:“我已以身许国,忠义不能两全。况且我死了,谁照顾兄长的家小?
于是李勣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让雄信吃下:“代表我和你一块到地下去。”
对朋友够义气。
李勣有个姐姐,感情很深。
年纪大了生病,老李亲自替她烧炉子煮粥,把胡子燎了,姐姐埋怨说:“家里仆人那么多,这种事干么自己去做?”
李勣说:“哎呀姐姐,你我都老了,还有多少机会能替姐姐煮点粥喝?”
对家人真有爱心。
天下人都竖大拇指。
04
人性是多方面的,是会改变的。
阅历越多,吃亏越大,自然越懂得明哲保身,不再少年人一般,脑袋一热就冲上去,不计后果。
李勣的人生,生死关口闯过好几次,有两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
瓦岗军逐渐强盛,作为瓦岗军的重要将领,李勣也才二十岁上下。
最早的大哥叫翟让,后来李密投奔瓦岗,见识器度,文才武略都高出翟让一头。
李勣和大将王伯当等都看出来李密是英雄,劝翟让奉李密为主。
老翟是个实诚人,眼看自己真的不如人家,干脆,把大哥位置让给了李密。
权力这东西是毒药,李密再英雄,翟让再豁达,两人的心腹手下人总在挑事。
说的多了,李密起了坏心,要黑翟让。
摆下宴席,请翟让和他哥哥、侄儿并李勣、单雄信等大将赴宴。
喝酒一半,李密拿出一张好弓,让翟让瞧瞧,要不你拉拉试试?
翟让用力拉弓,壮士蔡建德从后面一刀把他砍倒,伏兵冲出来,把翟让及哥哥、侄儿杀了。
单雄信吓得跪下求饶,李勣跳起来往外跑,被外面的伏兵一刀砍中,摔倒昏死,幸好王伯当赶到,喝止住,才保了一条命。
李密宣布只杀翟让一家,不及傍人。并亲自替李勣包扎伤口,瓦岗军算是渡过一个危机。
这是李勣人生上的第一节阴谋课,知道了人心的险恶,也彻底地击碎了他内心所有的天真善良的念头。
第二件事,发生在贞观末年。
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眼看不行了,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猛将谋臣,剩下来还能用的,李勣是重要的一个。
自己在,李勣是绝对忠诚,自己走了,只怕继位这柔弱的李治,镇不住他。
太宗玩了一把帝王心术,敦敦教诲儿子:
“你对李世勣没有恩情,这个人才智很了不起,怕不会服你。
我把他贬到外地,如果他马上动身,等我死了,你亲自启用他为仆射(宰相);
如果他犹豫不决,就杀掉他。”
多年宦海生涯,李勣完全谙熟官场规矩,接到诏书,把他从中央贬到边远的叠州都督,老李连家都没回,直接出发上任去了。
他已经完全读懂了这次贬职后面的话语,他用行动完美地回答了这次发问。
他想起几年前自己生病,有一味药“龙须”,要用皇帝的胡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儒家的言传身教,谁不知道?
李世民得知,二话不说,翦了胡子派人送来,李勣感动地涕泪横流。
太宗说:“我是为了国家,你不用谢。”
一次侍宴,太宗对他说:
“我看君臣中可以托孤之人,没有超过你的。
以前你不负李密,将来一定不会辜负我。”
李勣咬指出血表示效忠,大醉,太宗解衣给他盖上。
那种君臣交谊,感动至深。
言犹在耳,却猜忌如此。
不知他离开长安远赴叠州,是否感到透心的凉意?
他已经从一名冲锋陷阵的热血战士成长为政治上成熟无比的老官僚。
05
李治上位的当月,就把李勣调回来,年底就任尚书左仆射,和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组成唐高宗的内阁班子。
李勣的政治智慧和操守,将再一次面临残酷的考验。
永徽六年(655),李治后宫出事,皇帝想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
这个武昭仪曾经是太宗的才人,李治为太子时两人有了情事。
父亲的女人再去侍奉儿子,如今却想当皇后?
长孙无忌等人坚决不同意。
李治召集宰相们商议,李勣请病假。
朝堂上双方大吵起来,褚遂良当场磕头出血,被拉出去,武昭仪在殿后发怒说:“干么不杀了这死老头?”长孙无忌、于志宁等顶住,还是不同意。
虽然李义府、许敬宗等为支持武昭仪为后,但重臣中没人支持,还是让李治无比失落。
李治单独找到李勣说:“我想立昭仪为皇后,可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顾命大臣死都不答应,看来只好先停下来。”
李勣说:“这是陛下您的家事,根本不需要问外面人嘛!”
李勣是支持我的!李治下了决心,废王立武。
当年十一月初一,由司空李勣持着印玺、绶带册封武氏为皇后。
自此李勣成为李治和武后的第一重臣。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批反对派或杀或流,全部清算一空。
朝堂上是效忠于高宗和武后的新进臣子,李勣越发地谨言慎行。
一次李治巡视濮阳,突然问大臣窦德玄:“濮阳干么又叫做帝丘?”
老窦急切间答不出来,大臣许敬宗越过众人上来回答:“以前颛顼(上古五帝之一)曾经住在这儿,所以叫帝丘。”李治拍手叫好。
老许得意地说:“大臣可不能不学无术,我看德玄答不上,还替他羞愧呢!”
老窦回击:“人各有所长,不会的事,我从来不装会,这就是我的本事!”
李勣来个息事宁人:“老许博闻强记,大好事;老窦说的,也不会坏。”
李治问大家,为什么我老是听不到不同意见啊?
李勣说:陛下英明,尽善尽美,大家没意见可以提。
他已经下定决心,做一个左右逢源的和事佬。
他甚至于迷信于人的外貌,派人去办事,一定找肥头大耳,相貌堂堂的人,看上去贫贱相、歪瓜裂枣的人坚决不用!
别人问为什么?
李勣说:“薄命的人,是不能够一起完成大事的。”
等到生命的最后,虽然被委以重任,灭掉高丽,但他只是挂着一个司令,坐镇而已。
次年李勣去世,这辉煌无比的一生,在历史上那一抹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多少人能望其项背。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15年后被自己的孙子狠狠的坑了一把,
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