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韩小伟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崔璞 韩小伟

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在即。1月23日,省人大代表姜波将踏上前往济南的旅程。临行前,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地里的大棚和帮社员代售的蔬菜。自古以来,人们对土地就有着特殊的情感。48岁的即墨农民姜波并没有像太多农民那样进城,她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选择一直坚守田间地头,主动学习并成为青岛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姜波除了销售种子,空闲时还要到社员的大棚里了解蔬菜的长势。

赴济南开会放心不下地里

新的职业,新的奋斗,赋予新的使命,而不忘初心是真正成功的前提,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让我发言就愁死了!”1月22日,在即墨移风店镇黄戈庄村,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波正在家中整理行囊,23日她将去济南参加省人代会。此前,她当选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姜波出生于1970年,当年差1分没能考上中专,就回家务农了,一干就是30多年。相对于太多的荣誉,姜波更看重获得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和山东省优秀职业农民等称号。她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农民,只有在地里不断干活奋斗,才能创造出幸福来。

“我来买种子!”

“几斤?”

“5斤吧!”

“哪个村的?”

“小坝村。”

几天前的1月17日上午,在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有村民上门买种子,理事长姜波一一做好登记,她的电话总是不断响起。“现在大姜价格不算高,你不打算等等看?”一位村民来电话,委托姜波给找客户,将自己种的姜卖掉一部分。“好,我找到了跟你说!”姜波说完挂断电话。

“这家去年卖姜掉空里了,今年不敢等了。”姜波说,去年春节期间,姜的价格在2.5元/斤左右,这位村民不舍得卖,结果越等价格越低。眼看快到中午,姜波的弟弟一直在旁边催促,村里换届选举,姐弟俩打算一起去投票,但姜波直到11时才抽出时间。

“下午在区里有一场培训,我得过去听听。”姜波说,时间太紧张了,要不然可以仔细听一听,一天到晚都很忙,需要她处理的事情很多,虽然忙点累点但是很幸福。前几天,姜波刚从外地培训完赶回即墨,捞不着休息一天半天,就开始忙活起来。

这天,姜波穿着红色的厚外套,双手粗糙。能看出“与众不同”的,是她的厚外套里,露出白色衬衣的领子,加上一头短发,看上去很干练。“很多人以为我是大老板呢,我把手给他们看,他们就会改口,说我的确是个‘干活的’。”姜波说。

她说,自己最放心不下的是地里的大棚和即将要售卖的蔬菜。

姜波除了销售种子,空闲时还要到社员的大棚里了解蔬菜的长势。

10多年参加培训超200次

新的手法,新的学习,在社会快速发展,必须要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落伍。

总结姜波的忙碌生活,除了打理合作社,她主要在做两件事:选种、培训。“种子非常关键,种子好,蔬菜好,价格才能高。”姜波的一个任务就是到处找好种子,看到好蔬菜就问问种子来自哪里,找到合适的种子就引入到移风店。然后,由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教农户种植、推广。由此,合作社推广了既适合出口又适合内销,且口感很好的韩国黄心白菜、萝卜、茄子、青椒等优势品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个“妙招”从哪里来的?那就是从姜波的另一件大事——培训时学习到的。姜波总结,只要不花钱的培训,她都想参加。

在培训学习中,姜波堪称“学霸”。她购买了许多有关农作物种植、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书籍。从书本上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参加镇、市、省及国家农业部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学习,到寿光拜师学艺、取经、实践,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聘请专家及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指导,现场诊断、现场开药方,听取农民意见,交流生产经验。

“一个月30天,有五六天时间在参加培训。”姜波说,不少培训是有名额的,如果争取到名额,她肯定要去;没有名额,就打听着能不能替别人去;实在不行,也要去旁听。十几年下来,培训次数超过了200次。

虽然有些培训的内容相似,姜波觉得,多听几遍也有很大好处。“能够理解得更多、更深,每次听都有收获。”在姜波看来,去培训时听老师讲很重要,自己多问也很关键。比如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向老师提出来,可能就轻而易举解决了。再者,“能认识很多合作社负责人、农场主,我的问题可能人家也遇到过,简单一聊,就能学到一招。”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姜波选择坚守在田间地头,主动学习并成为青岛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卖菜难”倒逼着她自学上网

新的思维,新的觉醒,离不开主动追求或者被动引导,随之而来的是现状的改变。

“如果我当年没有积极学习网上销售,可能现在我还在老老实实种菜,到了收菜季节就愁着销售呢!”姜波说。

即墨区移风店镇是青岛的菜篮子基地之一,也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借助大沽河沿岸水土肥沃的优势,农民种植的大白菜、白萝卜、甘蓝等蔬菜质量很高,都达到了出口标准。前些年,由于信息闭塞,移风店镇的蔬菜多数走不出青岛,菜农起早贪黑种出来的蔬菜经常卖不掉,只好烂在地里、沟边。

2000年种菜的经历让姜波无法忘怀:蔬菜收成好却没销路,成交价格也远远低于其他乡镇。“同样的菜,我们这儿的价格每斤要便宜一到二毛多钱,每亩菜少卖两三千元。”为了卖个好价钱,她经常要跑六七十里路到莱西市去卖,卖一趟菜要一天一夜。

吃苦对于农民来说不是难事,但很多时候吃苦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一年,她种的2亩萝卜实在卖不出去了,最后送到咸菜厂,还给人家卸到池子里去,人家才给了五厘钱一斤。“一辆三轮车拉3000来斤,才能卖20元钱。”姜波说,这个价钱连油费都不够,因此有2亩大头菜只能丢进树林里,不料蔬菜腐烂把树给“烧”坏了。

还有一个经历令她记忆深刻:头一年姜卖到了4元/斤,姜波赶紧种姜,等到收获季节,价格跌到了1元/斤。姜波不舍得卖,租了地窖储存起来。那年雨水多,水灌进地窖里,姜都漂了起来。

姜波决心改变这种现状。2003年,正在读大学的妹妹告诉她,“互联网很神奇”,什么信息都有。姜波拿出1200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抽时间鼓捣电脑。那时候,农闲时村民会约着打麻将,姜波没空去。很快,人人都知道她在家“打电脑”,都说她疯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姜波对网络几乎是一窍不通,恰好听说农广校举办上网培训班,她赶紧报名参加。在培训班里,她学会了在网上建立移风无公害蔬菜基地网页,定期发布时令蔬菜上市信息,邀请国内外的蔬菜客商,到移风蔬菜基地来实地参观、考察。

这种做法有没有用?当时,姜波心里也没底。

资料照片

带动三千多名农户种蔬菜

新的市场,亟需抱团,农业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规模化抱团取暖,能形成拳头效应。

当年,姜波成为移风店镇首个“触网”的农民。她还不知道,她会从此开启“经纪人”生涯。第一次在网络上将蔬菜信息发布出去,不到3天就接到一个客商的回复,对方要收购白萝卜。姜波问:要1000斤还是1万斤?对方报出的数量让姜波吃了一惊:10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大约是25吨,10个集装箱就是250吨。看到姜波有点蒙,对方说先付5000元定金。这下姜波心里有了底:当时萝卜的市场价是5分钱一斤,姜波按每斤一毛八的价格向菜农收购,菜农们简直不相信,价钱高出两倍,还能就近卖掉,这种好事可不好找。

卖到最后,一些不合标准的萝卜也送来了,怎么办?姜波跟客商商量:农民们种点菜不容易,俺就一斤再便宜两分钱都收了吧,对方爽快地答应了。结果附近的萝卜都送到了姜波这儿,最终才装了2个集装箱,到最后付钱的时候,人家还是照原价付款。

开了个好头后,姜波越来越熟练。如今,姜波的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甚至国外,大棚里的菜刚刚发芽,国外客商的订单就来了。

村民种菜水平有高有低,蔬菜质量有好有次。好的抢手价高,次的没人愿意要。2008年,姜波吸纳了106户农户,组建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用我们的种子,我们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按照标准种出来我们负责销售。”姜波说,按照合作社的标准严格执行,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标准品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加工,推广使用有机肥、菌肥、生物农药、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示范筛选推广品种。

2008年,合作社引进荷兰新品种西红柿百灵,由于这个品种耐运输,果型好,很多客户前来抢购,每斤1.4元,供不应求,社员一季平均亩收入1.3万元。有社员一个大棚一季收入就达到了5.5万元,平均一亩地收入2.2万元。就这样,合作社通过提升蔬菜品质,拓宽了销售渠道,每年销售蔬菜400~500吨,营业额600万~700万元,每个大棚平均收益4万元。合作社由最初的106户社员,现在已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庄,3200多名农户种植蔬菜;带动周边种植蔬菜面积20000余亩,年销售蔬菜12000多吨。

合作社还经常把专家请到大棚里讲解农业技术,指导村民们种植蔬菜。

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再鼓些

新的期望,新的创业,荣誉只是代表过去,接下来的奋斗历程更需要传承者。

在田间地头辛苦了这么多年,姜波有了众多头衔: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即墨区政协委员、即墨区科协科普志愿者、青岛农委农业咨询专家团农民土专家、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青岛市女经纪人协会副会长等。去年11月,她被省农业厅授予“齐鲁乡村之星”荣誉称号。

姜波注意到,这些年,菜农在蔬菜生产中已经基本掌握基础技术,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存在问题,而且种植水平参差不齐、新品种引进信息不灵,掌握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少,都成为菜农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障碍。

姜波说,她要为进一步扩大移风店蔬菜种植基地的知名度,提高移风店蔬菜的品牌知名度做点贡献,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再饱满一些。对她自己的事业来说,合作社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后面的路很远很长,困难还有很多。

“合作社将来还是要走品牌路线,现在的盈利并不够多。”要实现这一目标,姜波认为,还是要多学习,比如,她现在很想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

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姜波。目前,农村里种植户大多年纪偏大,以姜波合作社社员为例,有的村30岁到40岁之间的农民只有一个,大多数50岁以上,年纪大的有70岁。对于这一年龄段的村民来说,接受能力较弱,思想也不如年轻人灵活。姜波就遇到了“人才匮乏问题”,她只能亲力亲为做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向村民卖种子。

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姜波向同行学习到,应该把工作分配开,不能干太多琐碎事,自己要集中精力解决较大的问题,“我在网上发布过招聘信息,没人愿意来种地。”姜波说,她希望能找到热爱农村事业的年轻人,一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又富裕的新农村。到那时候,“估计城里人也会抢着回农村了吧!”

资料照片

走访见闻丨老农民种8分地,一年能挣6万元

1月17日,半岛记者在姜波的合作社里穿上他们的“社服”,体验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活。姜波的办公室很宽敞,但也非常冷。姜波穿着不算很厚实的衣服,因为一直忙碌,反而不觉得冷,记者在旁边则冻得手脚冰凉。

姜波除了销售种子,得空还要到社员的大棚里转一圈。她的脚步飞快,对社员的大棚情况了如指掌,进入大棚不说什么闲话,直奔地头。一上午跟着姜波走下来,半岛记者觉得双腿沉重。姜波说,平时没有时间坐下来,都习惯了。

在跟随姜波走访的过程中,半岛记者见到多名村民,听他们讲各自的故事。

小坝村的辛宗业50多岁,是目前种地的“主力军”。他说,整个村里30岁到40岁的农民只有两三个人。种地的基本都是上年纪的人,而且都没什么学问,这些人种了一辈子地,而种地的方式却改变了许多。“现在知道不能埋头种地,还要讲究方法。”辛宗业说,学习的好办法就是去接受培训学习,去听课。在他的家庭里,他的妻子承担着这项工作。培训学习的效果很明显,他们都懂得:想要蔬菜种得好,种子很重要。辛宗业这次专程来买种子,希望姜波带领他们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

紧靠姜波的合作社,吴兴开正在看守大棚。这处大棚总共8分地,都种着西红柿。西红柿长到了吴兴开的胸口处,从下往上都挂着还没成熟的柿子,吴兴开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种大棚已经17年之久,却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种大棚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病虫害、施肥、灌溉……哪一项没留心出了问题,收成肯定受影响。对于靠着田地收成生活的一家人来说,这些问题几乎都是灾难性的。

如今,吴兴开种大棚不用这么揪心了。“平时能跟着去学习,学一招回来用一招。”吴兴开说,带头学习的人当然就是姜波,这还不算,合作社里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平时种大棚有疑问,技术人员能及时查看找到原因,不用再靠运气,稳妥了许多。

吴兴开计算,眼前的这个大棚,能产西红柿1.5万斤左右,2月份上市,去年这时的销售价格是4元/斤,往年经验最低价也有2.5元/斤。“一斤卖3块钱没有问题,刨去成本,一年两季挣6万元没问题。”吴兴开还有个温室棚种了7分辣椒、一个1.8亩大拱棚准备种白菜,老两口一年纯收入8万元没问题。“还是应该相信科学啊!”吴兴开感叹。

在农村,如今不缺致富故事:去年小坝村的辛炳秋种了合作社推荐的西红柿,两个棚收入7万多元,100天纯收入5万多元。

在姜波看来,农民赶上了好时候,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也就挣个辛苦钱。“现在还是以提高产量、增加种植面积赚钱,太累,且市场价格不稳。下一步要创品牌,走高中端,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经济效益,收入更高一些。”

专家点评丨她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地平线”之路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院长、教授李中华:“姜波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培训过的学生。她爱学习,爱合作,肯吃苦,肯钻研。有技术观念,有品牌意识,有商业头脑。能够团结带领老少爷们报团取暖,把蔬菜从地头做到餐桌,从线上做到线下,从小合伙做到大舞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地平线’之路,如朝阳冉冉升起,如旭日奕奕东升。堪称巾帼不让须眉,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杰出代表。”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韩小伟”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