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kedIn全球用户超过4亿,
每秒新增3位会员的今天,
人脉虽已四通八达,
但以下故事仍然时时都在发生。
Chris是硅谷的一名码农,
想创业,只差一个产品设计师了。
Sean是一个波士顿的产品经理,
想创业,只差一个码农了。
立马去LinkedIn里面大海捞人?
还是冥想30分钟坐等未来Partner敲门?
Wake up!!!
或许这个基于创业的社交产品,
会让你豁然开朗。
我说的是北美正当红的:
燎原
本期侦查:
创业社交,“燎原”之势!
什么是「燎原」?
「燎原」是以创业者为核心,专注于打造属于创业者的垂直社交平台。平台上集结了优秀的创业者、投资人和各类资源,通过领域的精准细分,第一时间为创业者分享信息,匹配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公司概况:
成立时间:2015年7月
总部:波士顿,马萨诸塞州
创始团队:联合创始人王涵(CEO),联合创始人李琛(CMO),联合创始人沈瞳(CTO),联合创始人伭奥(COO)。
在波士顿的产品发布会上,四位创始人一起切蛋糕
网站:liaoyuan.io
分布于:在纽约、洛杉矶、硅谷和上海等多地设有办事处
融资概况:
2015年9月完成30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投资机构为众方创投和瀚远资本。
2016年2月完成人民币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战略投资机构为纽交所上市公司易居中国。
显微镜下看产品
首先,注册成为「燎原」用户时,需要填写不少信息,包括你的专精领域、技能特长、教育和工作背景等等。这也是为了过后给你更精准的智能推荐。(不过小探略感过程复杂啊...)
注册完成后,左侧列表中的“好友”一列,点击后会显示你在「燎原」平台上的好友。
而人脉一项,点击后会根据你注册时所填写的信息,智能匹配最可能符合你需求的人来添加好友。
系统推荐好友给你的时候,会注明其主要背景,专精领域,以及推荐理由。
暂时没有好友?没关系,你仍然可以在「燎原」上找到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参与!
进入首页的“探索”频道,“精选”,“活动”,“招聘”和“干货”四部分,总有你需要的。“活动”中丰富的线下活动涵盖东西海岸数个大城市,主题也全部围绕“创业”展开,论坛讲座创业比赛不一而足;“招聘”部分则是琳琅满目的创业公司职位精选,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求职渠道啦!
此外还有“干货”部分为创业者快速详尽解答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譬如,硅谷创业最火的话题:“如何做好增长黑客?”
面对这些信息,你会觉得自己像一架加足马力的发动机,想赶快报名每一项活动融入北美创投圈;又像一块海绵急需摄取平台上的各种信息。
投资人最喜欢问的:
“差异化在哪儿?”
为何创业社交需要以个体为切入点?
传统的创业社交组织以一个个活动(线下&线上)为切入点,关注的重点(甚至是唯一的关注点)是帮助项目寻找投资。而在活动中,投资机构只能看到一个个包装好的项目,初创公司也只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吸引到资本的注意,双方缺乏了解和长久有效的沟通,往往带来后续问题重重。
因此,以单个的个体为切入点。在「燎原」平台上,创业团队、投资人和创业服务组织可以线上相互关注加好友聊天,在线下活动中交流沟通。这样的好处是:投资机构可能暂时不会投资一个尚处于萌芽状态的Startup,但是由于个体的深入了解,在建立相互信任后,投资机构会对Startup保持关注、给予指导;在Startup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有可能进行投资。
在技术上,凭什么和LinkedIn竞争?
小步快跑,高速迭代,用最快的速度上线网页版网站和移动端App,第一时间满足用户获取信息拓展人脉的需求,并在用户使用后积极获取反馈对网站和App进行优化不断升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燎原」主管技术的CTO沈瞳,确立「燎原」在开发上全部使用开发效率最高的技术,以达到快速进行迭代的目标,比如在服务器端应用 Node.js 运行环境,在网页端应用 AngularJS 框架。曾经最快的时候,在一周内更新了网页端5个版本。
而在上线iOS App时,因为更新App每次都需要苹果公司的审核,一般花费7到10天不等。创业者们等不起,因此他们采用了Facebook推出的 React Native技术,并在需要更新App时对用户进行热推送——即不改变应用安装包本身,通过网络实时向用户推送App的主要逻辑。热推送会在后台把打包后的模块下载加载到本地,用户不必重新下载更新软件,即可立刻使用到新功能。
这些硅谷最先进的开发框架和语言非常值得海内外的创业者借鉴。
设计到底击中了创业者哪些痛点?
作为创业者,往往面临如下难题:有问题不知道找谁问;不知道怎么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项目如何找到感兴趣的投资人。而作为投资人往往也面临着如何在某一领域找到好的项目和可信赖的创业团队的难题。
通过两个“维度”快速帮助用户定位自身,更好地确认自己在创投圈的位置。
维度一:“专精”维度
在注册的时候,「燎原」就把创投圈的人划分为7种专精——技术,市场,设计,投资,产品,运营和服务(主要是创业服务如法务等)。
创业其实就如同打游戏副本一样,坦克奶妈法师射手往往缺一不可,创业公司至少需要这七种专精人才的五种以上,通过这样的维度划分,使得团队更容易定位找到需要的人才。
维度二:领域标签
专精某一方面的人可能愿意从事的行业不同,专精“投资”的人也许只想投资互联网行业,专精“市场”的人也许对餐饮行业情有独钟(没错就是我的好友Miranda……)。填写你的领域标签,就更容易找到在这个领域和你互补的人才。
Miranda便是通过这样的快速定位寻找到自己需要并且也对她的创业点子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华人在美创业,已经势不可挡
作为一个目标用户是北美华人创业者的平台,「燎原」在推出的短短数月内就大火,比如2月中旬上线的测试版移动端App,在测试阶段就有了15000多名注册用户,主要分布在东海岸的大城市如纽约波士顿和西海岸的硅谷地区。这也说明了华人在美国越来越有创业的热情和信心。
华人创业论坛现场
从2013年至今,在美华人创业者数目开始大幅度增加。硅谷F50创投以及硅谷企业家社区创始人David Cao 表示:
“ 四方面造成这一结果,首先,严重雾霾等生活环境的恶化让想回国的在美华人望而却步;其次,2013年开始,中国资本的海外输出不断加速,IDG、红杉等众多本土资本机构纷纷来美进行布局;再次,国内创业者市场竞争日益激化;第四,近年来硅谷市场环境比较好,上市收购等神话不断上演,这众多原因造成有创业想法的华人选择就地在美国进行创业。”
在众多外国裔创业者中,可以说华人的创业环境相对较好,依据官方和非官方最新资料,华人在美国的人口比例大约占2.2%,而另据估算,在高科技产业中,华人人口比例达10%。而10%的人口体量足以形成华人创业生态圈。
和谁竞争?
1. LinkedIn(领英)
创立于2002年的LinkedIn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致力于向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燎原」较之LinkedIn的不足之处,就是用户规模不在一个量级(LinkedIn在世界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3亿)。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燎原」专注于北美的创投领域这么一个细分市场,致力于成为这个细分市场中最有影响力的平台。此外,LinkedIn只是帮助用户建立联系,算是职场版的Facebook。但是「燎原」除了联接用户外,还提供丰富多彩高频率的线上线下活动,可直接帮助用户拓展人脉圈和获取所需要的帮助,可谓“小而专精”。
2. AngelList
AngelList创立于2010年,是一家为创业者、天使投资人和想在Startup工作的求职者打造的在线平台。它最主要的功能有二:Startup可以在网站上寻找天使投资人寻求投资;求职者可以申请Startup列出的工作职位。目前AngelList吸引了数百家Startup和数千名投资人加入。和「燎原」相比,AngelList是一个很“实用”的网站,用户目的明确;而「燎原」除了具备以上功能外,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渠道帮助创业者和投资人沟通交流,“社交”属性突出。
那么,投资人怎么看?
点评来自:众方资本李祎。 众方资本(Zonvon)是纽约新型跨境金融机构。众方资本专注于跨境早期投资、跨境孵化器、跨境收并购及上市业务。旗下众方创投 (Zonvon Ventures) 主投金融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大健康领域。
这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创业时代。作为唯一打通海内外创投圈的创业社交平台,这个产品在设计、功能、用户体验和资源匹配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团队年轻,线上线下活跃。这是一个小而美的时代,创业并不仅仅属于独角兽,通过社交打通企业级服务,解决微信/企业微信用户的痛点。有个小缺憾是,我在使用过程中,觉得目前「燎原」的注册和完善资料过程过于复杂,我希望能看到更简单智能的信息导入和匹配方式。LinkedIn也在不断迭代,希望「燎原」能够继续精准定位。
小探也想说两句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创业需求,而市场上缺少这么一款专为新一代北美的华人创业者量身打造的平台,「燎原」便应势而生了。无论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或者创业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在上面精确定位自己和他人,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人脉。其以个体为切入点,以技术和设计来驱动的理念,让小探非常看好这个平台,也认为它可以更好地助力创业者。
华人创业在硅谷,正在掀起燎原之势,
硅谷密探,将持续为海外华人创业项目发声!
更多硅谷原创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VS-007,硅谷密探,与探长交流/投稿/寻求报道/请加微信guigumitan01,微博&官网@硅谷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