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湘潭市槟榔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登城

槟榔产业是湘潭市特有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近年来,湘潭槟榔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受舆情及地域竞争等影响,发展前景也面临诸多不利和不确定因素。近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全市槟榔产业发展情况组织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槟榔产业目前发展现状

湘潭作为食用槟榔生产加工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已有4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2016年“槟榔习俗”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湘潭槟榔生产已从手工作坊式发展到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逐步迈向专业化、品牌化,已成为湘潭市乃至全省的一个重要产业。

1.产业初具规模、链条较为完整。截止2021年,全市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用槟榔生产企业有68家,全市从事槟榔直接加工的企业实现总产值约200亿元,年加工槟榔干果20万余吨,拥有伍子醉、胖哥、小龙王、皇爷、宾之郎、和畅等一批槟榔加工企业,年纳税近5亿元,槟榔加工人员约3万人。同时,随着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包括冷链物流、自动化设备制造、智能防伪、香精香料、印刷包装等在内,众多与槟榔产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聚集,一个完整食用槟榔产业链在湘潭已初具规模,有10多万人从事与槟榔相关的行业。据初步统计,全市槟榔全产业链2021年实现产值约410亿元。2021年以来,湘潭市槟榔产业增势强劲,全产业链1-3月实现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15.5%。

2.产业集中度较高、发展形势良好。湘潭槟榔产业主要集中在湘潭县,目前全县现有五子醉、皇爷、胖哥等规模以上槟榔生产企业10家,千里马、新向维等为槟榔产业配套的包装彩印企业13家,可菲香精、上尚保鲜等为槟榔产业配套的食品添加剂企业2家。全县槟榔全产业链2021年实现产值381.6亿元,约占全县产值的45.8%。此外,湘潭经开区范围内也聚集了和畅、宾之郎等生产企业,2021年实现产值约30亿元。雨湖区、韶山等地也有部分企业分布。其中雨湖区的觉之味发展较快,2021年企业入规,全年实现产值约3000万元,2022年产值有望突破4000万元。

3.产业基础较好、竞争优势突出。湘潭食用槟榔销售市场非常稳定,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较为突出。与海南相比,湘潭槟榔产业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配套优势,湘潭槟榔产业在印刷包装、香精香料等方面的配套企业较为齐全,海南在这个方面相对缺乏;二是物流优势,由于槟榔的主销售区还是在湖南等内地城市,如在海南进行深加工,物流成本要提高大概7倍左右;三是用工优势,海南2020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水平比湖南要高出0.4个百分点。同时,目前海南招工难的情况相比湖南更为严重;四是科技优势。湘潭槟榔产业近年来在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宾之郎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建设、汉和科技开发的槟榔全自动化切割机械等。而海南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槟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1.产品定性不明。2019年,国家卫健委明确不批准槟榔作为食品原料,也不将其纳入药食同源目录。2021年9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向湖南、海南两省市场监管局下达《关于槟榔制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不应再按食品对槟榔进行监管”。由此造成槟榔制品身份不明。槟榔产品迟迟没有定性,严重影响企业家信心。虽然目前槟榔定位为工业制品,行业主管部门为市工信局,并且出台了团体标准。但消费者和商家对槟榔食品属性根深蒂固,心理上仍难以接受,相关部门也认为定位为工业制品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之,监管面临执法无据、违规行政的风险,而放任不管,将重返生产市场混乱、品质良莠不齐的局面,消费者的权益势必受到严重损害。

2.地域竞争激烈。海南省作为全国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近年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把槟榔产业作为其重点发展的“三棵树”(槟榔树、椰子树、橡胶树)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加之海南作为全国槟榔的主产地,近年来不仅加大对槟榔种植的扶持力度,提高原果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种植户收入,也提升了原果市场把控能力和议价能力。早在2012年,万宁市就成立了“槟榔产业局”,大力吸引湖南槟榔企业到海南投资,出台了包括资金补贴、金融支持、用地、科研、用工等支持政策,强力吸引槟榔加工产业链向原果产地转移,推动形成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受此吸引,湘潭市的胖哥、伍子醉、和畅等企业均已在海南开设生产基地,不少槟榔包装、香精香料等企业也都在准备到海南投资设点。在省内,益阳槟榔产业在快速崛起,产业规模已与湘潭相当,其中“口味王”布局上游,利用“基金+产业+原果基地”模式,年采购原果超海南总产量60%,有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趋势,已成为全省槟榔行业的龙头,对湘潭市槟榔行业形成有力竞争。

3.不利舆情的影响。2021年8月12日,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网站发文提醒切勿携带槟榔入境土耳其。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通知指出,广电总局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此后,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及自媒体纷纷跟进,加上一些口香糖生产企业推波助澜,再次将倍受争议的槟榔陷入舆论漩涡。受不利舆情影响,皇爷、小龙王、伍子醉、宾之郎、胖哥等槟榔生产企业2021年下半年以来基本处于减产、缩小规模、保运转的现状,如皇爷食品二期项目已经暂缓建设。

三、关于槟榔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目前,尽管有不利舆情负面影响,但整个槟榔产业仍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槟榔产业年均增速均在15%以上,按目前态势,未来十年时间内预计可达到千亿级的市场规模。槟榔已成为继烟草、酒和咖啡因饮料之后,世界上排名第四位的嗜好品。国内外槟榔的消费群体仍在快速扩大,特别是在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带等地,槟榔一直是热销品,且普遍接受和认可湘潭槟榔。如果湘潭市对槟榔产业不加以培育扶持,一旦出现逆向淘汰或槟榔产业整体退出,不仅将造成税收大量流失、就业大量下降,并可能放弃了一个千亿级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和巨大的海外市场,对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财源建设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尽管2003年世卫组织把槟榔、烟酒、烤肉、咸鱼以及日光浴等定义为一级致癌物,但此类食品及生活方式明显有别于黄曲霉等强致癌物质,既不明确其中致癌的物质成分,又没有明确的致癌剂量,致癌物质及致癌机理尚不明确,仅作为致癌的参考性因素,因此尚不能作为全面禁止槟榔的科学依据。加之槟榔产业作为湘潭食品工业的龙头和支柱,为安置城乡居民劳动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落实精准扶贫战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市应旗帜鲜明地对槟榔产业发展加以扶持,在当前舆论环境下,少说多做,坚定不移地发展槟榔产业,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优化企业服务,积极协调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槟榔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加大行业监管力度。食用槟榔行业与烟酒行业具有较强相似性,但目前国内没有对槟榔产业全面系统监管的规范性制度。在下阶段工作中,应借鉴对具有成瘾性食品的行业治理经验,建立健全食用槟榔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系统性管理体系。一是出台槟榔行业的地方性管理规定。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制定槟榔加工企业准入、广告宣传和营销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为试点地方槟榔产业加强监管提供制度保障,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全国推广槟榔行业标准。二是加强市场执法。完善槟榔行业销售监管,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建立终端销售产品食品安全的监管,最大限度把不符合食品健康标准特别是添加剂成分不明有涉毒风险的槟榔产品逐出市场。三是试点省内槟榔行业税收改革。加大流通环节资质管理和地方税征缴,规范省内槟榔税率,增强在消费流通环节的税收征缴。此外,利用消费税下放地方的契机,适时开征槟榔消费税,借鉴烟酒税收流通环节税收征缴的有效经验,让槟榔消费创造的税收被充分收缴,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加强对产业链建设的培育扶持。为促进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链建设,建议湘潭市加大与海南地区(海南农垦集团)对接力度,力争签订槟榔加工产业互惠协议,通过加工能力换取稳定的原料供应,提升湘潭市企业价格决定权,形成产业链良好的上下游协作关系。同时,将对槟榔产业链和企业的培育扶持纳入全市“千百扶培”帮扶机制,积极帮助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当前较为突出的槟榔行业标准的问题。现在湘潭市槟榔企业和协会一道,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湖南省疾控中心、湖南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专家团队、权威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建议由卫健部门牵头,协调省卫健委,并加强与国家卫健委的协调和汇报,进一步加强对槟榔安全健康食用领域研究的指导和监督,出台科学标准,指导人们健康安全食用槟榔产品。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