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梦见鞭炮」梦见鞭炮不响什么意思…

下意识地又到年底,从家乡进入除夕,每天都是太阳,想起故乡的延续,心里欢呼起来,充满了春节。

家乡的年俗很多,但主要就是“洗迎新年”、“赶年集”、“新年福豆腐”、“蒸枣山和年糕”、“贴春联”、“拜大年”。想起这些,心中便升起热腾腾的新年。

“洗”迎新年

何谓“洗迎新年”,就是“喜迎新年”的谐音,一进入腊月,家庭主妇们便开始清洗模式,对家里的角角落落开始拾掇和清洗,杂物堆积有序,所有的生活用品进行洗涮,锅碗瓢盆全部清洗一遍进行有序放置。

每到这时每家都会烧一大锅热水,灶底架满柴火,红彤彤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主妇们从锅中舀水进行洗涮,劳作不一会,每个人的手都红红的,但每个人都干得乐此不疲,嘴里边哼着欢快的歌儿,迎接新年的到来。

碗刷得程亮程亮的放着银光,院内屋角到处干干净净,连木头房门都用抹布沾水抹得明晃晃地,为贴春联做好了准备。

居住的屋子必须选个阴历的双日子去清扫,一般由男士用一根长竹竿拴上扫帚把屋顶的角角落落都清扫一遍,沾沾灰尘与蜘蛛网,去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希冀。

最主要的是对衣物的洗涤,每个家庭成员的衣服,床单被罩趁天气晴朗时都要清洗一遍,洗完挂晒在干净的院子里。这时院子里往往扯上很多根绳,每根绳子上都挂满了衣物,花花绿绿的,风一吹像一盏盏五颜六色的旗帜在迎风飘扬,煞是好看。

小孩子们穿梭在其间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个掀一下小红旗躲了进去,另一个又掀起小黄旗出去了,再有掀起花被单把自己裹个严严实实,向四周观望,自己看不到别人,也以为别人看不到自己。直到被别人拉扯出来才恍然大悟,真有点“掩耳盗铃”的揶揄。

每逢这时便笑声朗朗,小院上空笑意浓浓,感觉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被“洗”出来的新年就要来了。

赶年集

俗话说:“进了腊月门,年味铺满集。”临近年关,地方上的年集也热热闹闹地一场接着一场。在我们这时一般过了腊月二十就天天是年集了,平时是逢五、十、十五...随着腊八一过,年味欲浓,阴历二十一过,就天天是集了,大集上热闹非凡,卖什么的都有,记得那时我们离集市大约有七八里路,全靠推着一个小木头小车去赶集,小孩子们坐在车尾,面朝大人,一路乐滋滋地盼望快点到集市。

一到集市,马上赤溜从小木车上跳下来紧跟在大人身后,因为是年集,买东西的人比较多,大人们多会叮嘱几句:跟上哈,别走丢了!集市上卖啥的都有,令我们这些孩子目不暇接,好吃的好玩的是我们的焦点,紧紧盯着,看中哪一款,哀求一下大人,因为逢年也图个喜庆,大人们一般都会答应。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心里乐开了花,哼着那小曲,感觉天也格外地蓝。

很多人推着小木头车、挎着竹篮子,行色匆忙地穿梭在噪杂的叫卖声中,年集上各种肉制品、海产品、瓜果蔬菜、喜庆年画等样样齐全,真是看着啥都好,啥也想买呀。伴随着叫卖声、问价声,整个大集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

记得那时候我特别馋集市东南角那家店铺炸得油条,黄黄的,酥酥的,香香的,刚从锅里捞出,冒着热腾腾的油香气,香味飘荡在整个集市上空,再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冒着热气的自制甜豆浆,甭提有多舒爽了。

那时跟着大人们去赶集也无非就是为了打打牙祭,饱餐一顿,解解一年来攒下的馋虫。吃完之后先擦擦那油嘟嘟的小嘴,再拍拍那撑的滚圆得小肚皮,再在原地转上一个圈,望望那满集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拥有了它们,惬意得很。

记得那时母亲会自己带一些自家种的玉米、大米各一斤,再自带一些冰糖,来集市上炸爆米花。只见炸爆米花的人首先把玉米或大米倒进一个像葫芦似的铁罐子里,再把风箱的管子连接在一个火炉上,然后用左手拉着风箱,右手摇着罐子的手柄,来回不停地转圈,最后看看上面的温度计达标了,就把葫芦似的铁罐子放进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用铁棒一敲,“砰”的一声,爆米花就出来了。

那时总觉得这种炸爆米花的方法太神奇了,简直像变魔术一样,香飘四溢的爆米花或大米花就出炉了,然后给我们一一倒进一个布口袋里,还未等母亲付完加工费,我们的小神手就已经伸进口袋里抓了好几把放进裤兜里了,边吃边笑边走,尽管天气很冷,脸蛋儿被寒风吹得冰冷,但竟感觉不出丝丝寒意,只觉得浑身暖融融的,似有万缕暖阳普照。

母亲往往会列一个购物清单,时不时地掏出来看一下,看有无遗漏,待到全购置完毕,母亲会朝我们挥挥手:打道回府。这时木制小推车上已被放满购买的东西,我们便无法再坐在上面了,就跟在母亲身后一路欢歌地步行走回家啦。

想想那时那么小,步行那么远的路程,竟也不嫌累!只觉得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就到家啦,即将过年的喜悦充斥于我们每个小孩子的心中,连晚上做梦都是笑着被惊醒的呢。

赶年集承载着太多小时侯对年味的回忆,尽管现在我们在购买年货上的选择越来越多,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去大集上转一转、看一看,不为买多少东西、选多少商品,就是要去感受一下那股热闹劲和品味一下这浓浓的年味,找寻一下小时侯的感觉。

新年福豆腐

做豆腐是家乡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做的,豆腐谐音“有福”,叫“新年福豆腐”。吃了一年都有福气,有好运。

一般在阴历二十三小年之后开始做,先把自己种的黄豆泡一晚上,第二天捞出放入水桶内,便挑着去磨坊磨,磨成白花花的豆汁液,然后回家倒入大锅内煮熟,然后从锅中全部舀到一个大瓷缸中盖上盖子,等温度适宜时再点上卤水,待豆腐成块时再静置,静置好后再进行过滤积压,控干豆腐水,白花花的豆腐便做成了。

一打开盖子便闻到一股豆腐的清香,热腾腾地冒着热气。切几棵小葱拌上干辣椒和香菜,倒入酱油和香油,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碗豆腐,再拿几卷煎饼就着吃豆腐,又暖味又舒畅,即使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这新年福豆腐。

剩余的豆腐放入一个大盆中,放在院子里最冷的地方,冻豆腐会更好吃。一般能吃到过完年正月初几都不坏,一般来客人都做上一盘子乌豆腐,再放入绿菠菜点缀,又好看又好吃。

年年回老家都能吃上家乡的新年福豆腐,感觉特惬意特爽,似乎来年所有的福气都向我飘来。

蒸枣山和年糕

老家在腊月二十五之后,家家户户便开始蒸枣山和年糕。这时空气中到外氤氲着浓浓的馒头香气和大红枣甜丝丝的气息。

蒸枣山和年糕往往一起蒸,用自己留的发面引子发好面,大枣清洗干净,糯米粉放入白糖早早拌好,面发好后便开始做漂亮造型,根据个人喜好做出各种造型,醒好后放入大锅内蒸,灶底架上柴火,等到满屋白气缭绕,似入了仙境,枣山和年糕也就熟透了。

再落几分钟火,掀开锅盖,又漂亮又好闻,小孩子们先吃年糕,预示着年年能长高;枣山一层层的,预示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每逢过年老家亲戚都会送我一些,我保存在冰箱冷冻里,随时可吃,随时能体会到那家乡浓浓的年味。

贴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是过年的象征,红红的福字和对联一贴,预示着新年马上就要来到了。

我们这儿一般是年三十贴春联,记得父亲那时总是从集上提前买一些红对子纸,提前送到村里的李老师家。

等到腊月三十,年除夕,家家户户便开贴春联了。春联是腊月初就让村里的李老师写好了的,免费为村民提供义务劳动,家家户户都送去他家让他写,他虽忙得热火朝天,但也乐辞不疲,边写边念边欣赏。浓浓的墨香夹杂着欢笑声飘荡在小院的上空预示着新年的即将到来。

拿着已写好的春联,我们小孩子负责在背面刷糨糊,刷好之后交给大人,他们审视一下方向是否端正然后啪一声就稳稳贴上去啦,红红的春联贴满了整个院子,门口大杨树上也高高挂满了红灯笼,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新年就要来喽。

我们在挂满红灯笼的大杨树下唱歌、跳舞、做游戏,那红朴朴的脸蛋儿宛若树上的红灯笼;大人们也笑着互相询问着年的准备情况,互相送一下各自的年货,举手投足间,感觉浓浓的年味已在笑容里扑面而来。

其实新年就是红的元素的组合,红灯笼,红春联,红衣服...尤其是人们那张张欢天喜地满面春风的红红的笑脸。

拜大年

为了迎接大年的到来,一家人往往在晚上八九点钟早早就开始了准备,把萝卜菜焯好,肉垛好,放上点白菜心、芹菜,酱油、葱、姜、五香面调制好香喷喷的饺子馅,面早早拌好扣在一个大缸盆里醒着,(方言,让面团柔软滑嫩些)然后该炒的菜也都分别准备好。

做完这些,各人再找出自己过年的新衣,然后一家人躺在土坑上和衣而睡,感觉睡不多久,我们都被母亲叫起来,穿上新衣欢欢喜喜起床啦。

那时也就二三点左右,天还漆黑一片,但村里已是热闹起来啦,谈话声鞭炮声此起彼伏,等到母亲炒好菜下熟水饺,我们吃完之后就和小伙伴们浩浩荡荡出发拜大年去啦。

尽管天还没亮,但这时村口的巷子里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啦。到处飘荡着“新年好呀”的问候声和欢笑声,有几只不讨人喜欢的狗听到此声便狂吠起来,但立刻遭到主人的训斥,便再也不敢出声啦!巷子里的人听到后便又哈哈大笑起来:不识趣的狗。

小孩子们听到后便一窝蜂地往前跑,一边跑一边说:走,我知道是谁家的狗,也训训它去。大人们便嗔怒道:小熊孩子,瞎起啥哄,都散了。我们便循规蹈矩起来,慢慢加入长长的队伍,挨家挨户拜起年来。

每到一户人家都得按平时辈分规规矩矩地用清脆的声音喊一声:XX,过年好!直到把一家人全问遍,然后主人会把好吃的每人一份分给我们,有瓜子、糖块、自炸点心、各种农家小干果(小酸枣、软枣、无花果干等)。

我们赶紧接过,说声谢谢!放进新衣服口袋里,那时为了放拜年礼物,都各人要求自己母亲缝上四个大大的兜,上衣两个,下衣两个,也不管是否难看了,有的新年一过就拆去啦,所以我们称之为“过年兜”,这样一家一户拜下去,我们每个人的“过年兜”都胀鼓鼓的有冲破下来的趋势。

于是都一溜烟地跑回家去掏空“过年兜”,又一溜烟地跑回来重新加入拜年队伍,每个人蹦蹦跳跳欢天喜地的,待到天刚蒙蒙亮,东方破晓,公鸡也开始啼叫起来,此时,鸡鸣声、鞭炮声、欢笑声充溢着整个小村庄,整个村庄和谐温馨,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如果有谁拜年饿了也千万别担心,一到天亮到谁家拜年,人家都会让你尝尝他家包的水饺,这时千万不要推辞,一定要吃,不吃的话主人会很烦的,据说吃了这些过年包的水饺,一年都会有好运气的!吃完再夸赞一番:嗯,好吃,好吃!这时主人们脸上便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盛夏里开着的那朵娇美的莲花儿。

我们小孩子也到处吃几个,小肚子都撑得溜圆,便聚到巷子口玩起游戏来。玩完游戏便掏出过年兜里的礼物放在地上比一比,看谁挣的糖多,各人数各人的,报上数后排个一二三,甭提多高兴啦。

比一比谁的糖纸漂亮,偶尔互相交换几颗,吃完糖后糖纸舍不得扔都留着,整整齐齐放在一个小方盒里,那上面一处处的五彩的图案都承载着我们五彩斑斓的梦幻,也是对拜年的一种莫大的收获。直到大人们喊我们吃中午饭才恋恋不舍地互相离开。

而今小时候的年已离我们远去,时间匆匆,现在的年即使什么都不缺,但总是感觉不到小时候那份浓浓的年味和欣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刻体会到有许多记忆真的不需要想起却也永远不会忘记。

记忆里的那些小时候的年味儿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血,根植于我们灵魂的最深处。

诚然“年”在每个时间段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的感觉和感怀都是不一样的。但只要它能有着独特的魅力,能最长久地勾起你心底里最珍贵最温馨的回忆,也就足够了。

老家的年俗丰富多彩,年味十足,回忆起来总是心里暖暖的,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岁月如何变迁,家乡的年俗都已根植入我们的血脉,永远都忘不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