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梦见死去的亲人说话—梦见死去的亲人说话还哭了…

2009年8月,墨音作为新人作家,在杂志《鲤》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人字旁》,描绘了潘海生、沈婷、养成的反语3人的矛盾。其中两性小鱼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认同感困境令人印象深刻。

同年12月,《最小说·三周年特刊》出版,收入林培源短篇小说《黑暗之光》,故事围绕润生、兆桢和性别不明的“狼孩”凌生展开。

在收到部分读者反馈后,《人字旁》作者默音于2010年初在《鲤》小组公开发布《作者声明:被山寨了》,文章指出林培源的《黑暗之光》“山寨”了她此前曾发表的小说。收录方《鲤》编辑部在当时的声明下表示已就此事尝试与林培源联系,但未有后续进展。此后事件一度沉寂,前不久又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3月17日,默音重新转发了12年前的声明,称起因是“最近被抄袭的豆瓣友邻接连不断”,联想到自己此前的经历觉得“感同身受”,并附上了《人字旁》的全文链接。有读者自发找出《黑暗之光》原文进行比对,此事随即在互联网上发酵,也引起不同观点的碰撞。3月20日,当事人默音再次针对此事发表声明文章《为什么我要对一场十多年前的抄袭旧事重提?》,对整个事件做了梳理。当晚,青年作家林培源对此事做出回应,发布声明《林培源:一封迟来的道歉信》,文章内容再次引发读者讨论,其中不乏有质疑之声。

默音短篇小说《人字旁》与林培源短篇小说《黑暗之光》故事情节对比图。图片出自默音发布于个人公众号的文章《为什么我要对一场十多年前的抄袭旧事重提?》。

针对此事,新京报记者尝试连线事件双方。默音称道歉信中的表态似乎并非就抄袭一事本身,且林培源方面尚未就此事与她取得进一步联系。同时,她也在采访中表示更希望大众就事论事,关注事件本身,避免情绪转嫁。她也不认为一个人抄袭过一次就会一直抄袭。当被问及希望得到怎样的回应时,默音谈道:“诚恳的道歉是仅仅就具体的这次抄袭进行道歉,这样就可以了,其实不需要太多。”

接受完新京报记者采访后, 3月21日晚,默音已公开在豆瓣回应称:“请大家理解我不再继续谈论此事。” 3月21日,新京报记者就此事也连线了林培源。林培源表示自己目前因为这件事身心疲惫,连带家人也受到了网络暴力,且已经公开发表过声明,不便再作回应。以下是记者与默音的采访实录。

采写|申璐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3月20日林培源发表的道歉信?

默音:确实整个内容很长,不需要多说,大家都看得到。我只谈我读后的一个感受吧,全文中好像只有一个对不起——“我想再次对默音老师说:这么多年我没有就此事公开回应和表态,对不起!请您原谅我!”看完这句话之后,我就往上翻了翻,发现前面并没有“对不起”,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用“再次”。以及,这个对不起的核心内容是“这么多年没有就此事公开回应和表态”,而不是“抄袭”。

新京报:对方在道歉信中提到,除了公开道歉,也会私下和你取得联系争取原谅。请问林培源方面是否就此事和你有进一步的沟通呢?

默音:目前还没有。

新京报:2010年你曾在声明中提及希望林培源就抄袭一事公开道歉,当时的声明没有收到什么回复,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对你之后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默音:我觉得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一个被抄袭的人,其实会怀有一种奇怪的耻感、一种所谓的“羞耻感”。后来其实我也一直在坚持写作,无论去文学论坛也好,笔会也罢,会忍不住先要看一下名单,看他在不在。我会很怕碰到他,感觉非常尴尬,因为我不知道我该怎样面对这个人,就是在他从未承认这件事的情况下,如何去面对他。

当然现在因为我这一次把这件事情坦诚地说出来,也有许多人,认识的,更多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他们看到了,像是得到了一个社会上的认可吧。我现在觉得我不怕面对他了,但是现在想来也仍然觉得很奇怪,一个被抄袭的人竟然会生出一种耻感。

新京报:你在自我陈述里也提到,“回头看,内心并非没有疑惧,如果中途放弃写作,不就输给了那道阴影吗?”当时的“疑惧”还有印象吗?以及这道“阴影”指的是什么?除了“愤怒”,“丧失”的又是什么?

默音:我觉得我现在能够特别坦然地发声,也是因为逐渐意识到我们其实是站在一个非常平等的地位上的。尽管我并不知道我们的书的销量具体是怎样的,但是彼此都出过几本书,而且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的作者。

但是当时来看,因为我那时是一个没有人知道的作者,而他已经拥有一定量的“粉丝”,我在那时出来说这样的话,就显得非常微弱。2010年我发完那个声明后,他的读者来留言说,他们相信他是不会抄袭的。处于那样一种不是完全对等的情况下去对话,其实非常无力。

默音发布于豆瓣的漫画。

至于“丧失”的内容其实很难表达清楚。前不久在豆瓣上连续看到两名友邻被抄袭,我转发了他们的声明,然后画了这幅小画,也是想到了我自己的经历。抄袭者不是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单是给自己挂一张和原创者相似的面具,其实他们是拿走了你的脸。直到底下有人回复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就突然想起来,我其实早就在互联网上说出了整个事情,但是互联网似乎并没有记忆。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很多文学创作起源于模仿,包括此前木心涉嫌抄袭事件引发的关于“文本再生”的相关讨论,你觉得“模仿”和“抄袭”之间的边界要如何去界定?

默音:林培源在道歉信中反复提到过,说自己只是用了我故事的内核。但是我在微博里贴过一张“调色盘”,读者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它其实不仅是内核,而是很多的情节都和我(故事)的走向完全一样。写双性的故事没问题,很多人都在写,但是如果连情节都是一样的,那就有点太明显了。

不否认,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会受到喜欢的作家的影响,但我肯定不是他喜欢的作家啊,他只是偶然看到我的小说而已。

新京报:整件事发展到现在,你还有什么补充想说的吗?

默音:我再补充声明下我的观点吧,我不认为一个人抄袭过就会一直抄袭,也有可能一个人抄袭过以后,他非常认真地写作,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然后,我认为诚恳的道歉是仅仅就具体的这次抄袭进行道歉,这样就可以了,其实不需要太多。

最后想对你们平台的读者说,创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请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去自由地创作。

题图出自电影《影子写手》剧照。

采写 | 申璐

编辑 | 走走、青青子、罗东

校对 | 柳宝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