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后,全体代表专门乘车来到天安门广场,现场已有3000多名北京群众,这里将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
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辞:“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了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1949年9月30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礼。”
致辞结束,代表们和在场3000多名群众脱帽默哀。紧接着,毛主席宣读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太多太多。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一家已经牺牲了5位亲人:1929年,堂妹毛泽建牺牲,年仅24岁;1930年,夫人兼战友杨开慧牺牲,年仅29岁;1935年,三弟毛泽覃牺牲,年仅30岁;1943年,二弟毛泽民牺牲,时年47岁;1946年,侄子毛楚雄牺牲,年仅19岁。
毛主席和谢秀梅
到了建国后,毛主席最看重的长子毛岸英参加了志愿军,于1950年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8岁。1952年5月,毛主席接见了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文艺战士谢秀梅作为代表向毛主席献花。
谢秀梅献花握手后,突然紧紧拥抱毛主席。从拍下的照片来看,毛主席有点矜持,还挭着脖子。看到谢秀梅泪流满面,毛主席紧紧地闭着眼睛。这是目前公开的毛主席照片中罕见的悲伤照片,他是伟大领袖,可也是父亲,也是儿子,更是丈夫,普通人的情感他也拥有。
那一刻毛主席一定想起了为国捐躯的6位亲人,也一定悲伤不已,他渴望回故乡韶山看看。当年毛主席把妻子、堂妹以及两个弟弟都带出了韶山,走上了前途凶险无比的革命道路,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该如何向九泉之下的父母解释呢?
每逢父母的忌日和清明节,毛主席就越发渴望回韶山给父母扫墓,可建国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了,毛主席只能把思念深埋心底。1959年6月,毛主席乘坐专列南下考察,24日抵达长沙。
再次回到长沙,毛主席心情大好,他来到湘江中游泳,走访橘子洲头菜农,还与橘洲小学学生合影留念。在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的安排下,毛主席来到省委蓉园宾馆一号楼就餐。当看到餐桌上摆着臭干子、东安子鸡、麻辣牛百叶、红煨牛蹄等湘菜时,毛主席很高兴。
毛主席和乡亲们在一起
或许在这些湘菜勾起了当年在长沙学习生活的经历,饭吃到一半,毛主席突然说:“明天回韶山去!”身边工作人员都以为听错了,因为明天还有其他安排,一旁秘书高智小声问:“主席,明天回韶山?”
毛主席再次确认,“决定了,就明天回去。”6月25日下午,毛主席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以及公安部长罗瑞卿、秘书等人陪同下,乘坐专列前往湘潭。火车抵达湘潭后,毛主席又换乘小汽车回韶山。
随着小汽车的飞驰,毛主席越来越激动,不停张望车窗外的田野、村庄。韶山,中国大地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冲,因诞生了毛主席注定备受关注。这里是毛主席的出生地,是他生命的起点,也是他伟大志向的开始。
韶山很贫穷,也很闭塞,可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这里有他父母的墓地,也有让他保留一生的生活习惯。无论走到哪里,还是成为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人,都无法抹掉在韶山留下的印记。
回韶山前,毛主席对随行人员提出要求,不要提前通知乡亲们,更不要搞欢迎仪式。傍晚时分,小汽车停在了韶山招待所门前,只有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等几名干部迎接。下车后,毛主席环顾四周,还是当年的模样,可最亲的人都不在了。
毛主席故居
当看到毛震公祠时,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多年的往事浮现在眼前……1910年,看到整日痴迷看书的儿子,毛贻昌越发生气,决定将他送到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毛贻昌的想法很简单,不求儿子大富大贵,只希望他能学会经营,这样自己就可以放心把这份家业交给他了。
然而,毛主席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渴望自己走出去,去更广阔的天地里翱翔。当时毛主席希望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父子间矛盾爆发,两人大吵一顿。毛主席后来在陕北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是这样评价父母的:
“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帐。他要我学珠算。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帐来。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给我们吃的又是最差的。他每月十五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吃,可是从来没有肉。对于我,他不给蛋也不给肉。
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文七妹
这一次毛主席找来了帮手,他请母亲、表兄、舅舅等人帮忙劝说。或许被儿子的坚持打动,毛贻昌勉强同意了。在离开韶山前一天晚上,毛主席改写了一首诗—《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从此,毛主席回韶山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他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相比毛贻昌的严厉,母亲文七妹给了毛主席更多的关爱。文七妹信佛,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这对毛主席影响非常之大,使他从很小时就对穷苦老百姓产生了深深地同情。
1919年3月,毛主席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他立刻辞掉北大图书馆助理管理员的职务。回到长沙后,毛主席一边主持新民学会工作,一边来到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不久,毛主席通知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护送母亲来长沙治病。
这是文七妹第一次来省城,毛主席带她看了很多医生,可惜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有加重的趋势。文七妹自知时日不多,希望能回到韶山。毛主席很悲痛,于是领着母亲和两个弟弟去照相馆里拍摄了合影。
这是文七妹和三个儿子唯一的合影,照片中文七妹坐在椅子上,三个儿子站在两侧。这是多么珍贵的一张照片啊,可惜毛贻昌不在照片中。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病逝,享年52岁。
文七妹和三个儿子合影
当毛主席从长沙赶回韶山家中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当毛泽民告诉母亲临终一直在呼唤“石三伢子”时,毛主席再也控制不住了,跪在母亲棺木前失声痛哭。当晚,毛主席彻夜为母亲守灵。
在母亲的灵位前,毛主席含泪写下了生平最长的一首诗《四言诗·祭母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毛主席后来在给老朋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母亲病逝)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生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
葬礼结束后,文七妹被葬在韶山南岸象鼻山的一处山坡上,而毛主席在守孝七日后,再次离开了韶山。母亲的病逝给了毛主席很大的触动,让他对父亲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看到父亲茶饭不思,身体情况很不好,于是毛主席请堂伯父毛福生、弟弟毛泽覃陪同父亲来长沙小住。
跟之前一样,这一次毛主席带着父亲来到照相馆,拍下了一张合影。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毛主席左胳膊上还戴着黑纱,那是他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然而,毛贻昌短短4个月后就病逝了。
父母不到半年时间相继离世,毛主席悲痛万分,可他当时率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在北京,无法回韶山奔丧。毛泽民深知大哥对父亲的感情,就请私塾老师毛麓钟代写了一副挽联:
决不料一百有一旬,哭慈母又哭严君,血泪虽枯恩莫报;
最难堪七朝连七夕,念长男更念季子,儿曹未集去何匆。
左起:毛泽覃、毛贻昌、毛福生和毛主席
韶山当时有一个习俗,长子不在家中时,父母去世是不能下葬的。7个月后,毛主席终于回到韶山,将父亲跟母亲合葬。1927年元旦,毛主席在考察湖南运动期间回到韶山,这是他建国前最后一次回到家乡。
毛主席呼吁乡亲们积极投身革命,离开时他对前来送别的乡亲们说:“我们的革命才开始,我的所爱、所交的朋友都是穿草鞋的人,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还得20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父老乡亲!”
12 年后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做到了,可他再回到故乡已经是32年后。吃了韶山最地道的土菜,加上家乡风景依旧,让毛主席心情大好。遥想建国前韶山老百姓受尽压迫,如今全天下老百姓都翻身做了主人,毛主席诗兴大发,写下了—《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诗的题记中写道:“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毛主席一向都是工作很晚,但这一次他早早就睡了。第二天大早,当韶山乡亲还在睡梦中时,毛主席便早早就起床了,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走出韶山招待所,独自朝象鼻山走去。
毛主席给父母扫墓
小路两侧都是杂草,露水很快将毛主席的裤脚打湿,可他还毫不在意。不一会儿,赶来的随行人员小声说:“这是去毛主席父母墓地的小路。”果不其然,毛主席在一处用黄土新修的破烂不堪的墓地前停住。
原来,毛继生等人考虑到毛主席可能要来扫墓,就提前简单清理了坟冢上的杂草,培了培土。如果不是坟冢后侧的墓碑,外人根本不知道这就是毛主席父母的墓地。有人可能就质疑了,毛主席父母墓地为何没有翻新呢?
这也是有原因的。新中国成立前,湖南军阀何健何健曾派人破坏毛主席家的祖坟。韶山乡亲们考虑到如果翻新毛主席父母的墓地,很可能会遭到破坏,于是就一直保持原样。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主席不允许翻新墓地。
毛主席在父母墓地前默念片刻,小声道歉说:“爹娘,对不起。只有我一个人回来了,二弟、三弟都不在了。”毛主席说这两句话的语气中充满愧疚,眼含泪水,接着他环视左右,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这时有人想到,毛主席是突然决定给父母扫墓的,大家都没有准备祭品。
警卫局沈同处长立即从一旁折断松树枝,简单捆绑递给毛主席。毛主席很满意,将这个特殊“祭品”放在坟冢前,然后深深三鞠躬。接着又是长时间肃立,一旁的毛继生小声问:“主席,这墓地如此破烂不堪,是不是组织人重修一下。”
毛主席在故居前
毛主席想了想,接着说:“都别修,我看还是保持原样的好,以后我要是不回来,你代我培培土就可以了。”离开时,毛主席又看着父母的墓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
下山过程中,毛主席对身边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6月27日,毛主席结束韶山之行。那么,毛主席为何不同意翻新父母的墓地呢?
我们可以从一个故事中找到答案。新中国成立之初,外地人到韶山非常不方便,只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不少人都是骑马出行。据此,1950年中共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决定报省委批准,修一条从湘潭到韶山的公路。
同时,还准备在毛主席故居旁新修建一座房子,方便游客,如果毛主席回来也能在靠近故居的地方休息。按理,修路、建房都是造福于民的好事,可毛主席却不这样认为。在毛主席看来,新中国刚成立,国家经济情况不好,修路要耗费不少资金,沿线还要拆掉房子、废掉农田。
于是,当年9月20日毛主席给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发去电报,并请他们转告中南局第三书记邓子恢。电文写道:
克诚、首道并告子恢同志:据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现正进行在我的家乡为我建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乡。如果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是为至要。毛泽东 九月廿日
毛主席的电报
电报中,毛主席使用了“立即停止”、“一概不要”、“是为至要”,可见他对这类事情很排斥。翻阅《毛泽东年谱》,我们发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毛主席亲自给亲人的回信达到170多封。
这些信件中,很多亲人希望毛主席能帮忙安排工作,结果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毛主席对身边秘书不止一次地说:“凡是要求到北京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安排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
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毛主席为何不同意给父母翻新墓地了,这他心中一直装着人民群众,自己的事都可以忽略,这怎么不令人感动。1966年6月18日,毛主席再次回到韶山。这一次是秘密回来的,毛主席没有告诉乡亲们,他在滴水洞一号楼隐居了11天。让毛主席没想到的是,这次回韶山成为他一生中最后一次。
时间进入1976年,毛主席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他渴望叶落归根,可最终未能如愿。“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总是率先垂范,他严于律己,甘于奉献,把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群众,我们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