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天北英雄白酒看这里!史上最惊险的偷情:北宋词人周邦彦敢让皇上戴绿帽 ​

作者:宋集君

(董事公司照片组)

(a)历史上最惊险的不当行为

自古以来,千奇百怪的出轨事件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发生,但一千年前宋首都开封部发生的一次出轨,可能是这一古老事件中最惊险的一次。

先想想看,你正在偷情,而背运地被撞门捉奸。问题是与你偷情的美眉的男人不是你的领导,也不是黑社会老大,而是比他们还要可怕得多的人物。他是皇上!你会怎么办?你的小魂还在吗?

这事历史上还真发生过,那就是在近千年前的北宋徽宗时代。

看过《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其中有一段京城头牌名妓李师师与浪子燕青的风流传说。可那是小说,当不得真。但有史记载的李师师确实与一个真名实姓的风流男子发生过恋情,他就是北宋大V词人周邦彦。

天生丽质的李师师十五岁时就以倾国倾城的美貌,和“天后”的歌喉名满京城。许多达官贵人和名流雅士都是她的铁粉。比如著名的词作家张先,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还拄着拐杖去求李师师接见一下。如愿以偿后,早已搁笔的他受宠若惊地灵感重现为她创作了一首新歌《师师令》;已经是万千女歌手偶像的大学士(皇帝办公厅主任),大作家秦观,也对她情有独钟,有事没事就到李师师那里套瓷;最可怕的是皇上宋徽宗也闻讯而动,常常偷溜出宫,到她的青楼里凑热闹。

对这样一位天下闻名的美貌“天后”,流行乐坛一哥大V词人周邦彦当然也不会放过。有一天,他按图索骥,在东京(开封)繁华的闹市区找到了那面著名的被红灯照亮的“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的广告牌,登上了李师师那万众瞩目的勾栏。

虽然周邦彦比李师师大三十三岁,已经年近半百。但这个男人太有底气了。因为他太帅呆了,而且他的歌词写得也实在是太好了。

于是,李师师这个“宁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而不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的文青顿时感到这才是真正的知音,而那些纯粹寻花问柳的臭男人只不过是从她身边轻轻擦过的路人,自己命中注定要迷上这个风流潇洒的大叔。

就像所有热恋中的男女智商都降为零一样,周邦彦和李师师也被这惊天动地的爱情烧了脑,昏了头。他们在听任本能摆布时,忘记了身后的巨大威胁,和巨大恐怖。那就是他俩一个是在跟皇上抢女人,一个是在给皇上戴绿帽。真是不得不服这两个人的脑洞。

但是,任何享受都是要买单的,该有的祸患可不管你是不是脑子坏塌了。

话说这天,周邦彦又一次溜到了师师红楼。两人正在缠绵之际,忽听楼下唱报:皇上宋徽宗来了。狂欢立即演变成史上最惊险的偷情。

惊慌失措之际,周邦彦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还是见多识广的李师师急中生智,采用最古老的办法,将周邦彦藏到了床下。

临危不乱的李师师装作睡眼惺忪地边整理衣衫,边将徽宗迎进闺房。求欢心切的徽宗也没有觉察出什么异样,兴奋地从便袍里摸出几个橙子,递给师师:“这是江南新贡的鲜橙,朕特地拿过来给你尝尝。”

师师谢过皇恩后,玉手直抖地将橙子切开、在盐水中浸洗后,边与徽宗分享,边弹琴轻唱为皇上助兴,直到三更月偏,才推脱身有不适,把皇上打发回宫。

庆幸躲过一劫的周邦彦耳闻目睹眼前的情景,竟然灵感乍现,即兴创作了一首纪实新歌《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直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宋徽宗走后,周邦彦筛糠般从床下爬出来,立即挥毫将这首新歌写出,让师师操琴放歌,得意忘形中根本想不到大难正埋伏在后头。

谁承想,一次,在与宋徽宗欢爱了一番之后,李师师竟然鬼使神差地当着徽宗的面演唱了这首《少年游》。

唱者无意,听者有心。宋徽宗一听,把脸一沉,冷冷地问道:“这唱的不是前几日朕给你送橙子的事吗?怎么像有人在场似的。快说,这歌是谁写的?”

一看自己失口露馅,李师师再也不敢欺君。就把她和周邦彦的糗事一五一十全招了出来。

由于李师师并非宋徽宗宫中的妃嫔,只是他出轨打的野食,再加上太祖立下了“不杀文人”的规矩,所以徽宗不便判周邦彦死刑,只能恨得牙痒痒地当即降旨,将他革职驱逐出京城。

几日后,宋徽宗又去寻李师师。师师不在。过了一会儿,她才两眼通红地回来。宋徽宗问她去了哪里,师师回禀送人去了。宋徽宗看她泪光点点,心里早已明白了三分,马上追问是不是送周邦彦去了。李师师点头承认。宋徽宗两眼一翻,又问:“呵呵,又是他。这回他又写什么东西了吗?”李师师怯生生地回道:“他又写了一首新歌《兰陵王·柳》。”

“嘿嘿,还真是一个蒸不熟,煮不烂的情种。那好,就再唱来听听。”

李师师只得唱道: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徽宗竟渐听渐入沉醉。待歌声的余韵散尽,他才睁开眼,对着李师师说道:“这倒确实是个会写歌的人才。也罢,你去叫他回来,朕让他去做个国家歌舞团的团长吧。”

(二)周邦彦是什么鬼?竟大胆出格到如此程度?

周邦彦是什么鬼?一般人是不大敢作死到要去和皇上争风吃醋吧?

没错,他的确不是一个凡人。

周邦彦,生于钱塘(今杭州),字美成,也确实是个大帅哥。《宋史》说他年少时“疏隽少检”,就是生活放浪,不守礼节,不被当地的相亲待见。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读书,喜欢用各种学问为自己充电。

二十七岁在开封上大学时,写了《汴都赋》。这篇长达七千多字的雄文,写得异彩纷呈,引起了宋神宗赵顼的关注,把他召进宫,命李清臣在迩英阁朗诵他的大作。因为是模仿汉代铺陈排比的大赋,满篇的古文奇字,搞得李清臣不认得几个,最后只好一头雾水地只读那些字的偏旁。这篇《卞都赋》也像汉代的名赋《两都赋》、《二京赋》一样,用假设的人物“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展开对首都汴京的描写与颂扬,其间也顺带赞许了王安石的新政,因而大获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相当于教育部监督教学活动的司长),一时间名动天下。正所谓此赋之前,没人知道他;此赋一出,整个汴京都在谈论他。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神宗死后,旧党复辟,保守派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只好卷起铺盖,滚出京城,到遥远的庐州(今安徽合肥)当老师,到江苏溧水当个小县长。后来随着朝廷形势的更迭,他也有过几次回朝和外放做点小官的折腾,但最终没有在仕途上混出什么大名堂,直至和李师师的情事东窗事发,被徽宗打发去了国家歌舞团。

就这个仿佛为他量身定制的位子他也未能坐稳,因不愿与蔡京奸党合作,又被逐出朝廷,外放到安徽阜阳、浙江丽水等地做点副官。最终于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六十岁时病逝于河南商丘。

如果盖棺定论,作为官吏,周邦彦乏善可陈,但作为词人,周邦彦则可以大书特书。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看看这个言情圣手在词中所诉的相思,所叙的离恨,是不是前所未有的充满了对女性,尤其是那些流落红尘中的女性的赞美和同情?

据一些传奇、小说描绘,因为周邦彦创作的流行歌词与调和谐美妙、顺口悦耳,当时的歌女都以能唱他的歌而身价自增,以至他的老乡,南宋末年的杭州词人张炎在他去世已近二百年后,遇见名妓沈梅娇、车秀卿时,发现她们依然喜欢唱周邦彦的老歌,可见他的作品有多么经典。

如此奇人,博得大宋首席女歌手李师师的欢心,并干出和皇上叫板的奇事,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三)他们演绎了一个尊重与爱的故事

再回过头来说说周邦彦和李师师。他俩之间风流轻浮的外壳下其实隐藏着一个有关尊重与爱的深沉的故事。

李师师在遭遇周邦彦的时候,正在经历她年轻貌美的时光。从少年出道到二八年华,在赢取倾国倾城的美名的同时,也初尝了世事人生的复杂滋味。她知道,皇上的恩宠只是靠不住的朝露,骄阳一出,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必须在歌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她也必须寻找到属于自己人生长途的真正知己。而又棒又帅的周邦彦和他的作品正好再现了她的青春梦境,正好为她打开了心灵的空间。所以,只有他这个像长辈一样温柔的词人,才能在她迷惘的心里打开一个窗,放进一束光;只有他这个天才才能理解她的天才,而从前那些她身边的过客只不过是膜拜天才罢了。

虽然梦醒后的现实有着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虽然生活和他们所写所唱的恋歌是那么地不一样,是那么的曲折多艰。虽然与无比强大的宋徽宗相比,他俩只不过是两个不自量力的纸老虎。但是,他俩各自的名声和骄傲的个性不允许他们躲避这场相恋;他俩所写所唱的、已经抵达了各自心灵深处的情歌不允许他们躲避这场相恋;他俩共同描画的白日梦般的爱情美景不允许他们躲避这场相恋。何况人的心,本就应该为钟情者而动。

所以,即便是纸老虎,在被爱情冲昏头脑后,也可能铤而走险,去玩火的。

所以他们才不惜挑战皇权,在高空中走钢丝般的恐惧中,彼此着迷、彼此徘徊、彼此试探,并最终引发出喷薄的情欲,在玩火中自焚。

尽管如此的结局只能是个悲剧,但这个悲剧却可以感动无数局外人,因为每一个人都能从他们的悲剧中体会到爱情的魅力,和人性的本真。

(四)宋词到他,有了大气象

一个人越单纯,就会越强大。想想看,天真单纯到敢跟皇上争女人的周邦彦,要是一门心思干起别的事,该会多么强大,该能取得怎样的成就。这不,一天到晚着迷于哼唱情歌的周邦彦,最终就哼唱出了大宋流行歌坛的大气象。

文学史是这么定格周邦彦的。说他是宋词发展史上结北开南(终结北宋,开启南宋)的巨擘。他集婉约词之大成,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有了前所未有的大气象,并走上了艺术的高峰。晚晴著名词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宣称:“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苏、秦,指苏东坡、秦观;姜、史,指姜夔、史达祖,都是宋词的里程碑式人物。王国维更是把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填词的周邦彦,就像写诗的杜甫一样)。足见他在词史上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

那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担当起如此高的评价的。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燎沉香》

这是周邦彦最著名的一首词。仔细地点燃沉香,来消解酷夏闷湿的暑气。鸟雀们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在屋檐下啁啾窥视。初升的朝阳晒干了荷叶上昨晚的夜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新圆润,每一片花叶都挺举出水面。

(触景生情),我想到了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啊?我的家乡在江南的吴地,但我已长久地客居长安了。我那些故乡的发小是否也在这个五月天想起我?那就让我划着一叶轻舟,重回我梦中的荷塘吧。

词作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塘,想到儿时的玩伴。在优雅恬淡、白描般的绘景抒情中,渲染出浓浓的乡愁。尤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史流芳,把雨后荷花的万种风情刻画得神韵毕现。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被这两句神来之笔折服,不吝点赞:“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真正得到了荷花的神采)”

已经能从一斑而窥见全豹了吧?

周邦彦用与皇上争风吃醋的巨大勇气,诠释了苦短的人生中,唯有爱情值得献身。他还因成全宋词之美的不懈努力,使得自己也美不胜收。

【作者简介】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上姑苏》等。

推荐:

我们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当初是如何发现并保存下来的?

李师师只是一名青楼女子,为何能够从宋代传诵至今呢?

古代一首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的童谣,讲述古汉中一个美女的事儿-写乎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