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做梦生孩子 孩子死了好不好

“为什么要生孩子?“,”因为那初恋!单击 01

泰戈尔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散文诗,名为《纸船》,描述了儿童对世界的无知和对自然的无知和爱。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载在我的小船上,

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

看见小朵的云正在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

梦见我的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泰戈尔认为,爱创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爱;而母爱、孩童之爱则是人类最真诚最纯朴的情感。

黄渤在电影《何以为家》的预告片里深情朗读了这首诗,一首充满希望的诗歌背景却是小男孩赞恩一次次对生活无助的反抗。

这部电影从12岁男孩赞恩的视角出发,向广大父母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生个小孩?”

02

赞恩是随父母居住在黎巴嫩贫民窟的叙利亚难民,没有身份证,没有上学的资格。家里五个孩子,他是老大,小小年纪便要帮父母挣钱养家。

看到校车经过,他会羡慕,但低头一看,手里拿的不是书本,而是沉重的煤气罐。他每天的生活除了打零工和贩卖手工果汁外,还要承受父母的无端辱骂和殴打。

即使生活困窘,赞恩却成长的非常懂事,他很少会去想自己,一心希望弟妹能少受些苦。妹妹来了例假,他毫不犹豫脱下自己的T恤为她遮挡,无数次冒着危险去杂货店偷卫生棉,并叮嘱妹妹不要告诉爸妈,因为那意味着11岁的妹妹会被父母嫁人换取利益。

但是妹妹还是被父母嫁给了邻居,只为换取几个月的房租。妹妹嫁人后,痛苦的赞恩离家出走,在外漂泊时,他遇见了一个黑人妇女,她和赞恩这些难民一样没有身份证,她因为爱情独自生下了一个男孩,无力抚养,只能以黑户的身份给别人打黑工。她收留了赞恩,给他提供住的地方,赞恩帮她带小孩。

谁知厄运就像下不完的暴雨不停地降临在赞恩身上,黑人妇女因黑户身份被捕入狱,留下赞恩和男婴相依为命。因为没钱被房东赶了出来,赞恩把婴儿放在铁盆里,费力地拖着他走街串巷,为一口饭奋力奔波......

当得知妹妹的死讯,母亲再次怀孕后,他崩溃了。他把父母告上了法庭,状告他们生了他却没能够好好地抚养他,没能给他应有的教育、健康和爱。他在电视上发出自己的呐喊: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殴打、链子、管子、皮带。

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活得体面,能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电影看到这里,想到马雅可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人必须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可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尤其是孩子,连出生决定不了。

赞恩要的并不多,他能抗住生活的困苦,命运的鞭笞,但逃不掉的是父母的暴力,带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成了他噩梦的根源,没有给他一点点温暖。他想要父母的爱,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

03

朋友曾讲过一件事,她说:小时候我一直埋怨父母没钱,讨厌贫穷的家庭,后来高中时候我偶然一次听到同样家里也不富裕的女生和她爸爸打电话,爸爸跟她说:“女儿我想你了”,听到这句话时我哭了,那时候才明白,其实我对父母的怨恨不是物质的缺乏,而是没有给我足够的爱。

电影中赞恩的父亲在面对儿子指控时说:

“我有什么错?我也是这么被生出来,也是这么长大的。

从小到大别人跟我说,“没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孩子是你的脊梁骨”。

我哪会知道有一天我会被自己的脊梁骨戳穿心扉。”

多么冠冕堂皇的话,因为没有孩子,会被别人说,所以就一直生,有什么错?

90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风气严重,即使头顶上悬着计划生育的刀,依然有很多夫妻成了“超生游击队”,只为生个男孩。在这些人的理念里,男孩才能传宗接代,香火不能断是他们拼命生的理由,至于那些或死或送人的女孩,谁又会去管她们的死活,她们只是弟弟出生的垫脚石,家里的劳动力,未来收彩礼的工具,即使是那个被“万千宠爱”包围的男孩,也只是父母面子的附加品。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二胎政策开放后,哪类人成了二胎主力军,答案是富人和穷人。曾经有人问过农村生二胎的朋友们,他们的回答很直接,他们觉得多一个孩子,未来就多一份希望,如果其中一个孩子有大出息,就可以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不是以爱之名诞生的,他们的出生或多或少都带着父母的利益权衡。

04

比起赤裸裸的“利益”生育,有条件的养育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要是考第一名,妈妈就爱你;你要是乖乖的,爸爸就陪你玩;你要比XX做的更好,爸妈才会喜欢你......”

育儿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让孩子“优秀”,或者更糟的“比他人做得更好”的压力,通常始于家庭。研究人员指出,“只有在孩子成功时才让孩子对自己感觉良好”这种理论,长期实践下来,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有些孩子会永葆较低的自我评价,如果孩子没有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取得成功,诸如取得高分或在运动项目中表现出色,他们无疑会认定自己是毫无价值的人。

作一名合格的父母,很难也很简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就像他们刚出生时你第一次抱他在怀里那样,有他们就像有了全世界。不要为了让他们把全世界带给你,才生下他们。

end

作者简介:lemon青柠檬,喜欢读书,乐于分享婚姻育儿、情感心理相关内容。人生目标是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优秀一点点。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哦~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