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也用作酒区。古代盛酒。《後漢書章帝紀》:“[酸]得到铜,做成酒瓶形状,然后献上。
”○《後漢書‧王霸傳》:“[茂]([蘇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後漢書‧張衡傳》:“﹝候風地動儀﹞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唐][羅隱]《梅花》詩:“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詞:“我飲不須勸,正怕酒尊空。”○[清][厲鶚]《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韻》:“佳節翩翩故作妍,新詞祝向酒尊邊。”○[清][潘其燦]《癸卯歲暮感懷》詩:“夢斷梅花鄉國遠,愁憑竹葉酒樽寬。”白虎樽,◆古代用以獎勸直言者的一種蓋上有白虎圖像的酒器。○《宋書‧禮志一》:“正旦元會,設白虎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虎,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欲令言者猛如虎,無所忌憚也。”○《南齊書‧王儉傳》:“[宋]世外六門設竹籬。是年初,有發白虎樽者言:‘[白門]三重門,竹籬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牆。”
白獸樽(白兽樽),◆即白虎樽。○[唐]避[太祖]諱,改虎為“獸”。○《晉書‧禮志下》:“正旦元會,設白獸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獸,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案《禮》,白獸樽乃[杜]舉之遺式也,為白獸蓋,是後代所為,示忌憚也。”○[宋][陳師道]《和朱智叔鹿鳴席上》:“充庭初識蒼龍礎,賜醴行霑白獸樽。”○[宋][周密]《齊東野語‧二李省詩》:“日射紅鸞扇,風清白獸樽。”參見“白虎樽”。
北海樽,◆見“北海尊”。
殘樽(残樽),◆見“殘尊”。
出樽,◆見“出尊”。
翠樽,◆亦作“翠尊”。◆飾以綠玉的酒器。○《文選‧曹植<七啟>》:“於是盛以翠樽,酌以彫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呂延濟]注:“翠樽,以翠飾樽也。”○[宋][周邦彥]《浪淘沙慢》詞:“翠尊未竭。憑斷雲留取,西樓殘月。”
大樽,◆即腰舟。形如酒器,可繫於腰間。作渡水之用。○《莊子‧逍遙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陸德明]釋文:“‘不慮以為大樽’本亦作尊。○[司馬]云:樽如酒器,縛之於身,浮於江湖,可以自渡。慮,猶結綴也。案所謂腰舟。”
芳樽,◆亦作“芳尊”。◆精緻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晉書‧阮籍等傳論》:“[嵇][阮]竹林之會,[劉][畢]芳樽之友。”○[唐][李頎]《夏宴張兵曹東堂》詩:“雲峰峨峨自冰雪,坐對芳樽不知熱。”○[唐][杜甫]《贈虞十五司馬》詩:“過逢連客位,日夜倒芳樽。”○[宋][劉敞]《獨行》詩:“卻謝芳尊酒,悠悠誰與歡。”○[清][納蘭性德]《金縷曲》詞之三:“生怕芳尊滿,到更深迷離醉影,殘鐙相伴。”
桂樽,◆亦作“桂尊”。◆對酒器的美稱。○《南齊書‧樂志》:“桂樽既滌,瑤俎既薰。”○《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菆塗既啟,桂樽虛凝。”○[唐][駱賓王]《秋日餞尹大往京》詩序:“[薛六郎]四海情深,飛桂尊而舉白。”○[唐][白居易]《題贈鄭秘書徵君石溝溪隱居》詩:“蕙帳夜瑟淡,桂樽春酒濃。”
寒樽,◆清涼的酒杯。詩文中常以暗示冷落與寂寞。○[宋][蘇轍]《次韻子瞻杜介供奉送魚》:“寒樽獨酌偶逢客,佳句相酬不用書。”
訶陵樽(诃陵樽),◆酒器名。○[唐][皮日休]《五貺詩》序:“有南海鱟魚殼樽一,澀鋒齾角,內玄外黃,謂之‘訶陵樽’。”
合樽,◆見“合尊”。
鱟樽(鲎樽),◆用鱟殼製的酒杯。○[宋][陸游]《近村暮歸》詩:“莫笑山翁雪鬢繁,歸休幸出上恩寬。鱟樽恰受三升醞,龜屋新裁二寸冠。”自注:“鱟樽,即[皮襲美]所云訶陵樽也。”
角樽,◆角製的酒器。○[唐][白居易]《對琴酒》詩:“角樽白螺醆,玉軫黃金徽;未及彈與酌,相對已依依。”
金樽,◆亦作“金尊”。◆酒尊的美稱。○[南朝][宋][謝靈運]《石門新營所住》詩:“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樽。”○[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之一:“銀燭吐青煙,金尊對綺筵。”○[聞一多]《紅燭‧深夜底淚》:“啊!宇宙底生命之酒,都將酌進上帝底金樽。”
開樽(开樽),◆亦作“開尊”。◆◆舉杯(飲酒)。○[唐][杜甫]《獨酌》詩:“步屧深林晚,開樽獨酌遲。”○[宋][秦觀]《長相思》詞:“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揚州]。”○《北宮詞紀‧滿庭芳‧自述》:“大地回春。雪兒飄深深閉門,魚兒膾旋旋開尊。”
雷樽,◆刻畫着雲雷形圖案的酒器。亦泛指酒器。○[漢][王充]《論衡‧亂龍》:“禮畫雷樽象雷之形,雷樽不聞能致雷,土龍安能而動雨?”[漢][王充]《論衡‧儒增》:“夫百物之象,猶雷樽也。”○[南朝][梁][張率]《相逢行》:“堂上撫流徽,雷樽朝夕施。”
離樽(离樽),◆亦作“離尊”。◆◆餞別的酒杯。○[唐][駱賓王]《在兗州餞宋五之問》詩:“別路青驪遠,離尊綠蟻空。”○[宋][周紫芝]《一剪梅‧送楊師醇赴官》詞:“闌干吹浪不多時,酒在離樽,情滿滄洲。”○[元]張翥《解連環》詞:“[江]頭[楚]楓漸赤,對離樽飲淚,難問消息。”
榴花樽,◆猶榴花酒。借指酒。○[北周][王褒]《長安有狹邪行》:“塗歌楊柳曲,巷飲榴花樽。”參見“榴花天酒”。
綠樽(绿樽),◆酒杯。○[南朝][梁][沈約]《酬謝宣城朓詩》:“賓至下塵榻,憂來命綠樽。”○[唐][錢起]《送族侄赴任》詩:“此時知[小阮],相憶綠尊前。”○[明][陳所聞]《懶畫眉‧秋酌嘯風亭》曲:“天風遮莫吹雙鬢,山色江光滿綠尊。”
盤樽(盘樽),◆指宴席。樽,酒樽。○[漢][張衡]《西京賦》:“振朱屣於盤樽,奮長袖之颯纚。”
匏樽,◆見“匏尊”。
朋樽,◆兩樽。語本《詩‧豳風‧七月》“朋酒斯饗”[毛]傳“兩樽曰朋”。亦借指二斗。○[宋][陸游]《李允蹈判院送酒四斗予答書乃誤以為二斗作小詩識愧》:“堪笑[放翁]昏至此,乘壺誤寫作朋樽。”
瓢樽,◆見“瓢尊”。
琴樽,◆亦作“琴尊”。◆◆琴與酒樽為文士悠閑生活用具。○[南朝][齊][謝朓]《和宋記室省中》:“無歎阻琴樽,相從[伊水]側。”○[唐][陳子昂]《群公集畢氏林亭》詩:“默語誰相識,琴樽寄此窗。”○[元][張仲深]《晚字韻》:“道路終坦夷,琴尊當往返,歡迎在今日,論交未為晚。”○[樓辛壺]《詠山川雨露圖書室》:“室靜琴樽古,窗明木葉疏。”
清樽,◆見“清尊”。
衢樽,◆見“衢尊”。
山樽,◆猶山杯。○[唐][王勃]《山亭興序》:“玉案金盤,徵石髓於蛟龍之窟;山樽野酌,求玉液於[蓬萊]之峰。”○[金][梅堯臣]《池州進士陳生惠然見過》詩:“竹館忽枉駕,山樽聊解頤。”
上樽,◆同“上尊”。◆◆[宋][周密]《齊東野語‧孝宗聖政》:“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
上樽酒,◆見“上尊酒”。
獸樽(兽樽),◆蓋上雕繪獸形的酒樽。古多為朝廷宴飲用具。○《晉書‧禮志下》:“正旦元會,設白獸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獸,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宋][秦觀]《代賀元會表》:“職拘藩國,莫瞻龍袞之升;心折宸居,但想獸樽之列。”
窪樽(洼樽),◆亦作“窪尊”。◆◆[唐][開元]中[李適之]登[峴山],見山上有石竇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窪樽”。○[唐][顏真卿]《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句》:“[李公]登飲處,因石為窪樽。”後因稱形狀凹陷、可以盛酒的山石為“窪樽”。亦借指深杯。○[唐][白居易]《雙石》詩:“窪樽酌未空,玉山穨已久。”○[宋][蘇軾]《和<歸去來兮辭>》:“挹吾天醴,注之窪樽。”○[宋][姜夔]《永遇樂‧次韻辛克清》詞:“卻不如窪尊放滿,老夫未醉。”○[清][杜岕]《葉桐初五十》詩:“[太湖]似明鏡,[林屋]鑿窪樽。”
瓦樽,◆見“瓦尊”。
汙樽抔飲(污樽抔饮),◆見“汙尊抔飲”。
犧樽(牺樽),◆見“犧尊”。
仙樽,◆酒杯的美稱。○[唐][王勃]《宇文德陽宅秋夜山亭宴序》:“[彭澤][陶潛]之菊,影泛仙樽;[河陽][潘岳]之花,光縣妙理。”
玄樽,◆見“玄尊”。
陽燧樽(阳燧樽),◆注酒器。又名滑稽。○《太平御覽》卷七六一引[後魏][崔浩]《漢記音義》:“滑稽,酒器也,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若今之陽燧樽。”○[晉][孫綽]有《陽燧樽銘》。參見“滑稽”。
瑤樽(瑶樽),◆1.玉製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稱。○[宋][王禹偁]《茶園》詩:“汲泉鳴玉甃,開宴壓瑤樽。”○[元][朱德潤]《軋賴機酒賦》:“乃瀉之以金盤,盛之以瑤樽。”◆2.指美酒。○[宋][張先]《燕歸梁》詞:“今年江上共瑤尊,都不是、去年人。”○[龔騫]《無題》詩:“鄰舫夜深歌白紵,拚將紅淚寄瑤樽。”
移樽,◆端着酒杯喝酒。○[北周][庾信]《周祀宗廟歌》:“受釐徹俎,飲福移樽。”○[唐][戴叔倫]《撫州處士胡泛見送》詩:“移樽[鋪山]曲,祖帳[查溪]陰。”○[清][孔尚任]《桃花扇‧罵筵》:“下官約同[龍友],移樽[賞心亭]。”
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移坐到別人席上共飲,以便請教。亦指主動地前去向人請教。○《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是舅母岳母移樽就教,給他父母賀喜。”○《鏡花緣》第二四回:“[多九公]道:‘也罷,我們移樽就教罷。’”
彝樽,◆亦作“彝尊”。◆◆古時祭享用的酒器。○《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孔]傳:“宗廟彝樽,亦以山龍華蟲為飾。”○《新唐書‧牛僧孺傳》:“賜彝樽、龍勺,詔曰:‘精金古器以比況君子,卿宜少留。’”○《宋史‧樂志九》:“彝尊鬯酒,慶佑遂行。介以純嘏,允答明誠。”
義樽(义樽),◆猶義酒。混合酒。○[宋][蘇軾]《書雪堂義墨》:“予昔在[黃州],鄰近四五郡皆送酒,予合置一器中,謂之[雪堂]義樽。”參見“義酒”。
侑樽,◆見“侑尊”。
玉樽,◆見“玉尊”。
越樽,◆比喻越權辦事。○[宋][秦觀]《代南京謝上表》:“滿器難持,孤根易毀。及越樽而求治,果代斲以致傷。”參見“越俎代庖”。
雲樽(云樽),◆有雲雷紋飾的酒器。○[漢][王充]《論衡‧亂龍》:“《易》曰:‘雲從龍’,非言‘龍從雲’也。雲樽刻雷雲之象,龍安肯來。”
折衝樽俎(折冲樽俎),◆謂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談判中制敵取勝。語本《戰國策‧齊策五》:“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晉][張協]《雜詩》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衝樽俎間,制勝在兩楹。”○[隋][王通]《中說‧王道》:“[通]聞邇者悅,遠者來,折衝樽俎可矣,何必臨邊。”○《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元年》:“[慶曆]初,[劉六符]來,執政不能折衝樽俎,只煩一介之使,坐致二十萬物。匱膏血以奉外敵。”亦作“折衝尊俎”。○[元][錢應庚]《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折衝尊俎談兵略,還記五湖船,煙波約。”○[魯迅]《書信集‧致孟十還》:“幸而[茅先生]還能夠和他們折沖尊俎,所以至今還沒有鬧開。”◆补证条目■谓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后亦泛指外交谈判。○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六》:“仲尼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間,而折衝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孽海花》第六回:“總算没有另外賠款割地,已經是他折衝樽俎的大功,國人應該紀念不忘的了!”
隻雞樽酒(只鸡樽酒),◆見“隻雞斗酒”。
中樽,◆見“中尊”。
俎樽折衝(俎樽折冲),◆指在會盟的席上或外交談判中制勝對方。○《續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十四年》:“許國之忠,應變之略,隱然有俎樽折衝之風。”參見“折衝尊俎”。
樽桂,◆1.杯中桂花酒。○[南朝][梁][庾肩吾]《從駕喜雨》詩:“[西嶽]浮樽桂,[東皇]事浴蘭。”◆2.指捧着桂花酒。○[南朝][齊][謝朓]《賽敬亭山廟喜雨》詩:“秉玉朝群帝,樽桂迎[東皇]。”
樽節(樽节),◆1.節省。樽,通“撙”。○[宋][崔與之]《重建東岳行宮記》:“[張]侯鼎來,樽節浮費,纔數月而公帑充牣。”○[清][錢謙益]《南京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姚之光授奉政大夫制》:“鳩僝之務惟勤,樽節之功斯著。”◆2.精練;洗練。○[清][方東樹]《書惜抱先生墓志後》:“先生之文,紆餘卓犖,樽節檃括,託於筆墨者凈潔而精微。”◆3.抑止,約束。○[明][郎瑛]《七修類稿‧天地五‧生克制化》:“土剋水,水盛則喜土剋,是為樽節隄防。”○明焦竑《玉堂丛语·献替》:“今當軍民凋弊之際,凡百冗費,俱宜樽節,一應不急之務,俱宜停止。”
樽酒,◆1.杯酒。○《易‧坎》:“樽酒簋貳,用缶。”○[唐][杜甫]《客至》詩:“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2.代指酒食。○[唐][羅隱]《讒書‧後雪賦》:“[梁王]詠歎斯久,撤去樽酒。○[相如]竦然,再拜稽首。”
樽酒論文(樽酒论文),◆[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後遂以“樽酒論文”謂一邊喝酒,一邊議論文章。○《儒林外史》第十回:“少頃,擺出酒席,四位樽酒論文。直喫到日暮,[牛布衣]告別。”○[陳世宜]《上巳社集是日值余初度》詩:“連年客裏度初度,樽酒論文第一遭。”
樽榼,◆謂飲酒。樽、榼均盛酒器。○[宋][王安石]《韓持國從富并州辟》詩:“扁舟信所過,行不廢樽榼。”
樽前月下,◆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謂對酒賞月的悠閑情境。○[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八》:“弟此節俗冗,焦頭爛額,對月對酒皆不樂。樽前月下,尚有剝啄之聲,如禦十萬敵,必須在家首先搪拒,竟無福前來望見顏色矣。”
樽彝,◆古代祭禮用的酒器。○《國語‧周語中》:“出其樽彝,陳其鼎俎。”○《北史‧后妃傳序》:“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樽約(樽约),◆謂節約。樽,通“撙”。○[元][劉壎]《隱居通議‧文章八》:“廣費因何論而興?積壞至何事而見?今修復用何策是?欲樽約自何道始?二君負經濟之學有閒矣,幸悉心科別其條會,而折諸理以對。”
樽中弩,◆後多用以形容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參見“杯弓蛇影”。
樽酌,◆指飲酒之器。○[唐][韋應物]《答暢校書當》詩:“雖云無一資,樽酌會不空。”
樽俎,◆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晉][葛洪]《抱樸子‧暢玄》:“越樽俎以代無知之庖,舍繩墨而助傷手之工。”○[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辭了[法聰],別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2.指宴席。○[漢][劉向]《新序‧雜事一》:“[仲尼]聞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間,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謂也,可謂折衝矣。’”[宋][王安石]《寄郎侍郎》詩:“久願作公樽俎客,恨無三畝斲蓬蒿!”[陳毅]《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瓦》詞:“看我公樽俎折強權,期贏獲。”
樽俎折衝(樽俎折冲),◆語出[漢][劉向]《新序‧雜事一》。謂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談中制勝敵人。後泛指外交談判活動。折衝,使敵人戰車後撤,謂擊退敵軍。○《“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學界風潮記下編》:“今吾國以存亡關係而不簽字,各國當能見諒,必可留作懸案,為他日樽俎折衝之餘地。”參見“樽俎”。◆补证条目■语本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衝,使敌人战车后撤,谓制敌取胜。○宋张元幹《代上折枢彦质生朝》诗之一:“樽俎折衝常自任,廟堂康濟更何人?”○《醒世姻缘传》第七回:“時直甘泉烽火,急應樽俎折衝;毋再萌拂袖青山,以致文彈白簡。”■参见“樽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