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天3月的第4个节气。
因为冬至和清明一样,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出的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不过,“冬至一阳生”,从冬至开始,阳气又会慢慢的回升。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民谚有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寒天”。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冬至在民间也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春天肯定到来。有《九九歌》佐证:“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糜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老人们都说“冬至大如年”,这个说法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冬至过节的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传沿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贺冬”并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皇帝祭天祭祖的大日子,百姓也要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祭拜。
此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还有“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的说法。
古代的冬至比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级别还要高,因此习俗也较多。古人认为到了冬至,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地区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若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
当然,现在的冬至习俗已演变为各种食俗,比如潮汕人冬至吃冬节丸;客家人冬至吃酿酒;四川人冬至吃羊肉汤;杭州人冬至吃年糕;湖南冬至吃赤豆糯米饭;广东人冬至吃烧腊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过后,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是进补的最好时机。总的来说,“北方食饺,南方吃耙,冬至狗肉香天下”是至今还在流传的冬至风俗。“冬至到,吃水饺”,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
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冬至这天会吃饺子、羊肉、狗肉等进行庆祝。在冬至时吃饺子,据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娇耳”,医治冻疮而留下的,而今被赋予了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的意思。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南方地区大都会吃汤圆,馄饨等。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另外,相传苏州人会在冬至吃馄饨忆西施,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
冬已至,春不远!今天的冬至没有寒冷,有的是热腾腾的饺子和温暖的抗疫精神,盼疫情尽快过去,西安的春天快点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