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求求你,表扬我”,木匠一把斧头拼命救下85人,没想到被骂27年

有一部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内容是义勇为的范围拯救了一名面临被强奸危险的大学生天下五。

范伟主动找到报社,要求登报表扬。

报社记者很吃惊,主动要求表扬的人,确实很少见。后来大学生陈好反咬一口,说范伟是个骗子,自己根本没有被他救。

最后在一番曲折下,真相终于大白,然而这个过程,却使人陷入沉思。

电影剧照

电影很深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苦衷,共同酿成了一个个的悲剧。然而现实中,却有一个和电影剧情很像的事例,一个救了85人的英雄,没想到自己因此改变了生活,不仅被骂了27年,还陷入长时间的身体和精神折磨之中。

1978年底,宋凤河21岁,也刚结婚不久。小伙子结实健壮,浓眉大眼。尤其是一头粗黑浓密的头发,给人一种精力旺盛、蓬勃昂扬的气势。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说着满口东北口音的宋凤河虽嗓门不小,但却经常带出一丝腼腆,流露出当地人憨厚质朴的性格。

宋凤河家住的吉林市乌拉街镇公拉玛村,1978年12月,地里的农活干完之后,他决定出趟远门。宋凤河从小跟着叔叔学木匠,几年下来,他打箱子、柜子的手艺已获得附近乡亲们的一致认可。

年轻的宋凤河

由于结婚欠了些外债,他打听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山区的木工活多,就盘算在年前挣个百八十回来,一来还债,二来过节也就有了开销和用度。

在从齐齐哈尔到蘑菇气镇的长途客车上宋凤河不知不觉睡着了,但一个急刹车把猛然把他惊醒了,车内的乘客都惯性地向前推涌。这时,车厢前部传来惊慌的嘈杂声,宋凤河向前一望,只见驾驶室里红光闪闪,起火了。

乘客们本能地向后推挤,驾驶室的司机和售票员已跳车逃生,由于电路损坏,车厢内的两个门均失去控制,无法打开。乘客们开始扒推车窗的玻璃,但没有一扇能推动。

宋凤河迅速从座上跃起,据他后来回忆说:“我的双手抓住上面的行李架子,身体腾空,双脚用力向玻璃踹去,我想大不了划伤腿,但玻璃不是普通玻璃,根本踹不动。”

这时,驾驶舱内已经被烟火充满,只要烧透薄薄的间壁,一场巨大的灾难就会发生。情急之下,宋凤河一下想起了自己的旅行包里的那把斧子。他拽包、拉拉链、取斧子,几个动作就像经过多次演练一样,毫无卡顿,一气呵成。

“大伙让开,我砸了它。”但没人听他,仍惊慌地挤来撞去。时间容不得一点浪费,宋凤河年轻力壮,奋力分开拥挤的乘客,砸破了邻近的一扇车窗。“玻璃就像苞米粒一样哗啦啦碎了一地,人们争先恐后往这个窗子钻,但卡住了,谁也出不去。”

宋凤和又用力挤开人群,将对面的车窗同样砸碎。这时火舌已经烧进来,时间多延误一秒钟,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宋凤河一点儿也没想过砸破车窗后,自己先跳下去,而是逆着人流逐一敲开所有的车窗后才跟着跳了出去。

宋凤河落地,刚没向前走几步,就见从外面站着的乘客里冲出一个尖叫的妇女。她双手向空中挥舞,脚步踉跄冲向客车,嘴里大喊:“我的孩子还在里边,我的孩子!”

宋凤河一愣,他扭回头一看,客车里黑烟滚滚,正从车窗处汹涌地向外喷吐。长长的客车像被触怒的恶魔一样,狂怒地发泄着胸中的恶气。

没有犹豫,宋凤河转身冲向客车。这时,远处的司机孙师傅大声提醒:“车快炸了,别回去。”

宋凤河异常清醒,但他并没有畏惧。后来有人问他:“当时害怕不?”他说:“不怕。”“那你当时咋想的?是什么思想让你这么勇敢?让你这么英勇无畏?”“哪顾上想那些,就是救人呗。”但作为智慧生命,人的行为一定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是有时思想是明确的,有时则来自于长期积累的潜意识。

宋凤河的父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他曾多次从松花江里救起落水的村民,也常常教育几个子女要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这些言传身教,不能说不是那时宋凤河冒险救人的思想基础。

当时,宋凤河双手向车窗上一搭,就想翻进去。却没想车身已经烧烫了。他的手掌立刻冒起一股青烟,根本无法搭上去。宋凤河赶紧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垫在下边,然后跃入车内。一上车,他的头发就烧着了。他一边找人,一边赶紧用袖子撸灭。

随后,他听到一个老人的呼救声,原来是被拥挤的人群踩踏在了座位下面,而无法翻身。“我顾不上那么多,薅住他的肩膀,给他硬拽出来,然后从车窗里给他送了下去。车里都是烟,我眼里呛的都是泪,听到车厢后边有哭喊的动静,就摸索着向前走。”

果然,一个用棉被包裹着的孩子还在座位上。宋凤河一边掩着自己的鼻子,一边就想用另一只手把孩子从窗口扔出去。但一转念:“别再把孩子摔伤了,自己往下再一跳,别接着给压死了。”干脆,宋凤河来个赵云救阿斗,他把孩子往怀里抱紧,然后仰面向上,像跳高的背越式一样蹿出了车外。

着地的一瞬间,宋凤河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他的背正好摔在早已隆起的车辙上,就仿佛骨髓被抽走一样,他一时无法站立起来,但怀里的孩子却毫发无损。

远处的人们见状纷纷跑过来,将宋凤河连拉带搀,扶向远处。也就刚走出十多米,只听“嘭”的一声爆响,原来是前面的车胎炸了。仅过了几秒钟,后面的车胎也炸响了。司机孙师傅招呼大家撤离得再远一些,话音刚落,车后的油箱也燃爆起来。十几米长的双厢客车很快烧得只剩一副苍黑的骨架。

“一下子来了好几个老娘们儿,包括刚才找孩子的那个。她们‘扑通、扑通’给我跪前面,谢我救了她们的命。我让她们起来,我说多亏了这把斧子,要不是它,我也跟你们一样,今天也许就出不来了。”宋凤河多年以后,一直珍藏着那把斧子,再没舍得使用。还偷偷给它寄了条红绸子。

宋凤河和当年的斧子

直到下午三点,汽车公司的领导才匆忙赶到。经过清点,乘客一共86名,没有一人伤亡,领导们都长出一口气。随后,将所有乘客拉回了公司。由于人们都急着回家过年,所以公司另安排其它车辆重新安排人们各自上路。

但宋凤河没有走,由于他的手上、脸上被烧起好几个水泡,所以被送到当地医院进行包扎、上药。晚上又由汽车公司的几位领导专门陪吃晚饭,向他表示诚挚地感谢。

第二天,宋凤河也表示要回老家,因为烧伤他不能再去碾子山林场干木匠活了。汽车公司的领导见他执意要走,便赠送给他一件公司员工统一分发的蓝色皮大衣和一条劳动布裤子。因为他原来身上那身衣裳已烧得不成样子,同时又恳切地问宋凤河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宋凤河

这时,宋凤和的脸上一阵发热。在夜里,他为白天的事反复想了好多遍。心中暗想:这一次自己一下救了80多个人,该是个不算小的事情,明天自己提出要走时,汽车公司的领导说不定还要送自己点儿啥东西,虽然自己不富裕,可啥也不能要,做好事,然后要人家的东西,这传出去让人耻笑。

做事不求回报是家乡世代相传的价值观,但他私心里还想着另一件事。在家里,他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大哥,他们都是团员。而自己因为只上到四年级就退了学,团组织说考察期不够,所以一直入不了团,让他总感觉矮别人一截。

宋凤和曾向记者说:“我二姐那个别着团徽的上衣在墙上挂着,我就在地上转圈,有次忍不住就把它摘了下来,然后别在我的衣裳上。在屋里转两圈,觉得不过瘾就走出去。可又不敢让别人看见,就用手捂着,在没人的时候再放开手,就这么戴着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再回去,心里又紧张又兴奋。”

宋凤河做梦都能梦到自己入团了,他想今天自己做了这么大一档子事,汽车公司若能给自己一封感谢信,那入团的事准跑不了。当他红着脸说出这个要求时,汽车公司领导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说:“感谢信一定要写,有三天就收到了。不仅写感谢信,我们还要亲自去你们公社送锦旗,要上门感谢。没有你,这次事故可就出大了。”

一路上,宋凤河的心激动不已。回到家的那天,他没敢先去媳妇那屋,怕吓着她。他父母一看见宋凤河,吓了一大跳,前天刚出门的儿子,这是怎么了?脸上涂着药水,手上缠着纱布,原来浓密的黑头发现在烧焦了一大半,衣裳也换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凤河却一脸兴奋,把自己在大火中救人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听儿子救了这么多人,可把老父亲高兴坏了,晚饭时特意给宋凤河倒了两回酒,这在当地是很少见的,当父亲的一般不给孩子们倒酒。

内心被快乐包围着,宋凤河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身上的伤痛。第二天他故意“原封不动”地上村里溜达。村民们一打听,他便详详细细地向人们讲述自己的传奇遭遇,引发人们纷纷竖起拇指夸个不停。他也不无得意地告诉人们,三天后感谢信就会送来。还会去公社送锦旗。

事情传开后,宋凤河快意地享受着村民们望向自己的羡慕和尊敬的目光。

然而,三天很快过去了,宋凤河并没有等来那份感谢信,以后几天他只要一看见邮差的影子,就会去邮件袋时翻拣。刚开始邮递员还耐心告诉他,没有他的信。到后来就变成一边拦挡宋凤河的手,一边冷语阻止:“没有没有,别乱翻。”

三天没来,五天没来,半个月都过去了。村民望向宋凤河的眼光有些变了,里面有了盘问和质疑:那不会是假的吧?宋凤河心里依然坦然,却也怪汽车公司做事太拖拉,这可是几个领导当时亲口答应的,怎么也不会哄自己吧?

一个月过去了,宋凤河的父亲先沉不住气了。他边打量边问:“感谢信怎么还没送来?这不会有别的事吧?”虽然语气还算婉转,宋凤河明白,父亲也开始怀疑事情的真实性了。而他的母亲也让他今后别再在村里提这件事了,免得村民们议论。

父母的态度,让宋凤河心里一阵难受。本来自己做了好事,没想到因为村民们的议论让爹妈也跟着受连累。

有一天,正当宋凤河在家里闷坐时,忽然有人跑来叫他去团支部开会。宋凤河猛地站了起来,一个念头迅速闪过,难道团支部接到了那封感谢信?他浑身发热,赶紧跟着来人往外走。但宋凤河想多了,团支部是组织积极分子开会。

开会时,有人提起了宋凤河“救人”和“感谢信”的事,就听到有声音说:“这不是编的故事吧?要不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信儿。”这仿佛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了一颗石子,湖面上马上出现了涟漪。人们开始纷纷提出质疑,甚至批评指责宋凤河不该为了入团而编造假消息。指出这样的行径无异于骗子。一个不诚实的人,根本没有入团的资格。

宋凤河

接下来的几天宋凤河就像掉进了冰窟窿,只要一出门,他就感到仿佛有人在指点他。看到有人迎面走来,就感到别人的目光里有嘲弄和揶揄的意思。

后来,他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表示:“那几天我就像魔怔了一样,我想还不如立刻死掉,一个人没有了名誉,那他还活着还不如死了。村民们、朋友们看着我的时候,我感觉是我欺骗了他们。从那时起,我再没提起过那档子事。”

宋凤河不是没想过给汽车公司写信询问,一是他不知道地址,二是也没记住领导们的名字,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这就像硬向人家要东西,这种讨要荣誉的事,他做不出来。

为了逃避压力,在随后十几年里,一有机会,宋凤河就外出去打工,而村里的人们也逐渐淡忘了这件事。

1992年,宋凤河的父亲走到了生命尽头。临终前,他趁单独跟老儿子呆在一块儿的机会艰难地说:“你说句实话,那件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宋凤和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父亲一生爱助人,也很受村里人尊敬。十几年来,自己这件“不明不白”的事,不知给老人添了多大的堵。委屈的泪水立刻滑落了满脸,当他从卫生间擦完眼泪出来,父亲已瞌然而逝。

屋漏偏逢连阴雨,1997年,宋凤河有一次开着三轮车送菜时出了车祸,导致右臂骨折,又由于庸医误人,动了两次手术却都没接好,被确定为二级残废。

2004年,宋凤河的腰也突然剧痛起来,诊断结果为股骨头坏死,原因是多年前的伤病引发了病变。就这样,原先健康能干、一身力气的宋凤河竟然倒在了床上。为治病。家里的储蓄几乎全都被花光了。

但吃苦长大的宋凤河并没有倒下去,他努力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2004年的一天,在一次与朋友董艳波讨论蔬菜栽培技术时,董艳波提到的国家新出台关于鼓励见义勇为人员的消息,重新让宋凤河动了心。

那件事,至此已经过去27年,27年里,自己吞下了无数次委屈的泪水,父亲病故仍然念念不忘,甚至死不瞑目。现在母亲的身体也已大不如从前,还要经常为自己揉按腰部。老人家嘴里不说,但心里其实也一直没放下那件事,难道也让母亲将来带着遗憾离去吗?重新寻找证人的想法又开始在宋凤河的心里萌生了。

宋凤河母亲

宋凤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不少见义勇为者事后都受到了国家的奖励。他想,若27年前的事能被认定是真的,政府很可能会帮自己治病,那样自己受到的“冤枉”不仅可以澄清,身体好了,还可以重新干活。

下定决心的宋凤河让人帮着,一下就写了12封信,分别送给几家报社。

十多天后,本市《新文化报》与他取得了联系,核实信息之后,报社又联合黑龙江的几家媒体,将宋凤河的写的信刊载了出来。信的大致内容是介绍了1978年他的乘车遭遇,以及后来被人们误解的情形。希望能找到当年的汽车公司及车上的乘客,从而证实该事件的真实性。

这次宋凤河淡定了许多,他没有像当年盼感谢信一样,一趟一趟往村边跑。只是在内心里默默祝祷着,他相信时间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说法,他相信做好事总会得到善报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2005年二月,就在大年初二,宋凤河一家正吃饺子的时候,忽然收到一封名叫于柏清的来信。信中说,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宋凤河的公开信,感觉与前些年从岳母那儿听到的事件完全相同,与岳母联系后,确信宋凤河就是当年救了全车人的小伙子,愿意证明该事件的真实性,并寄去200元钱表示对恩人的感谢。

时年已经48岁的宋凤河双手捧着信纸激动得不停抖动,眼泪也扑嗒扑嗒滴在纸上。他百感交集,终于有人站出来为自己洗白“沉冤”了。

宋凤河一家

忍着腰部的疼痛,宋凤河坚持要家人陪他到父亲的坟前。香烛点燃,望着袅袅的青烟,宋凤河哽咽着把全信读完。他说:“爸爸,你今天可以瞑目了,你儿子没说假话,没骗您,我是干净的。”

又过了几天,宋凤河再次收到齐齐哈尔汽车公司陶洪哲的来信,说是经核实,当年确实发生过一件公交车自燃的事,但却不能证明救人的人就是宋凤河。

随后,宋凤河接到《新文化报》报社打来的电话,问他能不能一块儿去一趟齐齐哈尔?被兴奋鼓舞着,宋凤河决定拖着病体再亲自回去看看。

在齐齐哈尔,首先见到了于柏清,随后又见到了他的岳母和妻子。他的岳母杨秀婷和女儿都是当年那辆汽车上的乘客,当见到宋凤河时,母女二人一口一个恩人,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说要不是宋凤河的见义勇为,恐怕早就死了。再次表示要为宋凤河作证。同时,对他27年来所受的委屈深表同情和难过。

告别了杨秀婷一家,宋凤河一行又来到齐齐哈尔汽运公司。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之前通过信的陶洪哲主任。陶主任说年头太多了,知情的人要么退休,要么不在了,当年的材料也都流失了。但根据宋凤和提供的蓝色皮大衣,基本可以断定,他就是当年那个救了全车人性命的人。

返回家乡后,宋凤和又陆续收到十几封当年乘客的信,纷纷证明当年那次事件的真实性,并寄来数目不等的汇款,最重要的是他们全都表达了对宋凤河最真切地感谢。

宋凤河

在事情得到进一步认证后,“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吉林省政府、吉林市政府都对宋凤河当年的事迹进行了表彰,社会各界为宋凤河捐款约九万元。2005年七月,北京市东城区医院免费为他治疗股骨头坏死,并取得成功,如今宋凤河已基本恢复健康。

在接受“东方时空”栏目组采访时,宋凤河动情地说:“好人还是能得到好报。只要你去做了,就别后悔。你做了好事的人,打雷都敢在底下站着。”朴实的话语里透露着的是宋凤河27年来对人生信念的坚守,以及对过往经历的释然。

后来通过调查,证明当年那封“感谢信”确实没有寄出,原因是弄丢了宋凤河的地址。 地址会弄丢,但事实和真相永远在那里,社会对英雄的敬意也永远不会丢。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