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鲁山脉的西北部常年被云雾笼罩,有一个山峰起伏的小镇,那里的房子坐落在落差达500多米的军山之间,红色的河水在山谷中缓缓流动。好像来了世外桃源。
过去的茅台镇,因为到处长满茅草,被人称为茅草村,在路上你见不到一个口袋里硬币能超过三个的人,但是后来由于酿酒业的兴起,带动了整个遵义市的繁荣,截止目前茅台镇居民的年均GDP达到100多万元,是深圳的5倍,北京的6.25倍,全国人均水平的13倍,作为贵州高原西北部的山区小镇到底有何魔力,甚至超越了大多数沿海城镇,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被誉为中国酿酒第一镇的茅台镇。
中国是世界上已知发明酒饮料最早的国家,酿酒业发展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根据史记记载,夏朝的杜康皇帝利用谷物自然发芽成“蘖”,酿出了美酒,虽然在当时酿出的酒精浓度不高,但是与历代的文人墨客,还有皇帝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连曹操都在短歌行中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中国的米酒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后来的酒曲工艺迎来重大的突破,甚至被人们列为是继火药和指南针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这是一种用谷物按照比例进行搭配,再储藏发酵的工艺,但由于过去的交通闭塞,每个山村都是与世隔绝般的存在,他们独自研发制曲工艺,有的地方习惯用小麦,有的地方喜欢用高粱,这造就了全国各地的米酒在口感上的差别非常大,而茅台镇闷热潮湿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制曲工艺,使得酒的口感,和酒里微生物的丰富而闻名了天下。
要说茅台镇最独特的制曲工艺,不得不说的就是少女踩曲了,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传统,每年端午节前后,天气转暖,茅台镇内的少女都会加入踩曲工作,踩曲前少女们会将自己的玉足洗净,这样可以减少分泌物和细菌的滋生,因为少女的出汗比较少,踩出来的酒曲也特别优质,平均每个曲块要踩100下,一天下来,少女们要在曲上踩满3万多步。而少女踩曲这项传统技艺,也被部分网友称为茅台镇的“核心科技”一直沿用至今。
制作好酒曲后是等待发酵的过程,茅台镇处在海拔500米的山谷地带,湿热的气候让茅台镇滋生了一种在全国范围都极其罕见的“曲蚊”,这是一种外观如米粒般大小,外壳坚硬的小精灵,每到端午时节,茅台镇的花草树木开始茂盛时,曲蚊就会将镇内的花粉带到制曲房内,在酿酒用曲块内安家落户,繁衍后代,由于曲蚊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微生物,这对于酱香酒的风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另外在茅台镇中央的赤水河每到下雨天就会呈现出鲜红色,这是因为在赤水河的西边,有一个红石山谷,每到下雨天就会冲出非常多的红色砂岩,而茅台镇则利用了这一特点,在水浑浊时制曲,水清时制酒,形成了得天独厚的酿酒文化。
几十年来,茅台镇由于产能的原因,一直在寻求对外扩展,但事实证明,这里的山川和河流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他既阻挡了外来的模仿者,也阻挡了镇上的人想要出去,70年代茅台酒厂就试图搬到遵义市区开办分厂,在研制期间所有的酿酒技术和包括酿酒师都使用了茅台镇里的原班人马,就连厂房的格局都是一模一样,但是经过10多年的试验,就是再好的酿酒师也无法在茅台镇外生产出相同的口感,最后迁址以失败告终,再也没有人想着离开茅台镇去酿酒了。
2021年,茅台镇以年GDP1564.49亿元,成为西部百强第1镇,位列全国百强城镇59名,超越了广东,江苏在内的大部分城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酿酒第一镇,这里的一切都与酒有关,如今的茅台镇年产白酒达到3万吨,注册的品牌多达上千个,就连路边客栈的老板都会热情的向你推销自家生产的白酒,因为卖酒才是它们的主营业务。
贵州茅台也在各种各样的故事中被一度“封神”,一瓶飞天茅台的单价就卖到1500元的,尽管价格是一飞冲天,但依然一瓶难求,截止目前,可口可乐的市值仅为2633.9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6万亿,茅台的总市值就高达2.36万亿,成功超过了世界第一饮料公司。
狂热的酿酒浪潮也吸引到海南椰岛,劲酒,水井坊等国内知名的公司纷纷前来茅台镇创业,也将茅台镇推到了有史以来最鼎盛的时期,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众多隐患,比如相比世界最大的美酒之乡法国波尔多,也就是拉菲的生产地,他们的葡萄酒以出口为主,销往世界各地,而茅台基本上是为内销为主,出口量只占到2.44%,97%都在国内消化掉了。至于我国的白酒浪潮还能持续多久,就要看中国下一代年轻人的意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