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仆射是什么样的官职

古代有各种各样的官职,有些你常听,有些是听都没听过的,对于一些职位,你可能会想到不一样的意思,比如仆射,你是不是会觉得是射箭的官员呢?想知道仆射是什么样的官职,禁军是干什么的,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官员

仆射是什么样的官职

仆射是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已有仆射这一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但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故魏晋南北朝至宋时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为尚书令之副,初置一人,汉献帝时分置左右仆射。魏晋以后,仆射已处于副相地位。隋文帝时,尚书令虽置而常缺,于是尚书左仆射成为朝廷首相。唐初,仆射总领省事,与中书令、侍中同掌相权,以左仆射为首相,但屡遭排斥。玄宗开元时期,仆射虽名为丞相,实际已虚名无实。至唐代后期,仆射常为节度使、观察使的加官,从而成为虚职,不但不是宰相,连尚书省本省事务也不过问。五代至宋沿袭唐后期之制,但权力增大。南宋孝宗时改名为左右丞相。此后,便不再有仆射之名。

“节度使”最早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政最高长官,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东汉安帝时已有“诸军节度使”之名。唐贞观以后,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长驻专任节度使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开始的。开元、天宝后,节度使逐渐集军、民、财政大权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二至三镇,多者达四镇,造成外重内轻之势,以致酿成安史之乱。唐末节度使更是拥兵自重,互相兼并,导致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宋初,逐步削夺节度使之军、政、财权。后来,节度使成为加授的荣誉职衔。元代废。

官员

禁军是干什么的

禁军有专指与泛指之分。泛指历代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专指北宋正规军。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隶三衙。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每发一兵,均需枢密院颁发兵符。编制单位有军、指挥、都。士兵出自雇佣,且沿五代定制,文面刺字,社会地位低于一般人民。北宋中叶,单禁兵就已增至八十余万人。王安石变法时裁减兵额,置将分领,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队缺额极多,京师三衙所统实际仅存三万人。北宋亡,禁兵主力溃散。南宋时,各屯驻大军取代禁兵,成为正规军,而各地尚存的禁兵,则成为专供杂役、不从事战斗的部队。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仆射是什么样的官职,禁军是干什么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