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浩然之气是谁提出来的 中国礼仪文化ppt

很多行为思想都是我们熟知的名人提出来的,有时候我们只是记住了思想,有时候只是记住了人,很少一下子把两个内容联系起来。那么,浩然之气是谁提出来的?正名的含义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古人

“浩然之气”是谁提出来的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充实于人体内的浩大正直之气。孟子认为气的状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志向,一个怯懦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胆怯而耽误了自己理想的实现。因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修养自己的心和气,要养成“浩然之气”,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孟子还要求,修养浩然之气要逐渐积累,不要奢望一蹴而就。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何解释

春秋时代被孔子看作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认为要改变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就必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因此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每一种事物都应该与它理想的本质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为什么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尧舜是古代圣王“尧”和“舜”的并称,“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儒家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成圣是儒家历来追求的人生境界。孟子认为,从人的本心上来说,凡人与圣人没有差别,都是善的,只要人人都遵循尧舜之道,保有本心,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古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谁的治国之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孟子的治国之道。齐宣王问孟子怎样做才能为天下之王,孟子回答说:“安抚百姓,保证他们安居乐业,就能王天下,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接着孟子又推论说:“尊敬自己的老辈,并推其恩爱到别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推而广之也爱护别家的幼小。如果能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王天下易如反掌。”

“正名”的含义是什么

“正名”指辩证名称或名分,是一定等级秩序的体现。孔子认为“正名”是国家的政治基础,国家的所有阶级只有在“正名”的基础上才能维持好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认为各人各阶级都应该严格遵守自己应有的名分,不许违理犯上,以维持统治秩序。

“三不朽”都有哪些

“三不朽”,是我国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种凡世的永恒价值,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浩然之气是谁提出来的,正名的含义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