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自杀群】儿子自杀后父亲卧底约死群救人:陌生人的温暖,为何更容易抵达?

徐世海

儿子(17岁)自杀后,父亲徐世海(郑州)在翻看儿子生前的“聊天记录”时,发现很多约死群,之后他便开始长期“卧底”约死群,坚持劝说陌生人放弃轻生。徐世海说:“自己经历过的痛,不想让别人再经历了,真受不了。”

要知道,即便徐世海在表达中并没有将“卧底”约死群救人的初衷“指向自己”,但是我们依然很清楚这也关乎“自救”。因为对于儿子的自杀来讲,放在任何父亲身上都是永生之疤。就此而言,大概只有通过“向外的救赎”(“卧底”约死群),才有可能完成“向内的救赎”(让痛走向疤)。在这个层面上,徐世海既是救赎者,也是被救赎者。

很多时候人们总以为“任何杀不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可事实上根本没有这么乐观,那些“杀不死你的”通常会使你更弱小,让你在余生里不断地进行反刍或努力去抹去阴影。所以对于徐世海“卧底”约死群而言,就算他再怎么被言说成“温暖的海叔”,也还是要直面他真实的悲凄,毕竟儿子走的时候才17岁。

不过有必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徐世海所提到的约死群中的人,还是我们寻常谈论的自杀者,人们都更倾向于将他(她)们“病理化”,并且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伴随着道德性的审视。如此之下,“抑郁症是矫情病”和“抑郁症不是矫情病”依然存在巨大的鸿沟。

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没有进行过专业学科的训练,绝大多数人对自杀者都是不理解的。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不理解,更容易造成彻底的绝望。所以对于约死群来讲,更像是寻找赴死的勇气。因为在极端消极的气氛里,确实会产生“无所畏惧的动力”。

因此徐世海之于约死群,主要的作用就是消解悲观的气氛。只是我们都知道,就算徐世海再怎么将“温暖的海叔”呈现到极致,他对于那些约死群中的人终归是陌生人。但是一个被徐世海劝向积极的女孩说:“如果下辈子有缘的话,我想再和海叔来一次相遇。”这虽然是个模糊性的表达,但却能看到谢意背后温暖,不得不说,有时候陌生人的温暖更容易抵达。

事实上,无论是抑郁症患者,还是情绪极端悲观者都会陷入对恐惧的好奇,对悲伤的思索,甚至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种带有哲学色彩的命题,也会被时刻直面,并且总是将自身的命运不由的置入。

这种情况下,如果亲密关系中都不能给予理解,那么很容易走向消极循环。设身处地的想,无论是被劝向积极的人,还是没有被劝向积极的人,其实对生命还是抱有希望的,只不过他(她)们已经失去自我构建希望的动力,而是需要他(她)者帮助构建希望,所以当他(她)者不能站出来帮助时,就容易走向极致的路途。

基于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我的局限性”,不能总以为“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终极悲观主义者叔本华,实际上用自身经历阐明了不快乐是怎样产生的,是因为他始终无法达成自己设立的那个“反目标”的目标。

另外“近处的理解”总是艰难的,“远处的关怀”总是容易的。我们可以想象,徐世海没有温暖到儿子,却可以温暖到陌生人。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不排除徐世海是在儿子自杀后才走向“温暖的海叔”,但是对于被他劝向积极的人来讲,为何宁愿接受他的温暖,却不愿意向家人敞开心扉呢?这也确实值得深思。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亲密关系之间的理解力归咎于社会文化的塑造。可事实上,就算是在崇尚表达爱的社会中,依然存在亲密关系上的理解之难。因为对于普遍的亲密关系建立,看似是无条件的,其实却充满道德压迫力。

在这个事情上,很多时候又并不是单变量可以改变的,以至于很多亲密关系上的理解之难就会走向恨意。虽然我们都知道,恨意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但是面对恨意好像当事人和旁观者都无能为力。

不得不说,比起徐世海变身“温暖的海叔”“卧底”约死群,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在约死群中挣扎的人的家人能尽早察觉亲人的异常,并且能以理解的姿势去接受亲人的所有。阿内丝·尼恩认为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等)是“爱的最大杀手”,反过来讲爱何尝不是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等)的最大杀手。

爱是向外的作用力,是我们挣脱恐惧的通道。虽然常有人误解,但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等)不等于自私,简而言之,如果你的身体正在被灼烧,你自然会满心都是疼痛感和对火的恐惧,所以不能说这样是自私的。

因此在看待抑郁症患者或情绪极端悲观者(有自杀倾向时),请不要急着用“如果你自杀了,你的家人怎么活”这样的话去劝说,因为他(她)们内心很痛苦,根本听不进去这些理性的劝说。而最好的方式是,用爱的目光看这个世界就够了,甚至无需是浪漫的爱情或家人的浓情。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