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解难题方面,毛泽东的确可以算得上是“天纵英才”,因为他的确是破解难题的绝顶高手!从1940年开始,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严密封锁下,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及陕甘宁边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到了1941年更是进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
日本侵略者及国民党顽固派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迫使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要么活活饿死,要么解散。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并没有没有饿死,也没有解散,而是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得到进一步壮大发展。
毛泽东在延安与群众亲切交谈
1、建设陕甘宁边区新政府,最大限度凝聚人心
早在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装模作样地提出一个抗战建国纲领,说是要以“三民主义暨总理遗教为一般抗战行动及建国的最高准绳”,结果空喊口号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政府依旧是旧政府。
倒是毛泽东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却认认真真地做了这件事情,甚至还远远超过了国民党提出的纲领的要求。毛泽东处理事情总是往前看很多步,他考虑到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其他根据地相比,处于比较和平的环境,可以比较从容推行各种政策,就开始着手建设陕甘宁边区新政府,做好了就可以在其他根据地大力推广。
1939年初,陕甘宁边区就通过人民普选产生了第一届参议会,参议会经过民主选举,选出了议长、副议长以及边区政府正副主席,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边区建设的方向是要成为“抗战的堡垒”以及“民主的模范”,在毛泽东具体指导下还制定出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开辟了根据地民主政治的新局面,实际上后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发端于此。
1940年开始,毛泽东更是有意把陕甘宁边区作为一个“试验区”,他花大力气指导边区政府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原则,结合边区实际的环境和条件,加以具体化,也就是在边区把他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的纲领具体落实到边区的实际建设中去。
其中,毛泽东最为了不起的贡献就是提出在政权建设方面必须贯彻“三三制”原则:某一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中,规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担任。并强调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甚至把持包办。这一政策最广泛地团结了一切抗日的人民和阶级,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人心,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选举边区政府委员时,总共选出18人,其中中共党员有7人,超出了“三三制”的规定,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员徐特立(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马上申请退出,按得票多少的次序,改由一名非党人士递补。
“三三制”是毛泽东的伟大发明
2、大力气发展边区经济,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
在毛泽东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新政府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时,日军对根据地实行了以“三光”为主要内容的残酷的扫荡,国民党停发了八路军军饷,还非常无耻地对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导致海外华侨、国内民主人士和抗日团体给边区的外援全部断绝。偏偏这时边区境内各个县都遭遇了旱灾、病灾、水灾、雹灾和风灾侵袭,边区陷入严重困难之中。
困难到了什么地步呢?毛泽东曾在文章中写道:最大的一次困难是在1940年和1941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子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对于这种局面的到来,毛泽东其实早就有预见,也早就有思想准备。1938年12月8日,在一次后方军事系统干部会上,毛泽东就说,要想到有一天没有钱、没有饭吃,那该怎么办?无非是三种结果:第一饿死,第二解散,第三不饿死也不解散,那就要生产。接着,毛泽东又提出,要通过生产运动来解决和改善边区军队和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响亮地向全党和人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1941年,毛泽东领导打退了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用了许多时间来研究和确定解决边区财政经济问题的方针和具体办法。财政经济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考虑最多的问题。
毛泽东赞成朱德等人提出的“积极发展的方针”,他提出要实行新的政策,立即投资生产事业,主要是投资盐的生产,因为边区北部盛产食盐,盐的收入是边区政府除公粮外最大的收入,盐的外销占边区对外出口的90%,而且还能解决边区经济出入口平衡的问题。毛泽东还提出,必须改变各种垄断的办法,不要妨碍私利,要实行贸易自由政策。
194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意了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根据革命与战争两个基本特点,边区应从发展经济与平衡出入口入手,以解决人民生活与政府财政两方面问题。规定,发展经济应以民营为主,公营为辅。在这次会上,毛泽东还特别强调,在革命与战争的环境下,部分强制性负担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徐特立在延安
3、实行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减轻百姓负担
1940年,边区的外援断绝后,边区政府已经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粮食,只能全部依靠征粮,到了1941年3月,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断粮了,不久,各地粮食供应普遍发生恐慌。政府先后买粮一次,借粮两次,才勉强熬下来。
为保证1942年的粮食供给以及归还1941年的借粮,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央与边区政府研究再三,决定征粮20万担,比1940年征粮9万担增加一倍多,是抗战以来边区征粮数字最高的一次。边区群众深感负担太重,引发了普遍的不满情绪。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此时正是大雨滂沱,会议室突然被雷电击中,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雷电击死。事后,有个农民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要把他当反革命分子给抓起来,被毛泽东制止了。敏锐的毛泽东从这个农民的话中读出了重要信号:征粮太多,老百姓负担太重,不高兴了。
毛泽东从此事中马上意识到是征粮太多给老百姓的负担太重了,他当即决定反省一下,重新研究相关政策。为了真正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毛泽东主要花大力气抓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号召积极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一件事情就是实行精兵简政。
朱德首先提出“屯田军垦”,毛泽东大力支持,于是,担负保卫党中央和保卫边区任务的第120师359旅,在旅长王震率领下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荒生产,几年后,南泥湾成为“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在军队的带领下,机关、学校也马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还积累了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上,党外人士、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等建议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的经济紊乱之现象,还提出了5项具体实施办法。毛泽东大家赞赏,认为这个办法很好,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对症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边区先后实行了三次精简,取得了很大成效。
延安大生产运动
贺龙曾在当时的西北局高干会上讲话时说,毛泽东真正实际解决了边区当前最重大的问题,他比我们负责领导财经工作的任何同志,更懂得边区情况。他不仅解决了边区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并且给各个抗日根据地和全国都提供了解决问题辉煌的模范的例子。
贺龙这段话,恰如其分地评价了毛泽东在领导边区建设、战胜严重经济困难中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毛泽东的确是天纵英才,的确是破解难题的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