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政策,助推民间资本让“养老”变“享老”;探索试点,从传统单一养老模式到新型多元化养老;关爱特殊老人,让我市老人安度晚年……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十三五”期间,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及我市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养老事业的投入,推动一大批养老项目建设,全力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大楼外观。
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是一所集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社会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婚姻登记处、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于2010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是我市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截至目前,中心共入住47人,其中社会入住老人42人,特困人员5人。
康复中心。
护理人员服侍老人饮食。
成立以来,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秉承“服务第一、养员至上”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在公办养老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升、物价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心自费托养服务收费标准一直偏低,而且每餐菜肴荤素搭配,保证老年人每日有牛奶、水果,做到营养均衡,有效防范因外带而引起食品中毒事件。中心还设置了活动室、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棋牌室、医务室、会议室、餐厅、电梯等。房内设有线电视、无障碍设施、呼叫器、独立卫浴设施、24小时热水,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2015年和2017年被自治区评为“二级养老机构”和“两星级敬老院”。
整洁的餐厅。
2018年10月,中心首次推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增加健康咨询、健康检查服务以及关怀服务等,将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中心举办“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活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9年,该中心与市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全面升级中心医养结合服务层次,改造充实了中心医疗室。医疗机构对入住老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制定个人健康规划,建立健康档案,通过膳食、用药、运动、健康教育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做到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每年由专业医师为老年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平时还对患慢性病的老人提供专科医生巡诊服务,并对中心突发疾病老人开辟24小时绿色通道。
中心组织开展健康体检。
2018年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荣获“心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内设沙盘,心理测评软件、心理减压舱、沙发、按摩椅、眼部按摩器等设施设备。为及时摸清老年人的心理底数,有效防止因心理问题而引发事件。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心理咨询室根据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否自愿入院等,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普遍测查,并为每名老年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随时掌握心理底数,做到“对症下药”。特别是在老年人新入住、节假日,家中有变故等特殊时期,及时开展心理测查,采用放松疗法、行为疗法等心理辅导方式,有效解决老年人因特殊情况出现引发适应障碍、过分关注个人身体健康出现的疑病症、睡眠障碍、情绪不良或多愁善感等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加强老年人心理调节,多次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心理情绪状况摸排、安抚和疏导等工作,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疫情期间紧张、焦虑的情绪,激发了其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老人们共同举办庆元旦活动。
志愿者端午节期间慰问老人。
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市各部门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也时常慰问老人,让老人们常常感受着温暖和关爱。
陈玉莲老人说道:“在这里吃得好、住得暖,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中心伙食越来越好,菜品越来越丰富,每天饭后水果,每日不重样的饭菜,自打来了这里足足长胖10几斤,这可真是来享福啦!”
护理人员说道:“工作中,我们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养老服务新路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开辟了一片‘心灵绿洲’。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干劲,把中心的养老服务工作做得更加周到、更加细致。”
市蒙中慰问表演。
来源:活力二连
责任编辑:齐春阳
来源:新浪内蒙古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