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足球员哭的照片】傅园慧被取消决赛资格,我可以接受

昨天热搜TOP,也是最近评论里吵架最厉害的是这几条新闻。

王简嘉禾1500米自由泳预赛里以15分45秒59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被取消决赛资格。理由是他们体能测试没过。

傅园慧在女子100米仰泳预赛中,她以59秒48的成绩排名第一,是预赛所有选手中唯一打开1分钟大关的,但也由于体能测试成绩,无缘决赛。

这是今年的一条新规,要求运动员须通过规定的体能测试,不合格者无全国决赛资格,还要扣津贴,限制参加东京奥运会。

你看运动员们的微博配图也能猜出运动员们内心的声音。

其实比赛过去都一个礼拜了,“恶补体能”的通知出台也有半年多了,都没让热搜这么爆。

我觉得大家突然关注这项《通知》,是因为另外一件事。

如果说傅园慧游泳预赛第一被取消决赛资格还只是一个让人尴尬的结果,那么这件事才第一次让整个事件像个闹剧。

在热搜的前一天,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中,11个运动员争夺8个决赛名额,结果只有5个人进决赛,6个人体能不合格。

也就意味着,只要进了决赛,躺着就能拿全国前五。

结果,第五名真就选用了一个难度系数2.0的超简单动作结束了决赛。

作为最基础的前手翻,公园里旋风老大爷努努力,也能挑战一下。

这也不能怪别人,规则里就能选这个动作。

她本来就是来感受一下比赛氛围的省队小选手,预赛成绩也不高,就没想过能赢,结果愣是被抬进决赛圈,前四名里有三个都有全国冠军的实力,那怎么办呢?

如果是我,我内心已经瑟瑟发抖:“我承受了这个年纪不应该看到的对手,我也很无奈啊,选个我有把握的动作吧,力求不失误,培养自信。”

这么一闹,大家就开始深挖这个“恶补体能”,结果越挖越有味道。

因为体能测试不过关取消比赛资格或者被处罚情况已经多次出现,世界冠军也不能例外。

包括之前火进我们健身圈的“龙吸水”张国伟,也曾被爆料可能受到此事影响,突然宣布退役。

“恶补体能”针对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游泳、体操、田径,连跳水、象棋这些不太需要体能的项目也须通过体能测试。

我们先不谈所有在操作层面上的矛盾,先讨论最根本的问题。

体能训练能否打好运动员基础,长期提高竞赛水平?

笼统地说,是有利的。哪怕是象棋选手,参加体能训练也有益处,不说远了

锻炼体能是不是能够磨练战斗意志?

锻炼体能是不是获得了健康,延长了职业生涯?

锻炼体能是不是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体态问题,更加适应长时间对弈?

牙疼会影响我开法拉利吗?

会的,没有牙痛的我在赛道上更有耐心,不要小看这些因素对我赛车的表现。

基础体能在其他对抗性更强的项目中发挥的作用更大。

对比中国劣势项目选手与外国优势项目的选手,这一点就能明显感觉出来,不少人体能和综合素质都是明显的短板。

比如北美篮球运动员的肌肉量相对更高,欧洲足球员身体基础素质整体更强。

身体素质和体能必然是运动能力的基础,即使两个人技巧水平相似,身体综合素质更好的运动员,未来的潜力也更大。

所以我可以接受“恶补体能”,因为初衷是好的。但接受不代表拥护,操作的细节实在是粗糙。

我觉得不能套用综合体能模式来规定专项训练。

你可能会说:就你矫情,别人乒乓球队怎么全都达标了?不要给淘汰运动员找借口。

我一直觉得,一视同仁不等于公平。

举个例子,铅球运动员就应该测试深蹲、测试旋转强度,这种与专项能力密切相关的测试不过关,就不应该参赛。

但是不一定非要让运动员测长跑,或者说长跑的权重应该降低。毕竟也要考虑到铅球运动本身的特殊性,运动员们体重都比较大,测长跑很吃亏,强行达标还可能带来没有必要的伤害。为了体能测试长期训练长跑甚至可能会降体重,影响成绩。

长跑可以慢慢加强,发挥它的本质作用,但是不能用这个弱相关的指标作为决定性的因素。宁愿扣点薪水、宁愿队内检讨、宁愿每天罚练,也不要拿比赛资格这种事情作为筹码,这就有点变相的威胁的味道了。

又比如你是游泳运动员,手长是你的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

但是如果要求你引体向上,你的大长手反而吃了大亏。

未来会不会出现,因为大长手在体能训练上成了缺点,所以不能参加正式比赛,不能发挥手长天赋呢?如果体能测试选拔出来的人与专项运动的需要正相反,那得埋没多少人才?

再假设我是个象棋选手,我可能脚有一点小残疾,但是我脑子贼好使,我本来是个普通的运动员。如果你有一天突然跟我说,想比赛就得去跑步,那我只会觉得你在针对我,没有一点同情心,甚至对我歧视的嫌疑。

如果以后真有日本棋手杉内雅男这种95岁的围棋九段高手要比赛,他还能测哪项体能呢?

我们又不是小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坐在地上哭喊着想要,理性分析问题,选择多方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才是成年人的做法。

根据查阅的资料,“恶补体能”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已经考虑到了项目和个体差异,但远远谈不上细致,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商议。

除了刚才说的适用性的问题,还要小心产生新的公平性风险。

体能测试到底测什么项目,有没有合理的选择机制?如何确保标准的制定真的有利于该项目运动打基础?

假设我儿子乒乓球竞技水平也就是个替补,按照实力只能在家看奥运会,但是有天我突然发现,儿子是队里少有几个会游泳的人,如果想办法让游泳距离作为体能测试项目,岂不是可以“合理”淘汰其他人,获得一张奥运体验卡。

这个剧情我可不敢往下编了,我的号还要呢。

技术好、体能一般的人,不可以参赛。

体能好、技术一般的人,却可以参赛。

这就公平吗?这算不算歧视技术、崇拜体能呢?

体能测试扮演的角色比较暧昧,让观众觉得意义不明。

如果体能测试是硬性的,推进体能建设势在必行,体能测试地位很重要,体能必须成为优秀运动员竞赛硬门槛,其实大家也不反对。

那么就应该优先进行测试,不通过连预赛也没资格参加,强迫大家明白体能的重要性,自己去努力达标。

如果体能测试是软性的,那么为什么又具备一票否决资格的超级权重呢?

这种暧昧也成为了大家不满的导火索。

毕竟训练体能不及格,队内惩罚运动员一场禁赛,观众可以理解。但是比赛的过程中取消资格,给谁都会觉得不合理。“没有预赛”大家反而体会到真诚的决心。

“预赛第一,但无权决赛”这种尴尬实在太难跟大众解释了,搞得观众捂起耳朵,不听你的美好初衷了。

比赛看重的是结果,如果成绩好就说明有实力。即使体能差,竞技潜力差,但就是有实力啊!别人体能好,潜力有100分,成绩不好有啥用?

你体能好,你还没赢我,这不是讽刺吗?

说好的体能好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呢?

管理型的人才提出体能的理念是好的,这是他们擅长的事情,但是具体操作的要求,还是留给更懂训练技术的人。

算盘能打出字来吗?不能。但是如果规定打不出来就不给吃饭,那么就一定能打出点什么来。听懂掌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