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运动

【实况2017球员性格】我们诊断了7位「社交牛X症」患者,摸透了发病的规律

封面图

这几天,社交牛 X 症这个词突然火遍了大街小巷。 相关词条冲上微博热搜第 6,抖音上,#社交牛 X 症 #话题已经有14.7亿次播放量,B站也被各类二创视频血洗。

点进相关二创,你可能会搜到很多视频,博主们在公共场合做一些引人注目的行为,教你如何在社交场合里自信起来:在蜜雪冰城店门口唱“你爱我我爱你”,混入海底捞员工队伍为陌生人开生日派对,在大街上随机挑选一个幸运路人为他唱一首情歌……

抖音@宇宙最强心理素质安峰

在过去的互联网世界,这个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社交能力很牛”的人。但二者也不能完全划等号,百度百科将其解释为“与自闭尴尬症相对,善于社交、八面玲珑的人”。

随着网络热词的二次传播,与最开始的“尴尬社交场合”相比,它在大家心中似乎拥有了更多正面的意义。看着他人自信地晒出自己的“社交高光时刻”,不知道有多少社恐开始真情实感地渴望自己也能掌握这项技能。

我们采访了一些年轻人身边的“社交牛皮症患者”。有人吐槽同事四处宣传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把“牛逼”当做口头禅;有人觉得对象是个自来熟话痨,能和司机师傅侃一路;还有人现身说法,剖析自己出了门就想和全世界说话的“症状”……在他们的讲述中,这种“不治之症”,反而有很大的良性副作用。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牛皮症的精髓:经常夸别人,却很少吹自己

@崔叔 95后 互联网运营

我有个同事是很典型的,跟他在一个办公室从来就没有冷场的时候。

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会带几个实习生,新入职的时候,互相都不熟悉,比较尴尬。有一次中午,大家都各自在工位上吃盒饭,大哥边吃边看足球比赛实况,我就看到他像军训点名报数一样,一个个地抛问题给正在吃饭的实习生。比如他会冷不丁冒出一句:“小A,你们大三课还多吗?都学什么啊?”一会又转向另一边:“小B,我看你昨天发的朋友圈,在哪打的篮球啊?”

他两边还都兼顾到了,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尴尬!

图源:IC PHOTO

不光是公司内,下班时间,他更是交际草。我们公司有一些运动社团,他一个人就混迹了很多群,今天去羽毛球,明天去踢足球……有时两边时间冲突了,隔壁部门的人还会来找他,劝他来这边社团,不要三心二意。

这些定期的体育活动,时常是我们部门大boss、隔壁部门大boss齐聚一堂,他总能完美融入。如果你问他某某打球水平如何,他都会真诚地夸别人:“xx打得是真好,我也就是年轻、体力好,才能和他打个五五开吧。”

社恐都会很害怕一个场景:出门旅游或从老家带了特产回来,想分给公司的同事们。如果是我,估计只会把盒子放在茶水间或工位中央,默默等着大家自己来拿。但是牛皮症不会的。上次,他带了一盒特产回来,挨桌分,还会很浮夸地把水果端到每个同事面前,绅士地说一句:“This is for you!”

有一回,他穿了一件皮夹克上班,被同事小姐姐嘲讽说像《重案六组》里的年轻警察,他也不觉得尴尬,反而很潇洒地说:“我是一个比较old school的人啦~”还摆了个pose。

我时常怀疑他应该是美有姬老师的高级大弟子,但并不是,他完全是自学成才的。不管是哪个部门,公司上下就没有他不熟的人。有时他会很关注地回微信,然后突然一句自言自语:“牛X!干就完了!”又兴冲冲地跑出去找人了。他很喜欢去和别人请教问题,毫不吝啬地夸人牛X,时不时出没在同事的朋友圈下发两句“牛!”别人听着可能很浮夸,但他是真心的。

另外,他还开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公号名称就是他的本名,经常会写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也会在评论区和朋友们互动。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公司对其他同事的打招呼方式都是:你好,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最近网上流行很多相关的短视频,看多了其实也有点审美疲劳。说得好听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但本质上还是一种博关注的过激行为。我觉得一个真正的社交牛皮症,内里一定始终保持谦逊。他会经常夸别人牛皮,但很少吹嘘自己,可能这才是社交牛皮症的精髓吧。

自来熟不算病,骚扰陌生人才是恶疾

@杰克琳 95后 在读生

如果社交牛皮症不是个贬义词,那我觉得我也有这个大病,出了门就想跟全世界说话。

有一回我去名创优品买东西,收银员姐姐在前台看监控,我就顺口问:“是不是抓小偷呢?”人家说不是,就是找个东西。我很自然地接话:“哎呀,不刺激。”

顺着这个话头,我又继续聊——以前在711见过别人抓小偷,那可厉害了。对方可能也觉得我这人有意思,聊嗨了,正好赶上结账,我就说:“你不考虑送我个袋子吗?”小姐姐笑笑说,下次一定,你是不是在这周围上班?我接话:“离得可远了,没有下次了,要送赶紧抓紧机会吧。”又给人家逗乐了,店员就说:“你要不考虑来我们店上班吧,终身送你免费袋子。”我又接:“我要是来上班,您这店都能让我顺走了。”

图源:IC PHOTO

我朋友都说我是天津人,自带相声天赋,跟人聊天都能把包袱接上。我有一回去买车轮饼,人家已经开始收摊了,我马上过去说:“您给我做一个吧,做一个不够我买俩也行啊!”正常人一般不都是感叹一下“好可惜啊”就离开了吗?我去说道了一番,人家真给我重新开炉了。

只要是我买过一次东西的店,我都能和店主谈笑风生。我觉得社交牛皮症可能也有遗传因素,我和我爸出去饭馆吃菜,比如去个粤菜馆,我爸见到服务员就会飚粤语:“来宾都?”询问人家是哪里人,如果对面能听懂,他就会扭头说:“不错,这家很正宗!”如果听不懂,他就会咧着嘴说:“啧啧,这家不行。”另外,他喊服务员们都要叫帅哥、靓女。

社交牛皮症为了培训自己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技能,可能多多少少都对方言和外语有种痴迷吧?我也很喜欢说英语、韩语、日语,小语种可能没那么精通,但如果遇到英文演讲、接待社团活动的留学生这些事,我都是第一个抢在头里的。

还有一次,我帮几个新认识的留学生同学去健身房办卡,前台大哥是东北的,我一开口就情不自禁跟着他的语调跑了。结果留学生们看着我和大哥相谈甚欢,最后大哥和我说:“大妹子你似东北滴吧!别逗了你这口音铁定东北滴!”其实,模仿对方的母语、方言是一种打破社交边界的好方法,用对方熟悉的领域来和他交流,他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我对外社交不会怯场,也很爱凑热闹。比如街上看到有人问路,很多人看到外地人问路会刻意避开,或者说嫌麻烦,但我是会主动凑过去帮忙的。路上要是看到有人很彷徨,我就有一种想问问怎么了的冲动,事实上我也经常那么做。

不过好在,我的热情也帮一些人生地不熟的人解决了很多麻烦,这会让我很有成就感。就像此时此刻,我也正在帮我同学约理发店的时间。一说牛皮症,我就突然开始反省自己:一般人介绍店不都是直接名片推过去吗?我怎么开成中介服务了!

其实大家最近把社交牛皮症当做一个梗,主要是想讽刺那些太夸张和哗众取宠的行为吧。我觉得我顶多算是社交牛皮,但还不算一种“症”。能让对方和自己快速熟络起来,这叫情商高、自来熟,但要是没有分寸地去骚扰陌生人,搞得对方很尴尬,那才真的是恶疾。

急,男朋友是个“不聊天会死”星人

@橙子 95后 公关

要说社交牛皮症,我第一个想吐槽我男朋友。他真的和什么人都能聊天,只要开启一个话题就刹不住车。

端午节假日时,我和他计划拼车回家,从北京到承德有3个小时车程,我本来想好好睡一觉就到了,没想到这3个小时,他整整和司机聊了一路不停。

刚上车,得知司机恰好是他的老乡,他们自然而然就熟络起来,简单寒暄之后,本以为话题到此终结。结果我一觉醒来,男友还在滔滔不绝,从北漂的苦谈到承德的历史发展和高铁由来。说着说着,司机又开始聊起孩子的工作、家里的考虑,我是不太习惯和别人说这么私密的家事的,不过男友却总能顺着对方说,“叔叔还是您有远见,在外打工辛苦,还是家里安稳”等等。

我也问过他,你不是也想做个北漂吗?怎么又顺着人家说家里安稳了?他告诉我:“聊天就是聊别人爱听的,较真啥?”

橙子在半路给男友发微信的吐槽

不聊天,路上也会消耗时间,不如多聊聊,大家都开心,不是很好吗?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他基本都是主动开启话题的那一个,当然要是对方实在没有聊天的意思,他也不会强求。可能从事营销的人都有点社交牛皮症吧,和人聊天不会怯场。这种聊天场合,他基本不会说自己的真实情况,只是一直顺着人家说。

话痨还是一回事,有时他在路上走着还会突然唱Rap给我听。要是路上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他就突然“诗兴大发、想吟诗一首”。有时路上走着走着,他就突然开始唱Rap,本身他是一个Rap音乐爱好者,兴致来了,自己也会看到什么就编什么词。

我觉得每一个话痨都是有点社交牛皮症的,要是换我,很容易就把天聊死了,但他总能勾起对方的分享欲望,这是一种很厉害的技能。

不需要理由,给她一个话筒就可以撬起世界

@草老师 95后

我非常羡慕社交牛皮症!因为我本身有点社恐,在跟同事沟通的时候非常恐惧,比如说要跨部门跟一个陌生人聊,我都会反复在聊天框里打下很多字,然后又反复删掉,不断斟酌到底该怎么沟通才不会冒犯到对方。

虽然朋友都觉得我很外向,但我觉得我要是和别人熟络起来,那一定得有一个话题、一个载体,能让我找到和别人的共同点。但我这位同事并不是,她是个性格奔放的女生,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载体,给她一个话筒可以撬起世界。

图源:IC PHOTO

我和她第一回认识是在她刚入职的第一天,她手上被塞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交接材料,看得很费劲。没想到,她就直接在工位上抬头冲我喊了一句:“王老师啊,这个东西它到底怎么搞啊!”之前还从来没人喊过我老师,这一下把办公室都给逗笑了,我们也快速熟了起来。

她这个人就像个活体弹幕,不管交给她什么事、有什么安排,她都能用妙语连珠的金句把这事情说得绘声绘色的。

最搞笑的是领导有一次拿了一箱猕猴桃,说是友方合作商送来的,她挨个发给我们,犒劳一下大家。一会就听到安静的办公室里突然响起“邦邦邦”几声响,跟榔头一样。一看,她在桌上敲那个猕猴桃,因为还没熟,特别硬。当时全办公室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她就笑笑说:“这玩意儿也太硬了,我还以为是什么生化武器呢!”

午夜梦回,我还能回忆起那几声“邦邦邦”,以及领导那张黑脸。

这些社交牛皮症患者,也喜获提名

@文子

总有人提名我牛逼症,但我真不是,我只是自来熟,本质是个社恐。倾听、夸赞、附和,得到要的东西,然后结束恢复社恐本尊。和陌生人说话真的只是被迫的。

@木木

我有个同事是男生,东北的!在海底捞我们一起给同事过生日,他超大声把服务员的灯牌抢了过来,唱“对所有的烦恼说拜拜~”,当时的我真想找个桌子钻进去。

还有一次,我穿了个小可爱的裙子,他在办公室看到我,用超正、超做作的翻译腔说:“哦,这是哪个庄园跑出来的女仆?”然后搞得全办公室包括院长都在看我,社死的是我,不是他。他是学播音主持的,开朗得让我害怕。但是因为人长得帅,奇葩行为我就忍了。

图源:IC PHOTO

@丽人夏

我提名一个牛皮坏了的患者。我之前加过一个读者群,群里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有一回大家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一本书的写作手法,突然新加进来一个人,直接开启了自我介绍,说了自己的毕业院校、目前在哪里就职,然后“啪”往群里发了两个word——这是我年轻时不成熟的作品,“发给大家一笑”。

我点进去看了,感觉像是60岁的老年人会写的那种旧事回忆录,写自己的梦想、前途……最后他撂下一句:“欢迎大家约饭和我交流,看到xx的文章,情不自禁,打扰大家了。”群里有位耿直的群友回了一句:确实打扰了,你来之前我们讨论别的说的好好的。他又回了一句:“大家继续,我去上班了。”人就风一样地不见了。emmmm我觉得在几百个人的大群里这样发挥,心理素质得有多强大啊。

社交能力这一话题在互联网世界的热度其实一直高居不下。

“社恐患者的痛谁懂”“社死如何自救”“怎样社会性复活”,无论多小一件事,一旦涉及到人际关系,就会变成举重若轻的大事。就像打工人们吐槽,上班一天,最累的不是做本职工作,而是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社恐们来说,和人打交道,远比打点好自己的工作更艰难。

然而,社交又是无法回避的。在巨大的交际压力和情感劳动下,年轻人越来越不堪重负,看到那些善于社交、炒热气氛、缓解尴尬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如果可以,我也想有那个大病。”

然而,在社交场合八面玲珑、行为上不拘小节的人,还只是“虚假的牛逼症”,表面社交能力强悍的人,也可能只是在心里强迫自己去完成这些。就连情商高、总能在各种综艺场合炒热气氛、一句话化解尴尬的郭德纲,也曾在采访中坦白:“我其实属于内向型的性格,不擅长交朋友。”

有人在外面,私下里可能也是个社恐、喜静的人,他们只是具有更强大的社交能力,能够根据他人对社交的适应性,摸清关系的边界。真正的社交牛皮症反而非常稀缺,它不止体现在行为,更是内心世界对于陌生人交际的不抗拒。

如果你身边有,恭喜你,捡到宝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四文鱼、薇薇子,36氪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实况2017球员性格,实况2017经典球员,实况2017传奇球员,实况2017隐藏的经典球员”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