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其事迹鼓舞了几代中国人。
在邱少云的老家重庆铜梁,建有一座邱少云纪念馆,展出有烈士衣物、英雄事迹等各种素材。但在2017年之前,纪念馆内却没有一张邱少云的照片。在战争年代,士兵入伍不像现在,都有包括照片在内的完整档案。邱少云牺牲后,也没有留下照片。所以很多年来,邱少云纪念馆只能陈列着一些画像,供人们缅怀。
邱少云的这些画像,都是根据其兄弟的相貌绘制的,和他本人的相貌多多少少还是有区别的。
对于不少参观者而言,不能瞻仰到英雄的真容,实在是太遗憾了。
没想到的是,在邱少云牺牲六十多年后,他的一张免冠照却在贵州出现了。
图|邱少云赠与陈大权老人的证件照(正面)
2016年,贵州遵义市桐梓县木瓜派出所所长,在陪同当地交管局局长到乡下走访时,到了一位叫陈大权的退伍老兵家中慰问。
期间,公安局的同志偶然得知陈大权老人保留着一张邱少云烈士的照片,不禁问道:“您和邱少云什么关系?”
而后,在和陈大权老人交谈中,才揭开了这段尘封六十多年的往事。
图|桐梓县公安局木瓜派出所民警和木瓜镇新坝村干部看望慰问陈大权老人,并聆听他讲述革命英雄事迹
经历相似的志愿军战士
陈大权本来是一个贫苦的放羊娃,最先是被抓壮丁当了兵,后来才随部队起义加入了解放军。
不得不说,陈大权的早年经历和邱少云颇为相似。
邱少云出生在重庆铜梁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父亲是个农民,后来为了给地主交租,又跑去当了船工。
然而黑心船老板想赖钱,将邱少云的父亲推到河里淹死,此时邱少云才9岁。
几年后,邱母因为贫病交加,离开了人世。失去双亲的邱少云为了照顾弟弟,到处打工,受尽欺凌,其中辛酸难以言说。
当邱少云终于长大成人,却在21岁被抓了壮丁,直到1949年随部队起义,才加入了解放军。
图|中国志愿军战士赴朝参战
1952年初,陈大权和邱少云成为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两人被分到一个班。
两人都是都是一样的苦出身,被抓了壮丁,都是因为起义成为解放军,加上铜梁和桐梓口音和习俗比较接近,这让陈大权和邱少云有聊不完的话题,两人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一直是机枪手的陈大权被分配到了机枪连,邱少云被分配到了侦察连。
临分手时,两人互赠了照片。邱少云在自己照片的背面,亲笔写下:“赠给亲爱的陈大权同志为留念,战友邱少云。1952.2.19。”
图|邱少云赠与陈大权的证件照(背面)签字
文字繁简混杂,倒也符合初学文化的解放军战士的实际,而这段文字也许是邱少云烈士存世的唯一笔迹。
陈大权那时还不会写字,他赠给邱少云的照片只能请邱少云代为题字。
从他们互赠照片的日期看,那时离邱少云牺牲只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
分到机枪连后,陈大权也参加了邱少云牺牲的那次作战。
据陈大权回忆,他当时在武胜山上负责掩护,邱少云埋伏的地点就在山脚下。山上虽然看不到埋伏的志愿军战友,但能看到战友们埋伏区域燃起的火焰。
图|上甘岭战场一角(高亚雄摄)
那次战斗结束后,陈大权随即加入到“上甘岭战役”中。
在上甘岭,陈大权那组镇守的阵地,除了他和副班长,其他的战友都牺牲了,但两人仍然坚守在阵地上。陈大权用机枪扫射,副班长为他传递子弹,并向敌军投掷手榴弹。
陈大权的机枪射击技能十分出色,各种型号的机枪操作起来都得心应手。他曾用左眼瞄准,被上级指责不规范,但他打出来的准度又让上级无话可说。
在上甘岭就是凭借他机枪的威力,他和副班长两个人打退了敌军三十多次进攻。
图|志愿军战士手里拿着枪,时刻准备战斗
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他们搜集阵亡战友的干粮充饥,水喝完了就喝尿,一直撑到援军上来。
在上甘岭的这次战斗,陈大权所在的连队只剩下三十多人。他左膝和右臂在这场战争中被子弹击穿,留下了伴随终生的伤疤。
因作战英勇,该连队被授予集体一等功。
1956年,陈大权复员,本来他被分配到新疆工作,但他故土难离,便又回到了家乡参加建设,后又回家务农。
多年来,陈大权一直默默地过着平凡的生活,几乎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自己抗美援朝的经历。他把和邱少云烈士的友谊珍藏在心里,不愿“蹭热度”。
图|陈大权老人和他保存的立功证
要不是公安局走访到户的深入交谈,陈大权的事迹以及他和邱少云的友谊,还不会为人所知。
邱少云纪念馆得知陈大权的事迹后,随即派工作人员来到陈大权家中,进一步向他了解邱少云烈士的事迹,并请求让纪念馆收藏邱少云烈士的照片。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见到邱少云烈士的生前容貌,陈大权答应了邱少云纪念馆的请求,把珍藏六十多年的照片捐赠给了邱少云纪念馆。
邱少云纪念馆终于有了邱少云烈士的照片,这让无数敬仰邱少云烈士的人们感到由衷的欣喜。
然而,一些对邱少云烈士别有用心的质疑,却在亵渎着英雄的奉献。
图|邱少云纪念馆内部
烈火中不灭的光辉
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之所以引起一些质疑,是因为他的事迹超出了某些人的想象。
一个活生生的人被烈火焚烧致死,全程不吭一声,这确实超出了一般常理。通常人们端一杯温度略高的茶水,都会因为害怕被烫,本能地把手缩回去,不可能握住茶杯不放。
在他们看来,与烈火焚身的剧痛相比,滚烫的茶水不过是“毛毛雨”,在被烈火吞噬身体的时候,又怎么可能连起码的本能反应都没有呢?
邱少云的事迹,普通人难以想象很正常。而有些人,却在利用大家习以为常的认知,去诋毁那个时代迸发出来的超常精神力量,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图|关于邱少云的油画作品
但只要回顾一下邱少云的事迹,那些质疑的声音就再也不能找到共鸣。
现在的中国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欺负,国内也不存在蹂躏大众到无法无天的势力。国人对这样的现实习以为常,感觉本该如此。
但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民众经历了一百多年被外国势力霸凌、被国内豪强欺压的常态。一直到抗战胜利,国人才找回一点民族自尊。
新中国成立后,所有曾经欺压过我们的外国势力都被逐出中国,而那些国内势力也遭到了摧毁。在这样新旧交替的时代,中国人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能切身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捍卫胜利果实的决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图|上世纪50年代的军人合影
邱少云从军前,被恶势力夺去了双亲的性命;被抓壮丁后,到军队里又饱受欺凌。直到加入解放军,他的人生才找到了方向,这种方向感奠定了他英雄行为的基础。
要知道,邱少云为何具有超出常人想象的意志,就需要了解邱少云在牺牲前是什么样的状态。
1952年,朝鲜战争已经进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
面对志愿军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出神入化的战略战术,美军不再抱有占领全朝鲜的幻想,把目标定在了将停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北。
这样既能够占到实惠,能够在签订停战协议时,不落下风。
图|志愿军战士作战照片
在国力和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虽然不能全歼美军,但绝不容许美军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北,必须用战斗来让美国回到谈判桌,以三八线为界签订停战协议。
这样,志愿军和美军就在三八线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据陈大权老人回忆,当时邱少云所在的15军29师,接到的任务是拿下由敌军一个加强连防守的391高地。
攻占391高地,是为了穿过高地炸毁康平大桥,为上甘岭战役做准备。实际情况正如陈大权所说,邱少云牺牲的那次战斗,就发生在上甘岭战役的前两天。
图|上甘岭的前沿阵地上,战士们在作战的间隙中加修工事(黄守祥摄)
15军29师接到任务后,师长张显扬随即到战地进行考察。
经过观察后,张显扬发现391高地坚固的防御工事,对志愿军来说都不是最大的困难。问题在于,志愿军要拿下391高地,必须经过一个长达三公里的开阔区域。
在经过开阔区域时,如果被敌军发现,那对方只需要呼唤炮火覆盖和空中轰炸,就能让开阔地带中的志愿军遭受灭顶之灾。
陈大权还记得那片开阔地中有十多亩的芦苇丛,芦苇有一人多高,人潜伏芦苇丛中不会被发现。29师根据战地情况,制定了利用芦苇丛隐蔽接近敌军阵地的作战计划。
图|感受一下一人多高的芦苇丛
由于敌军的火力占有绝对优势,志愿军一般夺取敌方阵地,都会在晚上发起进攻,以避开敌军的空中轰炸。
可是在长达三公里的开阔地带,要悄无声息地匍匐接近敌军阵地前沿,就需要一晚上的时间。这样到了进攻地点,就需要一动不动隐蔽一整个白天,到第二天晚上再发起进攻。
这样的作战计划,对执行任务的志愿军战士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师部决定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87团,最终87团把潜伏进攻的任务交给了邱少云所在的九连。
邱少云是九连的爆破能手,对突破阵地起着关键作用,作战名单里自然少不了他。
图|1952年,在朝鲜战场中,一名战士正在向战友讲解手雷的使用方法
可是在战前的模拟训练中,邱少云却出状况了。
一向军事技术突出的邱少云,在训练时动作不断走形,战术不能按规定完成。
在实战中要是这样的状态,不仅要危害到他自己,还会危害到战友,甚至造成整个进攻的失败。
九连连长以为邱少云是临阵怯战才造成发挥失常,就把他划出了参战名单。
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都是奋勇争先,被当作怯战从作战名单中剔除,对任何一个志愿军战士来说都是莫大的耻辱。
图|志愿军向敌军发起进攻
然而一贯好胜的邱少云,被划出名单后只是沉默,并没有向他做任何辩解。
后来,连里的卫生员告诉连长,邱少云的腿上长了一个鹅蛋大的脓疮,挨着就钻心地疼。
卫生员本来要等脓疮完全长熟,再帮邱少云去除,可在模拟训练前,邱少云就让卫生员无论如何都要帮他除掉脓疮。
结果卫生员只好硬生生连着皮肉把脓疮挖下来,搞得邱少云腿上出了好多血,他全程没有哼一声。
原来邱少云动作走形不是因为怯战,而是因为求战心切,连长感到很欣慰。
图|志愿军战前在坑道里宣誓
但连长还是有些疑惑,邱少云既然求战心切,为什么失去参战机会又选择沉默以对,不肯说出实情。
于是连长让政工干事去找邱少云了解情况,邱少云告诉政工干事,训练时失误没什么好说,但到底是不是合格的志愿军,最终要到战场上见分晓。
连长知道了邱少云的真实想法,让邱少云重新进入了参战名单。
邱少云刚松了一口气,却发现他没有在潜伏的第一梯队名单中,只进入了后备队的名单。这让他难以接受,马上找到连长,要求进入第一梯队。
图|发起冲锋的志愿军战士们
第一梯队的任务最艰巨,风险最大,任何一点纰漏都会影响全局。因此这次作战的第一梯队,依旧按照我军的传统,挑选党员和团员来执行。
邱少云还不具备进入第一梯队的条件,连长也没有办法帮忙。如果没有得到师长张显扬特批,也许邱少云的名字就不会被全中国记住了。
战前,张显扬来到九连做最后的检查,却看到一个九连战士独自躲在一个角落抹眼泪。
张显扬是急性子,见到自己的兵在战前竟是这种状态,忍不住冒起火来,训斥这个战士是个软蛋。
谁知这个战士居然和师长顶起嘴来,说师长乱说话,自己根本不是软蛋。
这个战士就是邱少云,他是为进不了第一梯队在哭。
图|邱少云使用过的冲锋枪
“邱少云很倔呀,他说,谁是软蛋?我是伤心。连里不让我参加潜伏,他们不把我当个兵看。”张显扬一直都记得邱少云和他顶嘴的场面。
张显扬知道实情后,转而为自己手下有这样的兵感到自豪,他当即找来九连连长,命令九连破例让邱少云加入第一梯队,成全了邱少云的心愿。
邱少云的潜伏任务就是这样费尽周折争取到的,因此他在潜伏前就已经极大强化了潜伏责任意识和光荣感,这更让他有了经受烈火考验精神力量和心理准备。
在执行任务前,邱少云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申请书中他提到如果他牺牲,请求组织追认他为党员。
这种态度表明,他在执行任务前,就具备了一切情况下都不会影响任务执行的坚定决心。
图|我志愿军战士夜晚发动夜袭
1952年10月11日晚,攻占391高地的任务开始实施。任务的第一天晚上进展很顺利,五百余名志愿军战士悄无声息地潜伏到了敌军阵地前沿。
潜伏的志愿军呈散兵队形,间距拉得比较开,各自借着那十多亩芦苇丛和周围灌木及身披的伪装做掩护。这个散兵阵型并非各自为战,而是根据进攻的需要,隐蔽得层次分明。
邱少云作为开路爆破手,处在阵型的最前端,距离敌军的阵地不到六十米。
他身上带着一把大铁钳,准备在发起进攻时,用来剪开敌军前沿的铁丝网,为爆破小组炸毁敌军一线碉堡开辟通道。
图|一名勇敢的志愿军战士在用刺刀破坏敌方的铁丝网
在离邱少云几米远的左右侧后方和正后方,还隐蔽着三名战友,组成尖刀突击队。在发起进攻时,他们将会最先冲向敌军阵地。
虽然晚上敌军不断发射照明弹,天亮了飞机也在来回侦查。但从志愿军进入潜伏位置到上午十点,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直至十点时,两名敌军向开阔地走来,志愿军一直在严密监视敌军阵地的观察哨发现了这个情况。
为了阻止敌军进一步靠近志愿军潜伏点,炮兵开了一炮,准确炸死一个敌军,吓得另一个赶紧跑回阵地。
图|战死的美军士兵,尸体横七竖八倒在地上
两军阵前,偶尔炮击是正常情况,潜伏的志愿军并没有暴露。只是敌军也习惯性地发射了几颗烟雾弹。其中一颗烟雾弹,在离邱少云很近的地方爆炸。
“燃烧弹的油液特别臭,一炸开就四处飞溅。当时燃烧弹炸开后,立刻溅到了邱少云的腿上和身上。那火太大了,我看到邱少云的全身抽动了一下。”邱少云身边的战友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
当时志愿军对烟雾弹和燃烧弹的叫法不统一,如果是燃烧弹,燃烧面积应该会波及到邱少云身边的战友。
按照火势的程度,敌军发射的应该是烟雾弹,烟雾弹中的白磷沾到可燃物会缓慢燃烧,直到把可燃物烧尽。
图|战争中最恐怖的武器,白磷烟雾弹
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二三十分钟才熄灭,这期间邱少云没有做出丝毫的自救动作。
离他几米远就有一条小水沟,他完全有机会翻滚过去熄灭身上的火焰,而他的选择是至死不暴露目标。
战友们也明白,邱少云为什么不移动。大家都只能忍着悲伤,眼睁睁看着邱少云被烈火吞噬而不能救助。
有种看法是邱少云是先被浓烟窒息昏迷,才会烈火焚身也不移动。但事实上,烟雾弹一爆炸,油液就溅到邱少云身上燃烧起来,被烟熏昏要多长时间?毒气弹也不会这样快。
附近的战友还看到邱少云身上着火时扭头看了他一眼,那应该是告别的示意。
图|邱少云牺牲时胸前未烧尽的棉服残片
邱少云是不是清醒地挺住了烈火的煎熬,从他的遗体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总攻发起后,战士们很快完成了作战目标,于是撤离了391高地,当时邱少云的遗体还留在原地来不及带回。
团里知道邱少云烈士的英勇表现后,命一位侦查参谋带两名战士务必找回邱少云的遗体。
因为391高地在志愿军主动撤离后又被敌军占领,三名志愿军潜伏寻找了三个晚上,才在17日找到了邱少云的遗体。
图|邱少云在烈火中(油画)
陈大权记忆中的邱少云身材魁梧,比他要高一个头。而找到的邱少云遗体已经蜷缩成一块焦炭,唯一没被烈火烧到的是他深抠进泥土中的一双手。
这双手就是邱少云清醒坚持的明证,他要践行他争取任务的决心,他要践行他入党申请书上的诺言,就是这样的信念让他突破了正常的生理反应,留给了世人一个永不磨灭的壮举。
战胜本能反应的意志力受到质疑很正常,连写下长篇报道《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而让邱少云名垂青史的记者郑大藩,刚听到邱少云的事迹也不能相信。
等他深入细致地了解了情况后,才被邱少云的英雄行为折服,邱少云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力量不容质疑。
图|195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因为邱少云在那次任务中没有杀敌,团部最开始,给邱少云评的是三等功。
后来团部有领导认为,邱少云的英勇不仅保证了整个作战的胜利,还彰显出志愿军不可动摇的纪律性,应该给邱少云评特等功。
最终志愿军司令部赞同这种看法,授予邱少云特等功和“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图|85岁高龄的邱少华老人与武警官兵一起在哥哥邱少云纪念碑前献花
现在有人说,宣传邱少云这样的英雄不人道,不符合时代精神。
那什么是人道?
暴露了之后,让五百多志愿军被敌军的火海覆盖就是人道?
没有英勇如邱少云一样的志愿军,让敌军的飞机飞过鸭绿江轰炸,涂炭中国的百姓就是人道?
邱少云的精神就是让中国得以进入新时代的精神,说这种精神已经过时,才是在毁坏这个时代的根基。
图|陈大权老人拿起《革命军人证明书》
陈大权老人一直在怀念邱少云,他亲历过抗美援朝战争,更能理解邱少云精神的可贵。
志愿军用低劣的装备逼得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不得不认输投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可以说,我们的志愿军在战争史上创造了奇迹,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奇迹里面,就闪耀着邱少云烈士的光辉。
回顾历史,仇恨可以忘记,抗暴的勇气却不能忘记。
如果让亵渎烈士的风气盛行,这个民族就会失去凝聚力,没有了凝聚力的民族在什么时代都不会有精神,哪里还谈得上时代精神。
图|陈大权老人珍藏的战友及十大元帅照片
2018年,88岁的陈大权老人离开了人世。邱少云牺牲时年仅26岁,比邱少云小4岁的陈大权带着抗美援朝胜利的光荣记忆,走过了六十六年的岁月。
这六十六年中,中国取得了举世赞叹的发展,这繁荣的背后有无数像邱少云、陈大权这些前辈们的披荆斩棘、浴血沙场,正因为他们的奉献,才为我们奠定了如今这太平盛世。
这些昔日的战士们,或早已马革裹尸,或年事已高,但他们的精神却会一直流传下去!作为中国人世世代代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
向以邱少云烈士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