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熊猫直播的影评专区怎么没了】《我是大熊猫之熊猫大侠》:一场自欺欺人的表演 - 《我是大熊猫之熊猫大侠》影评

一句话,这部电影不具备动画电影应有的各种品质。

色彩杂乱,质感差。

单从海报上看,影片堆砌色彩的观感就可见一斑。主人公的屎黄色、女主人公的蓝色和反派的紫粉、红色,各种色系搭在一起,再加上竹林的绿,显得乱七八糟,毫无美感可言。熊猫身上是黑白相间,不是灰白相间,影片中熊猫的灰色好像掉了色一样。作为二维片,影片甚至连喜羊羊Flash级别的画面质感都没有达到。

剧情空洞、世界观毫无逻辑。这部影片即使放在5年以前那个完全低幼受众的观影环境中,其剧情的毫无逻辑可言,都无法让小朋友提起兴趣,更别提放在2015年这个《大圣归来》出现以后的暑假了。颇为神秘的熊猫八卦阵原来用“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就能破解,你以为观众来看电影是陪你在洗澡么,这种骗小孩的剧情其实真的骗不了小孩子,只是在骗自己。

“壁小花小姐”在讲解动画编剧的时候说过,动画中发生的故事要有逻辑支撑,而不是靠上帝之手在推动。本片就是典型的靠上帝之手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反面教材。人物看似齐全,但一个个犹如木桩;情感看似有起伏,但都流于表面;心理看似有弧线,但拐了死角,非常生硬。

就拿“翻翻”的死来说吧。这本来应当是个很感人的剧情,但现场效果却没有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感动。观众潜意识里会觉得,它不过是剧情推进的一枚棋子,虽然会惊讶一下,但马上就回归平静,“死就死了吧”。这就是上帝之手的后果,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为了推进剧情而从上帝视角(编剧视角)生生安排出这样一场死别。

编剧一定是这样想的。要让主人公哈比领悟武功,需要一个情感助力,比如他朋友的死亡。于是乎安排了“翻翻”的死。这样逆推出的上帝剧情,是很难打动人的。

“翻翻”为什么一定要死呢?它为什么会为了哈比献身呢?影片根本没有准备好这些情感铺垫,只是简单地告诉观众,它一直是信任哈比的,但信任就足以让其为之献身么?这中间没有逻辑。至少影片应该描述清楚以下几件事:翻翻必须是和哈比互动最多的,情感交流最丰富的;翻翻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有着一颗不亚于主人公的英雄心;翻翻了解只有自己献身才能激发哈比的全部潜力……只有在这些逻辑下,它的献身才不是上帝之手在推动,而是剧情发展到那里自然而然地高潮呈现;只有在这些逻辑下,它的献身才不会是轻于鸿毛的,而是重于泰山的——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取决于其引发观众的情感的多少。

就像影片一开始,哈比自欺欺人地演了一场装大侠的戏一样,这部影片本身就像是这样一场装装样子的表演。现在的市场已经不需要这样的表演了。希望影片也能像哈比一样最后找到真经,成为真正的功夫大侠。这时候,再指望上帝之手来安排,是不可能的,恐怕只能靠自己了。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