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讲了如何读书才更有效率,下面我们讲一讲如何做阅读笔记。
一、从阅读目录开始,把握书的整体层次
翻开一本书,需要最先阅读序言、目录、后记。
“序言”凝缩了一本书所有的要点,其中包括作者的自我介绍、关于此书的想法,以及撰写的原因等,还包括对书籍主要内容和各章的总结等。阅读“序言”,有助于把握一本书的概要。
“目录”部分解释了书的整体构成,这里写着书本的各级标题。看完目录,就能够大体掌握一本书的内容。
“后记”部分,通常会有作者对全书的总结、编撰此书之后的感想,以及对家人、编辑、协力出版此书的相关人员表示感谢。先行阅读这一部分,同样有助于把握书的概要。
二、边阅读边做笔记
如果只是单纯地阅读的话,我们可能会很快忘记书中的内容,不会获得太大的收获。所以边阅读边做笔记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加强记忆。
制作读书笔记,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在书上划线——在重要的地方划线,曲线、直线各凭所好
(2)标记号、注明文字——重要段落用中括号括起来,然后在附近空白做标记,对感兴趣、重要的单词添注释,这样的话,在翻阅此书时,就能一目了然知道重点在哪里。
(3)贴便签——重要之处,一般会用做标记、划线的方式,如果想要找到标记处所在页,只能按照顺序翻下去,如果贴上便签,就能立刻翻到标记页。在便签上写一些关键词,以便看到这个便签马上就知道此页讲了什么内容。
(4)书页折角——觉得是重点的地方就折起那页的书角,最重要的地方就折两次。
如果以上准备工作做得好的话,书上已经会有不少标记了,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些标记制作读书笔记了。
首先,在笔记上写基本信息:书名、作者、笔记制作日期、读书开始日、读书终止日。
接着说明一下如何整理书中的内容:
1、直接摘录一部分内容
对于已经做过标记的地方,你认为特别重要,或者作者在这里总结了自己想说的主题,这些部分可以直接摘录下来。
但是,请不要一下子几十行地全部摘录下来,至少控制在3~4行
2、做摘要,分项罗列
可能你认为有些内容并不如从标记处直接摘录的某部分重要,但还是很喜欢,就可以分项写下来。
做摘要必须在头脑中先行思考,它的优点在于能浓缩成短小精悍的精华。
3、写下来自己的感想
读完书并做好笔记后,应该会有不少想法涌上心头。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一定要记下来。
通过加入自己的想法,你的读书笔记将会变成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后可以随时回顾自己当时的想法。
三、制作读书思维导图
读书思维导图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倡的一种思考方法,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的记忆、整理、理解和构思的范围会不断扩大,从而帮助我们找出所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高效地实现目标。
作者认为,在使用思维导图这个方法的过程中,会有下面的好处:整理思路;大幅度提高构思水平;提高记忆力;容易产生新的创意;可以简短地总结大篇幅信息;图表等增加视觉效果,让人一目了然;可用于演讲、会议、项目管理等,应用范围广等。
制作思维导图之前,需要准备空白纸,刚开始练习时可以使用A4纸;彩色笔,思维导图最终是以彩色形式呈现的,因为色彩可以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
作者介绍了他自己平时使用的读书思维导图。
(1)在思维导图里面写上“书名”、“发售日”、“出版社”等信息,有时也会加上“副书名”、“腰封”。
(2)接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读书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将思维导图继续制作下去。
(3)根据“阅读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的具体内容,继续往下写出“答案”。碰到最关键的内容,需要认真总结。有可能是最关键的地方,也是文字最多的部分。归纳内容时,请不要写成“文章”,而是要用“关键词”来呈现。
(4)最后,用到剩下的空白区域。可以添上读完书的所感所悟等内容。
按照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大体是这样的:
前面介绍的主要是如何按照阅读目的制作读书思维导图。确定自己的读书目标,然后顺着这一目标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是一个高效的方法,但运用这种方法,无法避免书籍信息变少的事实。
对于想要尽可能多保留书籍信息的读者,作者又介绍了一种将书的全部内容整理成一幅思维导图的方法。
想要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就必须先要通读全书,然后在开始动手制作,虽然这样做会花费大量时间,但之后回顾的时候,却能更好地把握这本书的内容。
作者首先介绍的方法是按顺序总结一本书的章节、标题、小标题。这样做能大致了解书的结构,一看到思维导图就立刻能回想起书的内容。
另一种方法是按照顺序整理书中自己感觉重要的部分,选择这样的方法,看到思维导图就能立刻找到自己人物很重要的地方。
最后关于思维导图,我想说的是它确实是一个制作读书笔记很好的一个方法,如果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手绘思维导图,确实很好看,做好之后也会更令人印象深刻,
但不得不说的是手绘思维导图太费时间了,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有轻微的完美主义强迫症的人来说,什么地方用什么色彩的笔,什么时候该用粗线条、什么时候该用细线条等等,往往为了最后的完美效果,可能来回修改,难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所以我选择的方法的是使用软件来制作,比如幕布、比如Xmind。
相比之下幕布使用起来更顺手,它可以先列大纲,然后选择转换成思维导图,上图的思维导图都是我用幕布做出来的,很简单,大家都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