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特级教师贲友林《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视频,对“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感悟。课堂上,学习以可见的形式流淌在思考、交流、互动、评价等过程中,学生在可见的学习中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研究:让学习发生。课堂上,贲友林老师开门见山地出示了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一座水库某天从7点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小时观测一下水位下降情况。与7点比,9点,水位下降了12厘米;11点,水位下降了24厘米;13点,水位下降了36厘米;15点,水位下降了48厘米。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这个问题来源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题2。贲友林老师对题目的呈现形式进行了改编,用文字描述的方式代替了原题中的表格。这样一来,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个大题干的问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题意正确分析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正因为有了难度,学生的研究才有了更大的空间,他们能够充分运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经验开展探究活动,跳一跳摘到学习成果。
贲友林老师给学生设计了一张研究单,有四项内容——我是这样整理题中条件的;我是这样分析的;我是这样解答的;我是这样检验的。这四项内容就是解决问题的四个环节,是贲友林老师提供给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脚手架。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在研究单上记录,或列表,或画图,或摘录,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让同伴和教师清晰地看到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这正是一个将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
真互动:让学习可见。学习常常“在头脑中”,需要自我表达,需要互动交流,才能让学习可见。在贲友林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占据了很多份额。如何实现这样高频率、高密度的生生互动呢?正如贲友林老师所说,互动是需要教的。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流畅的对话交流,反映出教师长期指导的成果,非一日之功。
首先,学生善沟通。比如,一个学生汇报了两种整理条件的方法后,他会问同学:“还有补充吗?”再比如,一个学生说:“请问谁能看出我的表格中加了什么东西?”这些可爱的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真诚地聆听同伴的意见;不仅要呈现自己不同的想法给同学看,还要考考同伴的眼光。这就是沟通的技巧,交流的接力棒从一个学生传到了另一个学生,从一个学生传到更多的学生。
其次,学生善比较。同样是画表格,两张表格的记录项目、记录符号不同,学生能很快发现,还能比较出哪一种方法好,说出好的理由。同样是画图,画图的方法不同,但学生也能找到相同之处,与题目文字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说出不同画法的优势所在,比较出哪一种画法更清晰。比较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与另一种思维碰撞的过程,闪现的思维火花就是可见的学习。
最后,学生善调整。在交流中,一个学生说:“我对自己有一个补充。”他看见同学用负数来记录下降的水位,觉得更清晰,立马取长补短。还有一个学生“挂了黑板”,他不能准确地根据两个条件有序表达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贲友林老师耐心等待,其他学生积极帮助,他边说边调整,最终经过几次尝试,不仅说清了自己原来的思路,还学会了别人的思路。听懂老师、同伴的表达,对比自己的想法及时补充、修正,这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悟的过程。
精点拨:让学习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教师的点拨,要扣准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放大学生想法的亮点,要提炼学生交流的要点,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
贲友林老师在课堂上话虽少,但每一次点拨与引导都很精要。比如,一个学生在列表整理信息时,写下了“水位1”和“水位2”(见上表)。
这位学生呈现的作品,说明他的数学理解已经很深入。但是,其他学生是否都能理解呢?于是,贲友林老师抓住理解的难点进行追问——
师:水位1是什么意思?
生:前一次测量和后一次测量水位下降了多少。
师:例如,7点是0的话,到9点就下降了12厘米。到11点下降了12厘米,是什么意思?
生:与9点比,又下降了12厘米。
师:13点下面的12呢?
生:与11点比,水位下降了12厘米。
师:水位2是什么意思?
生:不同时间与7点比下降多少厘米。
师:看来说水位下降的时候,咱们要弄清楚标准是谁?与7点比,水位下降分别是……水位1上面都写了12,是什么意思?
生:每一次水位下降12厘米。
师:也就是与谁比?
生:与前一次的水位比,下降12厘米。
师:所以,水位下降是有标准的,选择不同的标准,表示的结果就不同。
经过贲友林老师这么一追问一提炼,就把学生朴素的想法进行了提升,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与方法去分析理解问题。
贲友林老师点拨与引导的精要,还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回顾与总结中。比如,贲友林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回顾整理条件问题的方法,相机板书“优化”二字,告诉学生整理时还应思考如何让分析更清晰、更简单、更有序。随后,请出一位学生展示“优化”整理的样例:“2小时——12厘米,几小时——120厘米”。这样,既自然地将教学从整理环节过渡到分析环节,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级,让学生看到了“优化”的力量。课的最后,总结分析问题的方法,贲友林老师引导学生的思维跳跃在“一样”与“不一样”之间,同中观异,异中求同,最终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让学生感悟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
可见的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贲友林老师“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主动研究问题,交流想法,积极自我调节,从而获得思维的发展、理性精神的成长。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5版
作者:杨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