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大师,俗家姓王,名叫冲元,生于唐朝末年,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士。
到了五代时期,浙江属于钱氏建立的吴越国,延寿大师在吴越国,担任掌管后勤供应的官吏,这可是一个肥差,有很多好处可捞。
延寿大师秉性争正直淳厚,为官清廉如水,虽然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七八年,但是他一文钱都没有贪污过。
他和爱喝酒吃肉,寻欢作乐的同僚不同,每天除了处理工作,就是在自己到房间朗诵《法华经》,时间一长,他能够将一整部《法华经》熟记于心。
经文越读越熟,他对世俗也越来越厌倦,于是辞去官职,安顿好妻子儿女,来到翠岩寺,立誓出家,削发为僧。
出家之后,他为了练习禅定,在天柱峰居住了三个月。有时候他会入定八九天,当他出定之时,发现有一只小鸟,在自己双腿上面衣服的褶皱处,筑了一个鸟巢。
原来,鸟儿把入定不动的延寿大师,当成了木雕泥塑的假人,所以才敢如此大胆地飞来筑巢。
当时的高僧德韶禅师,见延寿大师修行如此勤苦,便收延寿大师为徒,给了他很多指点教诲,使得延寿大师获益良多。
几年之后,延寿大师青出于蓝,为了使自身佛法造诣更上层楼,他来到雪窦山隐居,每日坐在一条瀑布前面,随着水声雾气,默默诵经参禅。
第二年,吴越国王请他到永明寺做了主持方丈,有了朝廷支持,延寿大师得以广招弟子,安心弘扬佛法。
此时的延寿大师弟子众多,名气极大,但是自奉极薄,一年四季只穿布衣布鞋,吃饭时只有一盘野蔬,一碗糙米饭。
吴越国王钱氏,对延寿大师非常敬重,加封为国师,赐号“智觉”,经常请延寿大师入宫举行“方等忏,赎物放生”的仪式善举。
延寿大师生性慈悲,待人和蔼,但是对于有悖佛理,有害苍生的要求,即使对方是王子皇孙,皇亲国戚,他也会断然拒绝,绝对不会假以辞色。
延寿大师自己计算过,他这一生,共计朗诵《法华经》一万三千多部(遍),这是他立足的根本。
他将自己到读经的体会心得,写成了《万善同归》《宗镜录》等著作,成为有益后世的重要佛学典籍。
据说,当时的高丽国王,看到了延寿大师写的《宗镜录》,大为赞叹,派遣使者送给延寿大师:“金线织成袈裟、紫水精数珠、金澡罐”等宝物。
除了读经著书之外,延寿大师还精通诗词之道,是一位诗词高手。此外,他还经常勉励人们“营造塔像”,行善积福。
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延寿大师在永明寺圆寂,春秋七十二岁,僧腊三十七年。弟子们将其遗体安葬在大慈山,树碑建亭,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