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Linux下的文本编辑器有很多种,vi 是最常用的,也是各版本Linux的标配。注意,vi 仅仅是一个文本编辑器,可以给字符着色,可以自动补全,但是不像 Windows 下的 word 有排版功能。
vi 是十年磨一剑的产品,虽然命令繁多,并且大多数功能都是依靠键盘输入来完成,但是一旦你熟悉后,会发现 vi 的功能和效率是其他图形界面编辑器无法比拟的。
vi和vim命令视频教程:
在Linux中,vi 被认为是事实上的标准编辑器,因为:
- 所有版本的 Linux 都带有 vi 编辑器;
- 占用资源少;
- 与 ed、ex 等其他编辑器相比,vi 对用户更加友好。
另外,vim是vi的改进版。Vim 是 Vi improved 的缩写,是 vi 的改进版。推荐使用vim
2. 进入 vi 编辑器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入 vi 编辑器:
命令描述vi filename如果filename存在,则打开;否则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再打开。vi -R filename以只读模式(只能查看不能编辑)打开现有文件。view filename以只读模式打开现有文件。
例如,使用 vi 编辑器创建一个新文件并打开:
[root@zcwyou zcwyou]# vi zcwyou.txt3. 工作模式
进一步了解 vi 之前先来了解一下 vi 的工作模式,vi 有三种工作模式:
1) 普通模式
由Shell进入vi编辑器时,首先进入普通模式。在普通模式下,从键盘输入任何字符都被当作命令来解释。普通模式下没有任何提示符,输入命令后立即执行,不需要回车,而且输入的字符不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普通模式下可以执行命令、保存文件、移动光标、粘贴复制等。
2) 编辑模式
编辑模式主要用于文本的编辑。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作为文件的内容保存起来,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3) 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下,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一些高级处理。尽管普通模式下的命令可以完成很多功能,但要执行一些如字符串查找、替换、显示行号等操作还是必须要进入命令模式。
注意:有些教程中称有两种工作模式,是把命令模式合并到普通模式。
工作模式切换:
– 在普通模式下输入 i(插入)、c(修改)、o(另起一行) 命令时进入编辑模式;按 esc 键退回到普通模式。
– 在普通模式下输入冒号(:)可以进入命令模式。输入完命令按回车,命令执行完后会自动退回普通模式。
提示:如果不确定当前处于哪种模式,按两次 Esc 键将回到普通模式。
4. 退出 vi 编辑器
一般在命令模式下退出 vi 编辑器。
退出命令说明q如果文件未被修改,会直接退回到Shell;否则提示保存文件。q!强行退出,不保存修改内容。wqw 命令保存文件,q 命令退出 vi,合起来就是保存并退出。ZZ保存并退出,相当于 wq,但是更加方便。
退出之前,你也可以在 w 命令后面指定一个文件名,将文件另存为新文件,例如:
w zcwyou2将当前文件另存为zcwyou2
注意:vi 编辑文件时,用户的操作都是基于缓冲区中的副本进行的。如果退出时没有保存到磁盘,则缓冲区中的内容就会被丢失。
5. 移动光标
为了不影响文件内容,必须在普通模式(按两次 Esc 键)下移动光标。使用下表中的命令每次可以移动一个字符:
命令描述k向上移动光标(移动一行)j向下移动光标(移动一行)h向左移动光标(移动一个字符)l向右移动光标(移动一个字符)
两点提醒:
- vi 是区分大小写的,输入命令时注意不要锁定大写。
- 可以在命令前边添加一个数字作为前缀,例如,2j 将光标向下移动两行。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命令来移动光标,不过记住,一定要在普通模式(按两次 Esc 键)下。
命令说明0 或 |将光标定位在一行的开头。$将光标定位在一行的末尾。w定位到下一个单词。b定位到上一个单词。(定位到一句话的开头,句子是以 ! . ? 三种符号来界定的。)定位到一句话的结尾。{移动到段落开头。&&&&&&}移动到段落结束。&&&&&&&&&[[回到段落的开头处。&&&&&&&&&&]]向前移到下一个段落的开头处。&&&&&&&&&&n|移动到第 n 列(当前行)。1G移动到文件第一行。G移动到文件最后一行。nG移动到文件第 n 行。:n移动到文件第 n 行。H移动到屏幕顶部。nH移动到距离屏幕顶部第 n 行的位置。M移动到屏幕中间。L移动到屏幕底部。nL移动到距离屏幕底部第 n 行的位置。x 是一个数字,表示移动到行号为 x 的行。
6. 控制命令
有一些控制命令可以与 Ctrl 键组合使用,如下:
命令描述CTRL+d向前滚动半屏CTRL+f向前滚动全屏CTRL+u向后滚动半屏CTRL+b向后滚动整屏CTRL+e向上滚动一行CTRL+y向下滚动一行CTRL+I刷新屏幕
7. 编辑文件
切换到编辑模式下才能编辑文件。有很多命令可以从普通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如下所示:
命令描述i在当前光标位置之前插入文本I在当前行的开头插入文本a在当前光标位置之后插入文本A在当前行的末尾插入文本o在当前位置下面创建一行O在当前位置上面创建一行
8. 删除字符
下面的命令,可以删除文件中的字符或行:
命令说明x删除当前光标下的字符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dw删除从当前光标到单词结尾的字符d^删除从当前光标到行首的字符d$删除从当前光标到行尾的字符D删除从当前光标到行尾的字符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的行
可以在命令前面添加一个数字前缀,表示重复操作的次数,例如,2x 表示连续两次删除光标下的字符,2dd 表示连续两次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建议各位读者多加练习上面的命令,再进一步深入学习。
9. 修改文本
如果你希望对字符、单词或行进行修改,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命令描述cc删除当前行,并进入编辑模式。cw删除当前字(单词),并进入编辑模式。r替换当前光标下的字符。R从当前光标开始替换字符,按 Esc 键退出。s用输入的字符替换当前字符,并进入编辑模式。S用输入的文本替换当前行,并进入编辑模式。
10. 粘贴复制
vi 中的复制粘贴命令:
命令描述yy复制当前行nyy复制n行yw复制一个字(单词)nyw复制n行p将复制的文本粘贴到光标后面P将复制的文本粘贴到光标前面
11. 高级命令
下面的一些命令虽然看起来有些古怪,但是会让你的工作更有效率,如果你是 vi 重度用户,就了解一下吧。
命令说明J将当前行和下一行连接为一行<<将当前行左移一个单位(一个缩进宽度)>>将当前行右移一个单位(一个缩进宽度)~改变当前字符的大小写^GCtrl+G组合键可以显示当前文件名和状态U撤销对当前行所做的修改u撤销上次操作,再次按 ‘u’ 恢复该次操作:f以百分号(%)的形式显示当前光标在文件中的位置、文件名和文件的总行数:f filename将文件重命名为 filename:w filename保存修改到 filename:e filename打开另一个文件名为 filename 的文件:cd dirname改变当前工作目录到 dirname:e #在两个打开的文件之间进行切换:n如果用 vi 打开了多个文件,可以使用 :n 切换到下一个文件:p如果用 vi 打开了多个文件,可以使用 :n 切换到上一个文件:N如果用 vi 打开了多个文件,可以使用 :n 切换到上一个文件:r file读取文件并在当前行的后边插入:nr file读取文件并在第 n 行后边插入
12. 文本查找
如果希望进行全文件搜索,可以在普通模式(按两次 Esc 键)下输入 / 命令,这时状态栏(最后一行)出现”/”并提示输入要查找的字符串,回车即可。
/ 命令是向下查找,如果希望向上查找,可以使用 ? 命令。
这时,输入 n 命令可以按相同的方向继续查找,输入 N 命令可以按相反的方向继续查找。
搜索的字符串中可以包含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字符,如果希望搜索这些字符本身,需要在前面加反斜杠()。
字符说明^匹配一行的开头.匹配一个字符*匹配0个或多个字符$匹配一行的结尾[ ]匹配一组字符
如果希望搜索某行中的单个字符,可以使用 f 或 F 命令,f 向上搜索,F 向下搜索,并且会把光标定位到匹配的字符。
也可以使用 t 或 T 命令:t 命令向上搜索,并把光标定位到匹配字符的前面;T 命令向下搜索,并把光标定位到匹配字符的后面。
13. set 命令
set 命令可以对 vi 编辑器进行一些设置。使用 set 命令需要进入命令模式。
命令说明:set ic搜索时忽略大小写。:set ai设置自动缩进(自动对齐)。:set noai取消自动缩进(自动对齐)。:set nu显示行号。:set sw设置缩进的空格数,例如,将缩进空格数设置为4::set sw=4。:set ws循环搜索:如果直到文件末尾也没有查找到指定字符,那么会回到开头继续查找。:set wm设置自动换行,例如,设置距离边际2个字符时换行::set wm=2 。:set ro将文件类型改为只读。:set term输出终端类型。:set bf忽略输入的控制字符,如 BEL(响铃)、BS(退格)、CR(回车)等。
14. 运行命令
切换到命令模式,再输入 ! 命令即可运行 Linux 命令。
例如,保存文件前,如果希望查看该文件是否存在,那么输入
:! ls
即可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按任意键回到 vi 编辑器。
15. 文本替换
切换到命令模式,再输入%s命令即可对文本进行替换。语法为:
:%s/search/replace/g
search 为检索的文本,replace 为要替换的文本,g 表示全局替换。
16. 几点提示
vi 编辑器的使用讲解完毕,但是请记住下面几点:
– 输入冒号(:)进入命令模式,按两次 Esc 键进入普通模式。
– 命令大小写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 必须在编辑模式下才能输入内容。
点击了解更多,快速查看更多的技术文章列表。 同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