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AI(人工智能),这些年已经从高冷黑科技逐渐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工具,就连听歌娱乐也与其息息相关。在最新版本的酷狗音乐App中,“智能歌单”开始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精准的“淘歌”服务,这不仅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同时也能够让更多全新原创的佳作在海量曲库中找到听众,从传统的“人找歌”升级为“歌找人”。
此外,酷狗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开拓新玩法,让音乐在听觉艺术的基础上增加“视觉性”,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借助音乐传播当中的“场外因素”,也就是音乐演唱者、音乐使用场景、音乐故事等信息的影响,让音乐除了可听外还可看可玩。
大数据与AI推动数字音乐传播
在酷狗音乐App“我的收藏”的栏目里即可看到智能歌单入口,它基于用户的收藏和听歌喜好,AI智能推荐用户可能会喜欢的歌曲,自动生成歌单,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推荐更新。
实际上,在数字音乐得到广大用户认可的时代,人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听歌,这也为大数据的建立与收集提供了基础,在与AI技术结合后产生的智能歌单产品,有效节省用户的时间,大大提高发现好音乐的效率,而酷狗在大数据、AI等技术层面的研究努力更是得到了国际认可。
在去年的10月的第十八届亚太信息通讯科技大奖赛(APICTA)上,酷狗音乐荣获APICTA大奖——“Big Data Analytics Technology of the Year (年度大数据分析技术奖)。APICTA大赛是亚太区最具影响力的信息通讯产业科技竞赛,被誉为亚太信息通讯领域的“奥斯卡奖”。大赛共有274个提名项目,共评选出24个大奖,77个优秀奖,其中中国获得了7项大奖、6项优秀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选手在亚太信息通讯科技大奖赛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酷狗在数据化运营管理上的突出成绩,进一步彰显数字音乐在传播上的优势,通过分析用户的听歌口味,更加智能地将好作品推荐给适宜人群,完善垂直细分市场的形成。
大数据、AI与音乐的结合也不仅仅是智能歌单,此前,酷狗音乐App上的“猜你喜欢”功能,已经推出了一些借助AI技术推歌的个性化工具,例如“30秒高潮挑歌”,即用户通过收听30秒歌曲高潮片段,筛选符合口味的音乐,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听得越多AI猜得越准。
新人新作品获得更多曝光量
酷狗音乐通过技术运用,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承载数字介质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让海量歌曲能够高效便捷传递到用户耳朵里的“一站式”平台。因此智能歌单等推歌形式的出现,实现的是一种双赢,不仅免除用户在寻找音乐时的选择困难,也让许多小众的,尤其是新人新作品得以增加曝光量。
如今酷狗音乐已经拥有超过3000万的正版数字音乐曲库,用户主动搜索想听的歌曲自然不用担心遇上“歌名变灰”的尴尬。然而一些原创新作,一些独立音乐人的作品,从海量曲库中脱颖而出,精准传播给适合的用户,就需要AI技术的助力,因此酷狗智能推歌的一系列产品力求不让好歌埋没。
同时,酷狗还利用AI技术在旗下直播平台推出了“好歌声”产品,为具有优质唱功的主播吸引粉丝。该产品还通过萌脸技术为主播打上“面具”,让用户最先感受到的是主播的声音,而并非颜值。用户觉得好听即可按下转身按钮,一睹主播真容并可进入直播间互动。
酷狗这一做法在好玩的同时也贯彻了“不唯颜值流量论”“靠才华圈粉”的宗旨,让更多有潜力的音乐新人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进入大众视野。
音乐不是纯粹的听觉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实际上并非是纯粹的听觉艺术,它也可以与视觉艺术产生关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欣赏,这种审美的多样性让音乐可听、可看、可玩。
因此,互联网时代的音乐传播,不仅仅是音符的传播、作品本身的传播,与之相关联或者延展的诸多“场外因素”也决定着一首歌曲究竟能否“声入人心”,这也就是有学者提出过的音乐传播当中的“联构信息”。通俗来讲,一首歌曲由谁演唱、在哪演唱、听众是否能够互动,都将成为一首歌曲的记忆点,决定它传唱度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是否朗朗上口。正如同《体面》《说散就散》这些爆红的歌曲,除了旋律内容本身的优势,与之相关的电影情节等视觉画面也以“场外因素”助推了作品的传播。
因此,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呼吁原创音乐,然而原创音乐始终需要扶持,其原因也不单单是创作力匮乏,而是好作品缺少有效的传播方式,使得“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酷狗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平台,为音乐作品增加画面感。例如主播在直播间演唱的歌曲会令人更加记忆深刻,在酷狗短酷平台上通过拍摄短视频演绎自己对一首歌曲的理解,通过K歌等活动拉动网友一起唱歌,这些方式不仅让一首歌曲除了能高效传递到用户的耳朵里,也能传递到用户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