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国史#
长篇连载:前三国时期之《乱世群雄》(十二)——孙坚残杀盟友·盟主暗算盟员
原创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孙坚并非孙武之后,那么,他到底出身在什么家庭里呢?
孙坚出身于一个种瓜的农户家庭,父亲孙钟是个瓜农(南京有钟山,孙权时改为蒋山,就是避祖父的名讳)。如果孙钟不是个瓜农,孙坚的人生轨迹又会有所不同,历史也将不同。
因为孙坚是在十七岁时跟随父亲去钱塘(今杭州)卖瓜时,遇到以胡玉为首的一群水匪抢劫了商贾财物在码头岸上分赃。孙坚孤身一人持刀而上,吓跑并杀死一名水匪,因此出名,被官府征召为假尉,就是管理治安的临时官员(古代也有临时城管哦)。
如果孙钟只是个耕种的农夫,孙坚就没有机会外出到钱塘遇到这件事情,也许乱世之中依然会出人头地,但就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第二年,也就是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会稽郡句章县一个叫许昌的人和儿子许韶起兵造反。许昌封其父为越王,自称阳明皇帝,郡内数县响应,有一万多人参与。
孙坚以郡司马的名义召募了一千多士兵,与州郡一起合力击破了这次造反。扬州刺史臧旻(臧洪的父亲)上表朝廷为其请功,朝廷封孙坚为盐渎县丞,终于转正成为正式工。
在以后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先后任过盱眙县丞、下邳县丞。这和刘备老是在县尉一级打转的情形相似,都属朝中无人赏识提拔,亦可证实其出身低微。也就在这段时期,孙坚周围聚集起了一支以“乡里知旧”和“好事少年”为主、规模数百人的武装队伍。(汉时官制,县丞的职责是“掌管文书、仓狱”,但孙坚的兴趣更多的则在武备,更适合做个县尉)
黄巾民变给了孙坚一展身手出人头地的机会。中郎将朱儁是孙坚同乡,奉命征讨黄巾军时征召孙坚为佐军司马。赴任之时,跟随孙坚在下邳的“乡里少年”都愿意追从前往。孙坚又招募了一些商旅和淮、泗精兵,共有一千多人,然后率领这支队伍“与朱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
在征讨黄巾军过程中,孙坚曾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在西华(今河南周口市内)与黄巾军战斗失利,孙坚受伤落马,昏死在草丛中,部下士兵被打得四分五裂,都不知道孙坚在什么地方。危急时刻,是孙坚所骑战马救主。识途骏马飞驰回营,刨地长嘶。正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将士赶紧跟着战马来到孙坚落马处找到了孙坚。
在与固守宛城的黄巾军主力决战时,(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位于南阳城区白河古称淯水北岸)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士兵蚁附而上,大破黄巾军。朱儁表奏其功,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隶属中郎将)
黄巾事毕,西凉边韩之乱又起。张温表请孙坚、陶谦等参军事随军西征。就是在这次西征中,孙坚与董卓相遇,一见面就谏劝张温杀董卓立威。
西征无功而返,朝廷以孙坚为议郎。虽然这只是个仅为六百石的低品秩官员,但地位和性质不一样。由依附于某一位主将的属官,变成朝廷管理机构的官员。同时具备了外放为官的资格。
就在当年,长沙人区星自称将军,聚集了一万多人造反,攻围城邑。朝廷立即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有意思的是孙坚上任后对属下官吏的交待,就是他不管日常治理,只管征伐盗贼。在长沙区星造反的同时,邻近的零陵、桂阳也爆发了以周朝、郭石为帅的造反活动,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在荆州刺史王睿带领下前往征讨,顺利平息了叛乱。朝廷因此封孙坚为乌程侯。
当时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子作宜春长,(今江西省宜春市)遭到叛乱者围攻。陆康从子派人到孙坚处求救,孙坚立即带兵前往,叛乱者听说孙坚前来救援,就逃之夭夭了。请记住这件事,孙陆两姓的恩怨情仇就从此开始。宜春属豫章郡,孙坚此行是违规的,汉制“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
董卓进京,擅乱朝纲,孙坚知道后抚胸长叹,说“张公要是听从了我的建议,朝廷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灾难啊!”感叹之余,孙坚仍然参加了反董联盟,带兵北上。就是在北上途中,孙坚杀害了自己的盟友,还不止一个,而是二个。
第一个,荆州刺史王叡。
王睿也是反董阵线的一员,因一直与武陵(今常德市及周边湖南、湖北、重庆三地交界地区)太守曹寅不和,在起兵反董时就扬言要先杀曹寅。
曹寅非常害怕,就伪造了一份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传给孙坚,述说王睿的罪过,并要求孙坚杀掉王睿,上报朝廷。王睿是孙坚的顶头上司,曾经率领孙坚一起平息零陵、桂阳的暴乱。因为孙坚的低微出身和武官身份,出身于显赫世族琅琊王氏的王睿瞧不起孙坚,孙坚对此心怀不满,正好有这个理由,就带兵攻袭王睿。以士兵求赏为借口骗王睿打开城门,以执行使者檄文命令为理由逼迫王睿吞金自杀。
这里面最莫名其妙的就是孙坚安在王睿头上的罪名“坐无所知”,就是犯了什么都不知道的罪。这种罪名亘古未有,活生生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比莫须有的罪名更为荒唐。
第二个,南阳太守张咨。
孙坚北上到南阳时,已是“众数万人”,应该是逼死王睿后兼并了王睿的军队。南阳太守张咨,颍川名士,与韩馥、刘岱、孔伷等人同时出任关东牧守,同时起兵反董。
张咨之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孙坚到南阳后,送了牛、酒等礼物给张咨,张咨第二天也带了礼物到孙坚驻地答谢。喝酒正酣时,长沙主簿进来对孙坚说:“我们到南阳时,道路没人治理,军事物资也不具备,请收押南阳主簿询问原因”。张咨一听,非常害怕,打算逃走,但四周都是孙坚的守卫,跑不出去。过了一会,长沙主簿又进来对孙坚说:“刚才那些事情都是南阳太守做的,阻碍了我们的行军,耽误了讨贼的时间,请收押南阳太守,以军法从事。”拉出张咨在军门斩首。
一种说法是孙坚刚到南阳时,张咨既不给军粮,又不肯见孙坚。孙坚想继续前进,又担心张咨从后面偷袭,(这有点小人之心了,自己有害人之心,就怀疑别人也有)就假装得了急病,找来巫医,祭祀祷告山川,搞得声势浩大,唯恐别人不知道。然后派人去请张咨,说自己病得太严重,不能领兵了,想把部队托付给张咨。张咨贪得孙坚的部队,就带领步骑五六百人前来。孙坚先还是装病不起,卧床与张咨相见。笑谈之间,突然拔剑而起,叱骂张咨,随即杀掉。
两种说法都是孙坚用计引诱张咨前来自己营中擒而杀之的。张咨确实没有为孙坚提供军粮。孙坚到南阳时曾经发文到张咨那里请求调拨军粮。张咨问自己的属下该不该给孙坚调拨,其属下说孙坚是其他郡的郡守,不应该调发。张咨就没给。这是按规定执行,并没有什么不妥。孙坚却对此怀恨在心。
孙坚杀张咨时,袁术还在逃往南阳的途中,听说此事后,为拉拢孙坚就表其为假中郎将。孙坚由此成为袁术阵营里的人。
第二个对盟友痛下杀手的是刘岱。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是后来任扬州刺史的刘繇的哥哥。他杀的是东郡太守桥瑁,就是伪造朝廷三公文书,倡议反董的那位。原因是什么不大清楚。
泰山太守应劭(应劭后来因未能接到曹操的父亲曹嵩导致其被陶谦部下所杀,惧怕曹操报复弃官而逃,不过曹操后来没有报复他,还让他制定汉宫礼仪)对桥瑁日常行为的评价是“陵蔑同盟,忿嫉同类,以殒厥命。”以此推论的话,应该是他依仗首倡之功,欺负同僚,与刘岱产生了矛盾,才被刘岱所杀。
刘岱不光杀桥瑁,安置自己的手下王肱接替桥瑁的东郡太守。还写信告诉冀州治中刘子惠,等讨灭董卓后,要回师杀掉冀州刺史韩馥。
刘岱杀桥瑁,是因为桥瑁居功自傲欺负同僚;想杀韩馥,是因为韩馥手拥重兵而按兵不动,同时控制袁绍粮草,给袁绍的行动带来巨大的障碍。考虑到刘岱与袁绍的姻亲关系,有理由相信刘岱忠于袁绍并努力地为维护袁绍的地位,壮大袁绍的力量而行动。
后来刘岱在黄巾军进入兖州时,不听鲍信劝阻,率兵出战而死。
济北相鲍信与代替刘岱下属王肱成为东郡太守的曹操此时也正在商议占据黄河南面,等待局势变化的计划,准备脱离袁绍自立门户。
第三节 盟主对盟员的暗算
联盟成员之间互相暗算、厮杀,作为盟主的袁绍本来应该出面制止,谁知道盟主也参与其中,追杀、暗算自己的盟员。
陈留太守张邈,著名党人,八厨之一,是袁绍的奔走之友。既然是生死之交,就应该肝胆相照风雨同舟了吧?其实不然。袁绍当了盟主后骄傲自大恣意妄为,张邈劝他不要这样,不论作为朋友还是下属,张邈的建议都是正常正当的,袁绍却不高兴了。指使张邈的顶头上司兖州牧曹操杀掉张邈,曹操和张邈也是朋友,没有听从袁绍的话。(后来因为兖州之变,曹、张二人也反目成仇)
其中最让人痛惜,也是对讨董行动影响和破坏最大的是对孙坚的暗算。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孙坚进入洛阳,派兵出函谷关,穿插到新安、渑池之间,截断董卓了后路。形势一片大好时突然撤兵,功亏一篑。为什么会撤兵呢?就是因为遭了袁绍的暗算。
袁绍在此时表会稽人周喁为豫州刺史袭取豫州,攻占了阳城。孙坚此时是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豫州是他的大本营,不能有失,只好放弃眼前的大好时机,回身保护自己的根据地。
在孙坚回程救豫州时,袁术派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正在青州与黄巾军作战的公孙瓒怒不可遏,把这笔账记在了袁绍身上,发誓要为从弟报仇,埋下了公孙瓒与袁绍结仇的种子。
孙坚在听说此事后,曾慨然长叹,说:“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董卓已经快失败了而各路诸侯却做出这种事情,我应当和谁一起共同努力啊!”(不知他这时想没想起王睿、张咨?)叹息归叹息,在这个“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的特殊时期,孙坚也不是傻子,决不能失去自己的地盘,所谓“不据一州,无以自全”。
好在周喁能力不济,在与孙坚争夺豫州的战斗中,屡战失利。同一集团的袁绍正与公孙瓒相持不下,曹操又在与黄巾军周旋,任九江太守的二哥周昂遭到袁术攻打,都无法抽身增援周喁,孙坚顺利地保住了豫州,成为袁术手下最大的割据者,远胜于当时的曹操,更别说刘备了。
袁绍取豫州,杀张邈没能成功,但却成功地暗算了韩馥,夺取了冀州。
袁绍对黄河以北之地一直情有独钟,幻想像汉光武帝刘秀一样在河北龙兴,夺取天下。最初起兵时,袁绍和曹操有次对话,颇能说明袁绍的心态。袁绍问曹操,“如果讨董不能成功,应该依靠什么来保持生存呢?”曹操这时只是袁绍的一个马仔,也没有什么实力,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反问袁绍:“你认为呢?”袁绍踌躇满志地回答道:“我南面占据黄河,北面依托燕、代,利用戎狄族族群的人马,向南扩张争夺天下,这样可以吗?”曹操模棱两可地回答了句:“我任用天下人的智慧,以正道来统御,无往而不胜。”
汉初平元年底到二年初,(公元190年-191年)董卓西迁,关东盟军作鸟兽散,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地扩充军力,捞取势利。袁绍驻屯河内,以他渤海太守的实职,并没有多少兵马。幸运的是前往丹杨募兵的曹操带了一千多人马前来投靠。张杨与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也来投靠。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背叛韩馥的大将麹义。
麹义祖籍青州平原郡人(今山东省德州市中南部),西汉哀帝时期(公元前7年——前1年),就是那个留下断袖之癖成语的皇帝执政时期,麹氏家族中的鞠谭为尚书令,建平三年(公元前3年)因受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谋反事件”的牵连被削职为民。为避祸带着儿子鞠閟避难湟中,居住西平,改鞠为麴。到麹义时已有一百多年,因此,麹义除了祖籍平原外,其实就是个土生土长的西北边陲人。
麹义少年时代就爱好弓马骑射,长大后受命统领家族宗兵长期与羌胡征战,非常了解羌人战法。他统率的部队也骁勇善战。中平三年(186年)皇甫嵩到凉州招兵,麴义率家族兵勇一千多人应招。跟随皇甫嵩平定黄巾余孽,在冀州、并州一带与黄巾军大战,屡立战功,深得皇甫嵩赏识。
事后麴义留守黎阳为冀州牧韩馥参将。因不满韩馥阻扰袁绍讨董而叛归袁绍,成为袁绍手下最优秀的将领,为袁绍最终成为北方霸主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麹义,袁绍早就成了公孙瓒的刀下之鬼。此事后面会提到。
反董联盟的瓦解使得袁绍继续呆在河内已经毫无理由和意义,袁绍的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谋士逢纪不失时机地向袁绍提出了夺取冀州的计策,他说:“做大事业,不占领一个州,没法站住脚根。现在冀州强大充实,但韩馥才能平庸,可暗中约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韩馥得知后必然害怕恐惧。同时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向韩馥讲述祸福。韩馥为突如其来的事情所迫,一定会让出冀州之位。”
逢纪真不愧为一个老谋深算的谋士,既摸透了袁绍的心理,又看清了当前的形势和韩馥的性格弱点,此计就是为袁绍量身定做的。
袁绍取冀州有四个理由:一,袁绍的实职是冀州渤海太守,取冀州相对方便;二、前面说过,袁绍想学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龙兴,冀州是河北最为富强的地区,取河北必取冀州;三、袁绍必须除掉韩馥,因为从逃出洛阳到渤海开始,韩馥就一直对袁绍戒备有加,事事监视,处处设防,袁绍不能容忍继续处在这样的局面下;四、韩馥性格懦弱,遇事犹豫不决,又是袁氏家族的门生故吏。按照当时的潜规则,取而代之不会受到强烈的舆论攻击。
韩馥甘心让出冀州吗?袁绍能够顺利得到冀州吗?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