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诺夫就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酒徒。当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向他建议“我们得管管伏特加了,不然全国人民都要变成酒疯子”时,他沉默了五分钟。
世界华人周刊特约撰稿:眠眠
当地时间19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发生酒精中毒事件,中毒原因居然是饮用了一种含有酒精的沐浴产品。目前,已有60人不治身亡,当地警方和政府管理部门正在收缴有毒饮料。
老毛子真的这么嗜酒如命吗?
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虽然总量不是第一,毕竟人口越来越少,但人均绝对是世界第一。
先说一说题主说的那个新闻吧。
那些人喝的东西,其实是一种叫做“Boyaryshnik”类型的沐浴露(注意,是类型,而不是品牌,至于为什么这么说等会下面讲),这种玩意在俄罗斯稍大一点城市的超市、药店里都能看到,我在莫斯科居民小区附近的超市里看到有类似的产品。这次出事的是西伯利亚地区的伊尔库茨克市。这个城市的犯罪率排行全俄第四,中国公民在当地长期被各种绑架,我在那里的朋友告诉我家家户户都必须装铁防盗门。现在这次事件中毒死去的市民已经上升到70名以上了,还不包括40多名正在急救的。
然后再说说这个“Boyaryshnik”到底是什么鬼。其实它就是俄语里的山楂的意思。说白了其实是一种山楂里的提取物,然后蒸馏成高浓度的酒精(酒精含量可以高达93%)。这种东西在俄罗斯长期以来被统称为“samogon”,就是一种酒的替代品。以前俄罗斯人偷偷捣鼓samogon,比如一种著名的叫做“月光(moonshine)”,还只敢加到沐浴露、须后水、古龙水什么里面,挂羊头卖狗肉,政府对它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民众都心知肚明,去买这些玩意就肯定不是真的为了洗澡用的,那就是买不起真酒的人选择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
作为对比,一般在药店和小超市出售的Boyaryshnik,每1000毫升价格是80~120卢布左右,而伏特加的话,平均价格在每1000毫升400卢布左右。所以普通人也许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铤而走险去喝那种替代品,但对于酒精是刚需的俄罗斯人而言,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Boyaryshnik是有很大诱惑力的。嗯,或许他们喝醉了以后以为自己在喝山楂酒。
然后这种Boyaryshnik以前是比较遮遮掩掩的,民不举官不究,但近两年随着俄罗斯经济大崩溃,Boyaryshnik需求量一下猛增,于是有奸商发现利润很大,就做了一整条从线上到线下销售的Boyaryshnik产业链。于是以前只能在药店超市这样地方买的,现在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放到专门的自动售货机卖。我就问一句,你见过谁在自动售货机买沐浴露的吗?
图上的售货机是在出事之后才被贴条封掉的,在之前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随意买。一台机器的成本一个星期就可以赚回来。其实在这次惨剧发生前,俄罗斯政府已经有所风闻了,但是人家根本没当回事。还有更落后的地区,是当地政府和黑社会一起经营这条灰色产业链,根据公布的数据,事发前Boyaryshnik的销量已经可以在全国酒精产品中占到20%的份额,而且还在不断攀升。哎关于俄罗斯政府现在的腐败情况,只能说这个国家的现状他们必须背锅。
那么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引起大量中毒呢?是因为这次事情里的制造商,用了价格更低廉的工业酒精甲醇而不是乙醇作为原料,并且没有显著地标注在瓶子标签上。现在制造商抵赖说我们这就是造的沐浴露啊,我们不是造酒啊。但是连外形都长得差不多,你告诉我那些倒霉的穷人买这是去洗澡玩的?你在逗我?
不过这次西伯利亚的悲剧,其实只是俄罗斯灰色酒文化的一个缩影。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霍波宁就曾亲口说过,在俄罗斯,有20%的酒精中毒患者饮用的根本不是真正的酒,而是日用品或是药品。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俄罗斯所有非正常死亡人数当中,竟然有高达30%以上都是由酒精引起的。迄今为止,这个数字都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而素来以桌上文化、酒文化、“感情深一口闷”称道的我泱泱大中华,又在这张榜单上排名多少呢?
答案是仅仅名列中游,非正常死亡中因酒精而死的仅占6.3%。虽然这也已经算是个不小的数字了。作为对比,全世界排名最低的以色列,只有1.1%。犹太人的自律可见一斑啊。
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如此嗜酒如命呢?
因为在俄罗斯人的眼中,酒就是他们的生命之水。去过俄罗斯就知道,在那个天寒地冻,广大地区寸草不生的寒冷国度里,没有什么能比一杯伏特加更勾人心魄,令人迷醉的了。杯酒入怀,才能带着些许暖意抵御户外的风雪。
早在公元988年,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宣称:“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他把东正教引入了俄国,但是却把这个宗教中关于酒类的戒律一笔勾销了。
1540年,伊凡三世在俄国设置了专门生产高纯度烈酒的酒精工厂——卡巴克(Kabaks)。到了18世纪,彼得大帝更是宣布了一道法令:任何农妇如果在酒馆里强行带走她们正在喝酒的丈夫,就必须要接受鞭刑。
他们这么做或许是有原因的,战斗民族真的需要酒。俄国平民为了对抗维京人的劫掠、鞑靼人和蒙古人的铁蹄,对抗欧洲人的虎视眈眈,更为了在伊凡雷帝、尼古拉一世等暴君的残酷统治下,以一场醉生梦死度过余生。
而到了苏联时期,特别是酒鬼勃列日涅夫主政的时期,前苏联至少在酒精消费这一块上,是世界无敌的“超级大国”:1976年,苏联人均年消费伏特加酒28瓶。
据称,平均每个俄罗斯成年男子每两天都会喝完一整瓶伏特加酒。伏特加是经蒸馏处理过的,高纯度的酒精饮料。一般是用水和蒸馏后的乙醇勾兑而成的,有时还会经多重蒸馏以追求更高的纯度。俄罗斯人饮用的伏特加,甚至可以达到50%的高酒精度。
伏特加的俄语Vodka,其实却来源于斯拉夫语“woda”或“voda”,意思就是“水”。难怪战斗民族把它当水喝。
在上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前,酒类产品的销售是这个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疲软的经济导致苏联领导人迫切需要烟酒来刺激国民消费,以获取更多的税收来继续冷战,因此没有人会在意酒精对这个国家的慢性毒害。
并非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列宁和戈尔巴乔的两次全国范围戒酒行动,都惨遭了民怨滔天式的失败:十月革命之后,列宁担心“伏特加和其他流毒会把我们领回到资本主义时代”,因此号召苏维埃政权实行禁酒政策。
然而禁酒令的效果却令全国人民都开始抱怨这一政策,甚至导致苏维埃统治一度岌岌可危。到了20年代中期,列宁只好撤销禁酒令以换取民意支持。但他依然惧怕伏特加的威力,只好下令生产另一种酒精含量较低的“里科夫加”(以当时的苏联财长以当时的苏联财长阿列克谢·里科夫命名),来代替暴烈的伏特加。
戈尔巴乔夫的那次禁酒行动更加雷厉风行,丫甚至动用了推土机把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库班河流域的葡萄园都给平推了。然而事实证明,酒就是俄罗斯人的命,越是想要禁止的,越是屡禁不止。正是在那个时期,苏联人想到了用其他含酒精的替代品来饮用,还闹出了米格战斗机飞行员偷喝航空酒精的笑话。而samogon类产品,就是从此之后开始蓬勃发展的。
甚至俄罗斯人至今还固执地认为,苏联之所以能打赢纳粹,靠的就是两样神器:伏特加和喀秋莎火箭炮。
斯大林时期解放了禁酒令,为的就是让那些参加战争的士兵能够在冰天雪地里御寒。卫国战争期间,伏特加甚至成为了苏军标配的战略物资。为了激励士兵们,苏联国防部特别规定,前线的战士每天每人都能获得100克伏特加的配给。
而斯大林本人不但是一个伏特加酒徒,还喜好格鲁吉亚产的白兰地。包括他的儿子、曾任莫斯科军区空军司令的瓦西里,就曾经在41岁时的一次狂饮后一醉不醒。
勃列日诺夫就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酒徒。当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向他建议“我们得管管伏特加了,不然全国人民都要变成酒疯子”时,他沉默了五分钟。 在一番思考之后,这位苏共总书记冒出了那句不朽的名言:“安德烈,你懂的,wuli俄罗斯人离了这玩意儿(伏特加)啥也干不了……”
苏联解体之后,整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在整个国家GDP节节狂跌的怨声载道里,更多的俄罗斯国民选择了用酒精麻痹自己。他们在烧着暖气的俄式公寓楼里,喝得酩酊大醉。那些地方政府官员呢,更是夜夜笙歌,下了班之后就去夜店买醉到天明。就算是在相对繁华的圣彼得堡,我住的小区里,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偷偷喝酒抽烟的青少年,夜里还有醉酒的人朝我一个劲地喷脏话。
这一幕幕,都可以在一部我个人非常喜欢且推荐的俄国电影《危楼愚夫》(The Fool)中见到:
嗜酒如命究竟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给政治、社会、经济这些方面带来的恶劣影响咱们暂且不论,只说一点吧,俄罗斯人的寿命在世界上的大型经济体中是最短的,他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65岁。而作为对比,美国人平均寿命是76岁,中国则是74岁。而且,高达25%的俄罗斯男性死于55岁之前,作为对比,英国男性在55岁前死亡的比例仅为7%。另外,英国医学专家对超过15万名俄罗斯人的饮酒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每周喝三杯以上伏特加的男性,过早死亡的几率几乎是每周喝不到一杯伏特加男性的两倍。
难怪外网上有句名言,俄罗斯人作为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智利海鲈鱼(Chilean sea bass)还快。
更可怕的是,尽管伏特加的价格已经相对比较低廉,还是有更多穷困潦倒的俄罗斯人只能铤而走险,去喝那些劣质的Boyaryshnik。有数据显示大约有1200万俄罗斯人曾经至少喝过一次那些便宜的,香水、防冻液或是玻璃窗清洗剂之类的替代品。而这次惨案中,死者几乎全是35~50岁之间的穷人。
因此,是的,俄罗斯是的确是世界第一能喝,但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价。
欢迎分享朋友圈。未经授权谢绝媒体转载,侵权必究!
瞭望世界,更懂中国
世界华人周刊版权所有,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公众号世界华人周刊wc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