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在初中高中阶段,玩不起游戏机,只能去租书摊子上以五毛钱一天的价格租小说看。那个时候最为跑火的就是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我最喜欢的是金庸的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五部小说一部不拉,有时候赶时间,通宵达旦看小说不说,上课也偷偷摸摸地放在抽屉里看,无数次小说被老师收缴。
那个时候我也许想不到,当年被老师痛斥为误人子弟的闲书,如今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教材,学生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看了。金庸《天龙八部》中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组成”神奇武侠“单元。
对于高中教材中出现武侠小说是好还是不好,当时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23.6%的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武侠精神也是有可取之处的;16.38%的人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武侠小说进入课堂会教坏学生;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则认为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要看老师怎么讲。
武侠小说进入课堂,家长主要担心的是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侠义精神,盲目模仿小说中的人物将会带来一定的危险;还有就是现在是法治社会,那快意恩仇的江湖习气过时了,落伍了,也要不得。有些家长觉得武侠小说过于中注重武力,描写爱恨情仇,有些地方的描写比较露骨,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倒是认为,武侠小说并非是洪水猛兽,当年我们都看武侠,只是单纯崇拜书中主人公的侠义精神,很少有人是受到武侠小说的影响而去好勇斗狠的。说到爱恨情仇,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打开网页,多少比这些武侠小说露骨百倍的描写充斥其间,学生应该有了基本的辨别能力,所以我是比较支持武侠小说进入课堂的。
第一:武侠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很多还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比如《天龙八部》,就是围绕着大宋,大辽,大理,吐蕃,西夏之间的纷争展开的,而金庸《鹿鼎记》,《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小说也是各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虽然不能完全当作历史来学,但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一些情况,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其次,现在武侠精神并没有过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中的郭靖,萧峰,张无忌等人物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不正是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吗?
现在我们学生身上的那种除暴安良,嫉恶如仇的精神不是太盛了,而是太缺了。很多学生看到不良行为不敢制止,在恶势力面前唯唯诺诺,不敢反抗。缺乏正义感,缺乏斗争精神,没有侠客们那种蔑视强权,不畏强暴,一往无前的胆气和豪气。
再则,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正是因为小说文笔流畅,大开大合,对于场面描写更是淋漓尽致,这样的写作方法也是很值得学生们学习的。武侠小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不必大惊小怪,武侠小说也有经典,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学生在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得到放松,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