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他是古代最著名的“背包客”,也是对仕途没什么兴趣的文艺青年

在民国时期出了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刘半农三兄弟的江南小城江阴,17世纪这里还走出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01

徐霞客出生于明代末年,他出身在世代书香的富庶家庭,幼年就博览群书,特别爱好古今历史、地理以及山海图经之类的知识。可是他对于应科举,入仕途却不感兴趣。倒是喜欢游览名山大川,热衷于考察和研究大自然。

徐霞客少年时期就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要游历天下。他认为现有的一些地图和地方志中对于山川的描绘并不准确,他决心“穷九州内外,探奇测幽”。他一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坚持不懈地致力地理、水文、气象和动植物等方面的观察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2岁那年,徐霞客第一次离开家,去江阴南边不远的太湖地区旅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走出书斋,投身大自然,开始了专业旅行家的生涯。一直到他去世的30多年中,他前后有19年在外旅游,足迹遍布如今的19个省市。

翻开徐霞客旅行的路线图可见,他走遍了三山五岳和东南、华北的名山:浙江天台山、雁荡山,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河南嵩山,山西华山,湖北武当山,山西五台山、恒山,山东泰山,湖南衡山等都留下足迹。有的地方更是多次前往。

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徐霞客经过多年酝酿准备,作了一次长达4年的西南远游。他途径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六省,行程超过万里。

在广西他考察了桂林、阳朔和柳州等地的溶洞和峰林,从广西西部北上穿过贵州南部到达云南,途径大理、丽江,最远渡过怒江,到达滇西的腾冲考察火山和温泉。返程还考察了怒江和澜沧江水系,最后由乐山乘船东返。回家后,徐霞客就因为精疲力竭,卧病不起。第二年便与世长辞了。

02

徐霞客在旅行考察中,为了追求真相不畏艰险。他登山一定要上到最高峰,察看河流要努力追溯到源头。就是进入到山洞里,他也要尽力走到最深处。

他在游览雁荡山的时候,为了探寻传说中的雁湖,竟然从山顶用四条布带绑在身上,悬挂而下。结果布带被岩石磨断,他被困在山崖上。他重新接起布带后再拼命往上攀爬,才脱离险境。徐霞客却并不死心。在他第三次游历雁荡山时,终于找到了雁湖,并且考察证明雁湖与大龙湫瀑布的水系没有关系。

在他游览武夷山大王峰时,登上峰顶已是傍晚,找不到下山的路,他只好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在湖南麻叶洞考察时,当地乡民都说洞里有精怪伤人,徐霞客却毫不畏惧,进入后发现洞中“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分明是一座美丽的溶洞,大饱眼福。出洞后,乡民们见他们毫发无损,无不惊诧叹服。在游览广西融水县的龙洞时,徐霞客不慎掉进一个深潭之中,差点被淹死。

为了旅行考察,徐霞客简直可以算是奋不顾身。他在湖南衡阳考察,在湘江上遇到了强盗,所带的衣物钱财被洗劫一空,与他同行的静闻和尚也受伤了,大家都劝他回去。徐霞客却倔强地说:我带一把锄头走,什么地方不能埋葬我的尸骨呢?

野外考察的生活不仅危险,而且艰苦。徐霞客在西南途中,数度因为断粮而被困,不得不卖掉身边的衣物来求生存。在云南旅行时,他经常在少数民族简陋的草舍中将就住宿,尽管生活十分清苦,却说:虽食无盐,卧无草,甚乐也。在他51岁云南之行前,竟然干脆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只当我死了,不要拿家务事来烦我。

03

在旅行途中,为了及时如实完整地把所见所闻记录保存下来,徐霞客每天跋涉游历归来,无论时间多晚,身体多累,也不管住宿何处,都要坚持作好记录。每天多则两三千字,少则几个字。多年的积累,徐霞客终于写出了那部传世巨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共20卷,现在保存下来的约有40万字,仅为原来的六分之一。游记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仅是一部旅游文学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百态。更加珍贵的是,它还是一部地理学的科学巨著。

《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徐霞客的足迹遍布祖国的秀丽山川,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出色的记忆力,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下那些名山大川的特色。他的文笔精炼,但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色却是栩栩如生,读来如同身临其境。

徐霞客对黄山美景推崇备至,评价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身处黄山玉屏楼时,这样简练地描述此处的景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览,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眠眠曾经三游黄山,深有同感。

他描述浙江雁荡山:“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介绍广西漓江沿岸的景色:“奇峰环棹”,如同“碧莲玉笋世界”。

自古以来,瀑布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景色。徐霞客记叙了20多处瀑布的景色,比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庐山的三叠泉,雁荡山的大小龙湫,武夷山的水帘洞等。

他描述贵州黄果树瀑布:“一溪悬捣,万练飞空,……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描写武夷山水帘洞瀑布,则是:“危崖千仞,上突下嵌,泉从岩顶堕下,岩既雄扩,泉亦高散,千条万缕,悬空倾泻,亦大观也”。

去过这些景点的人必定都会深有体会,这些描写真实概括而生动传神。

04

徐霞客在旅行中对各地的民俗民情、交通状况、当地物产以及社会动态等方面也会做详尽的考察和记载。

《徐霞客游记》中,记述了北岳恒山的煤炭资源“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在西南地区,他记述下各地金、银、铜、铁、锡矿产的状况。对于各地的农耕制度、畜牧业以及农田水利,他也有关注。在游记中记载明代滇西地区就采用了引槽灌溉田地的方法,还有在湍急的水流下利用水力来舂米的工具。

徐霞客在漫长的旅途中,还注意详细地记述所经之地的水陆交通情况。在古代,水路交通是十分重要的。游记中对钱塘江、湘江、漓江、柳江等大小河流的通航情况都有详细记录。

通过他的考察,徐霞客还纠正了一些典籍中记载的错误。当时传统的说法,认为岷江是长江的上游源头。他对照黄河源头的情况,提出为何岷江上源短,而金沙江上源长的疑问。他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推翻了“岷江导江”的说法,肯定了金沙江才是长江的上源。

徐霞客还考证出黄山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辨明了左江、右江和澜沧江等许多河流的源流。

长期对河流的研究,徐霞客对河流的侵蚀作用有所了解,总结出水流对河岸凹处的侵蚀作用特别厉害的规律。他在对不同河流的比较时,还得出流程与流速的关系是“程愈近而流愈急”。在云南鸡足山的庙里观察喷水池后他领悟出连通器的原理。

不要小看这些如今看来浅显的道理,要知道在徐霞客的时代,世界上地理学和物理学都还在萌芽状态呢。

05

《徐霞客游记》中有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规律性的探索,并且提出新的见解。

徐霞客对于岩溶地貌情有独钟,他考察了中国大部分喀斯特地貌区,记述了近300个溶洞。他对各种岩溶地貌如峰林,地下河,溶洞以及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床等都进行过仔细观察,做出生动的记述,给予恰当的命名。他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的广泛考察、描述和系统分类比欧洲人要早两三百年。

就拿我们都熟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来说,徐霞客对那一带著名的石灰岩地貌有详细的描述:独秀峰“独秀四削如天柱”;叠彩山“其上石萼骈发”;象鼻山“插江之崖,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之称又以此”;阳朔一带石灰岩发达,“诸峰分峙迭出,离立献奇”。

徐霞客还细致地指出,桂林与相邻的柳州地貌不同。桂林漓江一带完全是石峰,没有土山夹在其中。而柳州一带是石灰岩与其它岩石相间的“峰丛地貌”,“土山逶迤间,忽石峰数十,挺立成队,峭削森罗,或隐或现”。他对两地的石峰地形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对比和区分。

在近代火山活动的云南腾冲地区,徐霞客考察记载了那里的火山和地热现象。他听当地人说起打鹰山上三十年前树木茂密,山顶有几个深潭波涌而起,人们都不敢近前。后来一声巨响后连日夜火将树木烧光,深潭变成泥沼。

于是他上山考察,看见山顶的石头为赭色,质地很像蜂房,重量很轻。他立刻判断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进一步推测地下不深处有地热资源。

他冒雨考察了硫磺塘,描述到“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沸泉“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喷泉“水辄旁射,揽人于数尺之外,飞沫犹烁人面”。种种生动的描写,与我们如今去腾冲旅游时所看到的完全一致。

徐霞客对各种地形的形成原因也有深入的探索。比如,对于岩洞中钟乳石的成因,自古以来有不少解释。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是由于“石穴中水所滴”而成。南宋文学家范成大也认为钟乳石是“石液凝洹”所成。他们都没有能说明由于水的溶蚀、凝聚等作用。徐霞客则更加完整地解释出,钟乳石是“石膏日久凝胎而成”。

徐霞客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投身大自然,考察祖国河山胜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他通过实践写出了鸿篇巨著,终成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也就是《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地质学家,徐霞客最经典的一句话”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