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新能源车控制策略仿真平台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驾驶员模型、控制策略、车辆模型三部分,如下图所示。今天我们详细说说第三部分车辆模型(车辆平台)的相关内容,也是最复杂的部分。
车辆模型需求分析
车辆模型,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整车抽象出来,建立其数学模型,用于仿真研究或控制开发。广义上的车辆模型应该是包括纵向、侧向、垂向三个方向的动力学模型,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通常,我们会根据实际的研究需要,搭建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的动力学模型。这次我们搭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软件仿真平台,主要用于验证车辆能量管理相关的控制策略,仅需要与驱动、制动相关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再加上增程器、电池等子系统模型(为简化建模搭建,忽略部件响应延迟以及部分摩擦)。
1、增程器模型需求
增程器主要包括发动机、发电机,二者一般直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提供电能的增程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发电机出正扭矩把发动机拉到点火转速后,发动机自行点火启动;发动机启动成功后,发动机出正扭矩,发电机出负扭矩发电同时维持发动机转速恒定;发动机停机过程中,发动机和发电机停止出力,在发动机摩擦力的作用下发动机转速会慢慢降为0。
增程器模型输入:
发动机扭矩请求(来自控制策略,这里用固定的节气门开度近似代替)
发电机扭矩请求(来自控制策略,这里用扭矩请求百分比信号近似代替)
高压电池电压(来自高压电池实际状态)。
增程器模型输出;
发电机充放电电流(充电为负,放电为正)
模型物理关系:
发动机实际扭矩=MAP1(发动机实际转速,发动机节气门开度)
发电机实际扭矩=MAP2(发电机实际转速)* 发电机扭矩请求百分比
发动机转速(即发电机转速)由增程器系统的动力学决定,TENG+TGM=(JENg+JGM)*dw/dt
发电机充放电电流由功率守恒计算,充电时TGM*WGM*φ=UBATT*IGM,放电时TGM*WGM/φ=UBATT*IGM
2、纵向动力学模型需求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纵向动力学模型与纯电车一样,由电机、主减速器、轮胎、车身等。电机扭矩从主减速器传动轮端,最终由驱动轮提供整车行驶动力,克服风阻、坡阻等阻力后,实现车辆加速或减速行驶。
纵向动力学模型输入:
电机扭矩请求(来自控制策略,这里用扭矩请求百分比信号近似代替)
高压电池电压(来自高压电池实际状态)。
纵向动力学模型输出:
车速
电机充放电电流
模型物理学关系:
电机实际扭矩=MAP3(发电机实际转速)* 发电机扭矩请求百分比
电机放电电流由功率守恒计算,充电时TEM*WEM*φ=UBATT*IEM,放电时TEM*WEM/φ=UBATT*IEM
车速由车辆纵向动力学决定,FDRV-Fw-Fi=m*dv/dt
3、电池模型需求
这里重点关注电池SOC和电压变化,忽略温度的影响。
电池模型输入:
电机充放电电流
发电机充放电电流
电池模型输出:
电池SOC
电池电压
模型物理学关系:
电池SOC由电荷守恒计算,SOCACT=SOCINT+∫(- IEM- IGM)dt
电池电压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VBATT=VOCV-( IEM+ IGM)*R
车辆模型Simulink实现
基于以上模型的物理学关系,我们用Simulink物理建模的方法搭建以下几部分模型。
1、增程器模型实现
增程器整体模型如下,发电机与发动机机械连接,并分别响应控制器请求扭矩,输出发动机转速和燃油消耗量、发电机充放电电流。
其中发电机子模块如下,主要根据发电机外特性MAP以及效率MAP进行相关计算,并忽略发电机扭矩响应的延迟。
发动机子模块如下,主要根据发动机扭矩MAP和燃油消耗MAP进行相关计算,也忽略掉扭矩响应的延迟。
2、纵向动力学模型实现
纵向动力学模型如下,电机与车辆模型机械连接,并响应控制器请求扭矩,输出车速、电机充放电电流。
其中电机子模块如下(与发电机一致),主要根据发电机外特性MAP以及效率MAP进行相关计算,并忽略电机扭矩响应的延迟。
车辆模型如下,包括主减速器、车轮、车体等部件,需要定义传动比、车重、载荷分布、风阻、坡度等相关参数。
3、电池模型实现
电池模型如下,这里我们主要想观察SOC和电压变化,发电机、电机的充放电电流积分后即可很方便计算出当前SOC大小。
4、车辆模型
把以上增程器模型、纵向动力学模型、电池模型组合起来,即可得到一个初步的车辆模型,如下图。输入信号主要是控制器对三个动力部件的扭矩请求,输出信号有车速、电池SOC、发动机转速、发动机燃油消耗量。
以上,就是增程式电动汽车Simulink软件仿真平台的车辆模型内容。篇幅有限,车辆模型的验证放到下一篇仿真平台整体调试里一起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