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从具体实践出发,聊一聊如何学习文言文?(之一)
续前:从具体实践出发,聊一聊如何学习文言文?(之二)
续前:从具体实践出发,聊一聊如何学习文言文?(之三)
具体怎么读呢?我一般是自己提前很多时间备课,力求自己要弄懂每个字的意思。很多时候,我遍查各种字典,遍查网络,也想不明白其中某些字的意思,尤其是某些虚词。我对坊间诸多《古文观止》版本不满的地方,就是在虚词。它们经常无视这些虚词的存在,遇到难一点的,就想办法以意译大法绕过去。还有一些难懂的句式,它们都不作解释,直接写上意译的译文了事。可是,对小朋友而言,直译才是真长本事的方法。
还有一个让人不忍直视的地方在于,这些全注全译本基本都是团队合作,导致有些文章质量比较好,有些文章质量比较差。我手边经常参照的版本,有中华书局版、上海古籍版和岳麓版。我经常发现,中华版和上古版,优劣之处几乎同步,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抄谁的。
我首先会固定一个时间上课,比如,我们固定每个周日晚上的7点到9点,这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的仪式感,要遵守上课的纪律。正式开讲时,我会让孩子先拿注音版(我用的是新华出版社的本子)读几遍原文。力求读通顺了,不要读破句子;读顺口了,不要读得磕磕碰碰。读完原文,我会让孩子读相关的材料,比如,左传选文,我会把相关的《东周列国志》章回列出来让孩子读一遍。然后,我还是不让孩子使用详细注释材料,而是只拿着注音版,开始一字一句来“蒙”,看看能否蒙出这些句子的意思。蒙出来了,我不吝赞美之词;蒙不出来,我在边上作提示,绝不批评。
这个“蒙”的过程很耗时间,但我认为,这是让孩子思考的过程。纯粹的“填鸭”效果有限,只有激发孩子的潜能去思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毕竟,谁都不愿意被喂,自己主动去吃,才最有味道。
“蒙”过一遍之后,孩子大概也知道了哪里懂,哪里不懂。这时,我们才正式开始一字一句地读详细注释材料。由孩子读,我在旁边作补充。比如,刚才“蒙”的时候,你认为是这个意思,但真正的意思却不是你认为的。某些难的句式,我会拓展一下,给他们讲有关这个句式的更多内容。讲得后面,我会不停告诉他们,这里的这个句式,是不是和前面学过的某篇文章的那个类同?某个虚词的用法,和之前某篇文章的用法一致,等等。
最后,就是读一读名家点评。让一个读文言,一个用白话讲,逐渐让他们明白文章的好,到底好在哪里,为文的方法妙,到底妙在哪里。
这样,一篇文章就算是讲完了。我本来是希望他们每天抽空诵读几遍原文的,但他们就是不读,我也没办法。
当我主导,带孩子读完34篇左传选文后,我的下一步是让孩子来主导讲,我当听众,负责提问,以检查他们是不是真的懂了。这样重复一遍之后,才算真的学完了。
我家老大是从上初中第一次月考之后开始读《古文观止》的。经过这一年半的实践,我有几点体会,就是,初中的第一个学期真是忙乱啊,家长和孩子都在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双减”之前,学校考试是有排名的,看的是孩子的相对分数,而小学基本上看的是绝对分数。这可谓是压力陡增。另外一个忙乱就是增加很多新课程,历史、地理、生物、道法等,这几门副科虽说中考不考,但要会考算等级,也会影响中考的录取。倘若孩子更偏理科一些,那么恭喜你,你中招了。我家孩子就偏理,道法直接躺平,不想学。历史、地理也超级烂,唯独生物比较好。
第二点体会就是,从初中开始,孩子就走上了脱离父母的轨道啦。怀疑父母智商、直接怼天怼地怼父母师长、搞CP、不愿和父母沟通、情绪过激等等。详细可参见“我家的‘青春期天坑’是如何趟过的?”一文,这里不赘述。
第三点体会就是,时间真是太紧张了,整天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如今的年代,卷子像雪片似地发下来让孩子做,好象印卷子不要钱似的。无休止的作业导致的后果,就是会做的题目不停地重复写,不会做的题目老师也大多不会讲。老师的目的,似乎就是要占尽孩子的每一分钟。每个老师都说,我的作业不多,就几张卷子,快的半小时就能写完。语数英史地生道,七门课,每门课半小时,这就三个半小时了。这还是按照优秀学生、专注力强的学生的最快速度来计算的。
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从初一开始读《古文观止》,最多也就初一、初二这两年,满打满算两年也就100周。一周不落,每周学一篇文章,也不过100篇文章。我按照重要程度筛选出《左传》选文34篇(卷一+卷二),《国语》选文22篇(卷三),《战国策》选文17篇(卷四),《史记》选文15篇,韩愈选文24篇(卷七+卷八),合计112篇。努力一下,整个初一初二是能读完这112篇的,初三就完全交给老师去吧。
所以,我建议后来的家长,可以避开我们踩过的累,把读《古文观止》的任务下沉到从小六开始。这样多了一年的充裕时间,完全可以读得更好、更深入,而不是像我现在这样读得那么匆忙和将就。
到了高一,孩子其实还有一年读《古文观止》的窗口期。总的算下来,实际上真正能控制的有效研读时间,也就是小六、初一、初二和高一这四年。小六之前读不太懂,初三、高二和高三,我们都要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一上大学,孩子就飞走了。等到他再想起要读《古文观止》,恐怕要等到他们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了。
第四点体会就是,读了《古文观止》,一定会觉得课内的文言文相对比较简单,我带的几个孩子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王力先生说过,读个50来篇真正好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我想,但凡认真读完《左传》选文34篇和《战国策》选文17篇的孩子,应付中考或高考文言文部分的题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我想更进一步,就是希望孩子们读到的这些顶尖议论文,能延展并帮助他们写好高考的作文,这可是60分的大头啊。巴金先生说,他之所以那么会写文章,主要就是脑子里有《古文观止》的200多篇范文。我们不求孩子能到巴金先生这样的高度,我们只求高考作文能达到55分以上,我们读112篇《古文观止》范文,行不行呢?如果这样不行,那还有更好的方法吗?高考作文一般都要求800字以上,但任何一篇《古文观止》选文,用白话文扩充一下,哪一篇不是随随便便就超过800字呢?就是像《周郑交质》这样100来字的短文章,也是涵盖了标准时政评论文的所有要素。套用这个结构,几乎可以轻松写出无穷无尽、中规中矩的时政或时事评论文。为文之道,先贤已作榜样,我们后人虽说也能玩出一些新花样,但普遍规律不遵循,即入旁门左道。
以上就是我想讲的全部了,不知道还有没有遗漏。
我总在想,不管我们读没读过《古文观止》,都不会太影响我们当前的生活。考学、工作、成家,没有一件事会受到明确的影响。就像一个人没有音乐审美能力、没有美术审美能力、没有书法审美能力、没有文学审美能力,这些都不影响生活。但是,窝在沙发上看球,和自己直接下场去踢球,感受肯定不一样。躺在椅子上听音乐,和自己亲自上台演奏音乐,感受也肯定不一样。我们听别人谈起文学,谈起书法,谈起绘画,我们不明白,这和吃饭、有钱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大约只知道上班赚钱、吃美食、买东西。是的,享受美食,购物,没什么不好。但当人对美食和购物都不感兴趣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是不是“穷”得只剩下钱了呢?物质的东西,我们可以留给后代,但后代是否真的需要我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呢?他们难道不会创造更好的东西?他们也许需要我们留下更多精神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文字,可以是音乐,可以是绘画,可以是书法。韩愈当年为了谋求一个职位,向当时的高官写了好多自荐的文章,他颠沛流离一生,物质生活比高官的千万分之一都不如,但如今,我们谁还记得那些高官?我们谁还不记得韩愈?谁能不读韩愈?这就是生活的有趣之处。
我们读或者没读《古文观止》,也不管我们的孩子读或者没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会一直在那里。它就像一把钥匙,静静地在历史长河中等待着读它的人。我们没读,孩子还是要读;孩子没读,他们的孩子仍然要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就是丢不开我们的祖先,因为,那是我们的来处。你可以不认祖先,但祖先永远都在那里。他们的所思所想,都化成文字,停留在历史的虚空之中,亘古不变!
一批又一批的人从这把钥匙旁边走过。有的人只是摸了一下这把钥匙,觉得太难了,摇摇头走了;有的人拿了这部钥匙,打开了祖先智慧的宝库,但只在门口往里张望了一会,心存不屑,也走了;还有的人拿了这把钥匙,真走进宝库了,开始翻找里面的宝贝,出来后,感觉我们的祖先一点都不比别人的祖先差,差的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有宝不取,偏偏把一些垃圾当宝。
所以,每次当我想到几千年前的海昏侯刘贺墓被发掘,当我看到汉文帝的江村大墓被确定的消息,我就感觉自己和祖先们的联系是如此之近,这真是一种奇异的感觉。原来,所有这些文章,都曾经是活生生的人写的,那些人,还都是我们的先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为着我们的子孙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为往圣既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一些贡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