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 青
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成高校与市场的高效对接,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如今,当地企业一遇到困难,就会立刻找研究院;科研人员有成果要转化,也会放心交给研究院。
这家研究院被科研人员和企业“踏破门槛”。
最近,找上门来寻找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越来越多了,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应接不暇。记者采访当天,刚好遇到新明珠陶瓷集团的负责人前来洽谈合作。
“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再靠人为检修,造成的损失已不可逆转。陶瓷企业急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及时发现故障,避免损失。”杨海东说。
研究院位于广东佛山,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和南海区两级政府及广东工业大学四方共建,以企业化模式运作。自2013年落户佛山以来,其依托广东工业大学“枢纽化、属地化”布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成高校与市场的高效对接,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如今,当地企业一遇到困难,就会立刻找研究院;科研人员有成果要转化,也会放心交给研究院。
你有技术我有意,二者牵手靠“红娘”
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崔成强带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到研究院转化。两年后,他带着新项目再来研究院,心里很踏实。
“研究院团队的核心成员都来自我们学院,他们对我研发成果的先进性很清楚,因此,沟通起来更方便,对接也更专业。”崔成强拥有多年从事微电子研发工作的经历,他是国际上最早提出并掌握高密度封装基板的新型关键技术——改进型半加成技术及超细微全铜盲孔填充技术的研究者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解决对接的问题。”杨海东表示,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了解市场、企业的技术需求,手上有技术和产品却不知卖向何方。而企业有技术需求却苦于不知从哪里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手上有钱却不知道从哪里买技术。这看似简单的对接过程,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即使有时双方取得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苦于难找到合适的“如意郎君”,难选择一个好买家。
为破解这一难题,广东工业大学设立工业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院(总院),对扎根广东主要地市的协同创新平台进行网络化布局。以佛山这家研究院为典型代表的各个地方产业成果推广实体(地方分院)星罗棋布于各个地市,目前共建成10个比较成熟的产业成果推广实体。
佛山的研究院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地方分院之一。杨海东表示,研究院优势在于一方面全面系统掌握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资源,另一方面利用自身资源及母校在其他地方的专业分院把握市场需求,将高校和市场紧密相连,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来到研究院后,崔成强带领团队参与了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的建设,这是佛山市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年还成立了广东佛智芯微电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智芯)。该公司正全力推进打造国内首条板级扇出(芯片)封装装备示范线。该示范线预计投资超6亿元,主要围绕半导体封装装备、半导体检测装备、大板扇出封装装备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半导体封装装备及材料技术突破,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语言交流存障碍,研究院充当“翻译官”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早已达到60%至70%。在杨海东看来,科技成果转化要获得成功,除了需要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还得有技术、人才支撑,以及转化的市场。他说:“最为核心的是要有语言交流,高校老师转化的语言和企业需求的语言是不匹配,中间需要像我们这类的研究院充当‘翻译’桥梁。”
考察了国内多个地方后,佛山博文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文机器人)还是选择落户到研究院。它们看中研究院专业的配套服务。
“对科研团队而言,成果转化中最大的困扰是如何正确找市场、确立产品定位。”公司总经理杨宇峰说,“我们技术出身,往往只看重技术导向,忽略了市场导向。这样即使产品很先进,也有可能市场并不需要。我们之前走过弯路,碰过壁。”
杨宇峰告诉记者,研究院带着他们到佛山西樵等地区对接纺织业、铸造业企业,进行市场推广的同时,根据企业和行业需求完成市场定位,解决了产品和市场链接的问题。“有了研究院的帮助,现在我们不用发愁市场对接的事,只需专心做最擅长的研发。”
在做好配套专业服务基础上,研究院还通过采用多项成果集成转化以及“人才+技术+资本+服务+信息”的立体式转化方式,逐步完善“政、产、学、研、金、用”六位一体的公共服务职能,构建起有效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服务平台。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冠峰带领的团队长期致力于精密装备和运动控制技术的研发,但在成立公司后面临人才、资金等一系列问题。
得知实情后,研究院沟通协调了学校微电子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无条件向该技术团队开放。
同时提供天使基金等资金支持,助其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刘冠峰团队的核心技术已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短时间内取得了市场认可。
各方共享成果收益,不断升级转化模式
在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不是无序进行,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的。
研究院所处的佛山,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众多。如何让科研成果顺利转化落地?“以需求为导向。”杨海东说,当地企业急需高科技成果“加持”,但他们评估技术的重点,是看这项技术能为其带来多大的效益。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是研究院判断成果转化的标准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成果所有者和使用者、服务人员等利益相关方能共享成果转化的收益,形成合力才能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可持续性。” 杨海东表示,实现第三方机构、成果转化服务人员与成果转化团队收益共享,是促进科技转化可持续的关键。目前,该研究院出台了成果转化服务和持股管理办法,促进技术入股和服务入股的规范化,以专业化服务以及支持资金入股,占科技成果转化团队10%以内的股份。据统计,研究院2018年引进了30多个成果转化团队,其中有13个团队愿意让研究院通过资源服务入股持有团队5%—10%的股份。
研究院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使其开展各种举措的方式更灵活。同时,研究院聘用各类专业化人才,专注于技术转化的全过程,使其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成为可能。
“我们准备成立技术转移公司。对学术界的成果转化项目,将按专业进行分类,形成集聚效应,打破以往单纯的点对点转化,促进资源共享,提供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对于科研界的成果转化难题,杨海东又有了新思考、新探索。目前,该研究院已促成以广州辐射带动集成电路设计,以东莞辐射带动工业设计、新能源,以佛山辐射带动高端装备制造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
【编辑: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