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distinct什么意思

写诗需要表达什么东西,怎样表达?诗人为什么会是诗人,这在于他的眼,他的头脑,他的心灵,他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欣赏审美能力都与我们常人有所不同。

比如,我们常人一般看见每天日常生活里边无数的现象,认为可以视而不见,不值得看,不值得谈,也不去想,可是到了诗人眼里就不同了,他从最平凡最普遍的事物中,发现一个点,一个方面,觉得有新的体会、感受,新的见解,他发生了“新意”,把这种新意传达给我们,而我们一看:是这个样子呀!我也曾这样感受过,可没有好好想就丢下了。就是想了一下,你要我表达,我也不会,而诗人好像是替我说出来了,而且说得那么好,使我产生共鸣,得到一种文学艺术上的享受。

因此,我们会觉得诗人很不简单,他是真有神奇本领。这个本领其实就叫做会表达,会传达。一件事情,如果用我们一般人的普通的话来说,可能毫无意味,但他用了另一种方式说出来后,特别好,听听,悦耳,唤起我们很丰富的艺术上的想象。所以我说诗人是属于最会讲话这样一种类型的人。北方有句俗话叫“一样子话,百样子说”,就是这个意思。

举个最普通的例子来作为“会说话”的说明,小山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是一首小令,除了开头两句是点明主题“天将离恨怅疏狂”之外,接着款款地写来,说道是:“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行人征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相思”在此表示有某先生和某女士有互相倾慕和思念的感情,“相思”二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词语,高雅,有意味,有情致。今天,什么叫“相思”呀?这个话几乎已经绝迹了。学中国文学,特别是诗,要对汉语下苦功夫,比如这个“相思”,要懂,要领受,要体会。这一关过不去,什么都不要谈,后边还要具体些讲讲这一点。

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这说的是一位女士接到了她心上人的信,读罢,感情上那个波澜、那个曲折。古时的交通不像现在,两人分隔远地,投个航空信或打个电报,很快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情况。那时经年累月才盼得一纸来书,接到打开一看,噢,是花笺写就的(花笺是古代的薛涛纸,带彩色,带花纹,美极了),上面写着相思怀念的种种情怀。我们完全可推想出是写得非常真挚热切的。

她起先看时很高兴,再一想,又怀疑起来。感情到了真处,反会生出许多疑念:他纸上写的那么多思念的话,有凭据吗?什么都不能说明,“相思”本来就是无凭之话。那么自从打开信,我对着它反复地读,一直流着泪,我这样激动,是对还是不对呢?我不要再对着这些无凭之语枉费我的泪行吧-你真的相信这个看信人是彻底怀疑不再相信心上人不是真正思念她吗?她看透了,因而说我不再啼哭,我要欢乐,等等。你若如此理解领会,你就成了世界上头脑最简单的人了!

怎么能学文学,怎么能鉴赏我们的“古”诗词呢?这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作者超妙的手法。你应该看到的是:这写的是一种至深至切的真感情,即分隔两地,不胜思慕的情怀。这结尾两句,哪里是什么“看透了”“想开了”的“悟语”,这分明是一种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的痛苦感情的曲折传达或表现!

我举这两句,只为说明表达手法。若讲更高级的境界,则又不可忘掉“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十四个字。这写的是日日盼,年年盼,日日从早盼到日下西山,年年盼到路荒秋草(不见车辙人迹到来)。两地远离之情,长年渴念之意,只用了十四个字,写尽了这种情景和心境。

所以,谈鉴赏,要懂古人的笔法,也要懂古代的情况。比如上面说的通信难,你认为那算什么,八分邮票一贴搁在邮筒里不就得了!连这么一些基本的都不知道,要去“鉴赏”,能“鉴赏”出什么呢?

古人常用情致、意趣、韵味、境界这四个词来谈诗词,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用西方的文艺名词和概念来套是用处不大的。你读罢一首诗或词,往往给你的是多方面的享受,一、二、三、四……在美学上可以数出几点。但对四个词要想每个给它下一个具体简切的定义,恐怕就大大是困

宋代诗人梅尧臣,“总结”好的优秀的诗词的长处,说了两句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之言外。”这里说的景不仅仅是自然的山、水,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不限于这么具体,但总是有迹可循,可捉摸的。“状”,今天的话叫“形容”“描写”,很难“状”的东西,高手诗人能够写得“如在目前”,这不是“自然主义”复印机式的“再现”于眼皮底下,我们的祖宗丝毫没有这个意思,他是说对那个精神意态,对那个景象的领会、感受。

然而,只有“如在目前”远不够,如果仅仅如此,我干吗要来读你的诗词呀,去看真东西,比你这个直接,也会有自己的领会、感受,是吧?所以,这只是事物的一面,还有一面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好的诗词内容都很丰厚,一首七言绝句,四七二十八个字,叫你体味半天也许还没体味尽。作家不把话都说出来,作“解释”,都说出来,都解释,那叫一篇“论文”,不叫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才发生情致、意趣、韵味、境界这样一些我们中华民族诗词上特殊的光辉的美学特色。

古典诗词的语言(当然主要指的是汉语文,尽管我们是多民族国家,但几千年来文学史上是以汉语为主)有许多独特的地方,要多下功夫去学,去领会,去运用。

比如,上面提到的晏几道词里的“相思”二字,现在不用这样的话了,是“爱”“恋爱”了,这东西从哪来?大概是西方的“进口货”,与“相思”的意味有所不同,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民族特点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因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

记得好像鲁迅先生在谈小说时说过一种意思:“现在叫“爱”,过去不叫“爱”叫“倾慕””。我们的祖宗将爱说成“倾慕”,“倾慕”可以是单方面的,你看见了一位女士,或许就会“倾慕”。

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曹雪芹在宝黛感情上是用了“相思”还是“倾慕”?都不用,“爱”更不用了。所以今天西方很多人看完译过去的《红楼梦》,说真不懂宝黛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事?你就直截了当表示说“我爱你”得了,万事大吉。在他们的感觉里,这个事天经地义,简单无比,你干吗要这么曲曲折折,千回百转?他们不能理解。

举例而言,汉语里有许多两个字的联绵形容词。比如“苍茫”,天快黑了,好像空间慢慢地生出一种似烟似雾的暮霭,自远而近,缓缓弥漫到眼前,事物越来越看不清,夜色越来越浓,是吧?这“苍茫”好像都懂,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写了两句诗:“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这里的“苍茫”是什么意思?不能说仅仅就是暮霭吧?这个意境,你在最好的词典中找来的定义,能适合吗?我们得用脑子、心灵,还得用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等知识上的基本功,才能够体味像杜甫的“苍茫”这样的辞意。

汉英辞典与“苍茫”对应的英文是“indistinct",意思是不清楚,看不清。这原不算错,但汉语里类似“不清楚”的,不仅仅是”苍茫”,还有“迷离”“朦胧”“缥缈”“依稀”“隐约”“仿佛”“微茫”“恍惚”“杳冥”·····,多着哩,你去查汉英或汉什么辞典,解释统统都是“不清楚”。在西方只能用一个“不清楚”来对应我们中国那么多词语,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这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体会、领受,与西方大不相同,精微得多。我们的语言创造是不是最伟大的智慧创造之一?在我们的语言运用中,每一个都不能代替另一个,因为各自的意味,唤起你美学上的感受完全不同,也就是情致、意趣、韵味都不同。

我国一位第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一篇还未发表的文章里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高、最先进的语言。”如果认为汉语是老掉牙陈旧了的东西,将来都是要改造的,那么还是再进行一些考察研究,然后再作结论。

上面举的例子就说明,中文的那么多“不清楚”,在西方语言里就没有能够完全对应得上的词。几何学上,两个圆直径相同,往一起一套,完全吻合,变成了一个,英文是“Co-incidence”。中国的词语和西方的词语,有很多都是不能“Co-incide”的。文学的“工具”就是语言,对它并无深知,怎么讲“文学”欣赏呢?

#诗词##原创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distinct什么意思,SELECT,DISTINCT表示什么意思,mysql中DISTINCT是什么意思,数据库中DISTINCT是什么意思”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