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间一晃又接近一年的末尾了,因此按照老惯例,我在十二月末开始了一年照片视频的整理并进行年终备份。
说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照片和视频备份的事,真是让人头疼不已。且让我说说这到底是如何令人头疼法:
首先,乍看之下好像就是几块硬盘的事,但其实这真不是几小块硬盘就能搞定的事。拿我自己来说,在2018年,甚至2019年以前,一年的量基本在4TB左右,这样进行双备份的话一年大概就是2块4TB,投入基本在1300-1500元这样。但是2019年以后,随着照片、视频体积的成倍增长,这就不是2块4TB硬盘能搞定的了,至少是6块,8块,费用一下子就上去了。
其次,是硬盘的价格非常高,真的真的买不起了。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觉得“也就几百块的事嘛”。可千万别这么想!我在2020年左右,因为存储的需要,因此使用了捡便宜策略:就是用价格比较低的硬盘比如监控硬盘之类,来作为备份。但你知道吗?结果是很坑啊!这个待会我说说我的策略。为什么说价格非常高,后来买不起了呢? 因为作为照片视频来说,这些都是珍贵资料,因此在硬盘用料选择上,要求就必然要放高一些,价格一下子就上去了。举例来说,考虑可靠性稍微较高一些的垂直,一块16TB的外置硬盘,实际能用差不多14.5TB,价格差不多是2000块。
第三,是传输速度的问题。这个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纠结了很久。有人说,那就组raid啊,嗯,是的,你先把票子拿出来再说。
下面,我想谈谈我自己的几个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条经验:
我肯定是双备份,异地备份,所以我的硬盘就是一份是母带,平时用;另一份是子带也就是第二套备份,压箱底的。母带我应该是用到的几率很大,但另一个子基本就是用不到的。
那为什么非要弄两份呢?我十几年的经验告诉你,如果只做一个备份,将来后悔的几率非常大。千万不要以为硬盘有多么牢靠,老实告诉大家,外置硬盘且不要论什么垂直、叠瓦,只要你是使用了外置硬盘然后用硬盘盒的方式来带动的话,基本上用着就是提心吊胆的。而一般的移动硬盘,也是经不住敲打的。但是谁叫咱们都是穷人呢?所以目前是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先上。
第二条经验:
方案选择。
最佳方案就是1+3+n模式。容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1就是买一套桌面硬盘约36TB的组合连着家里的电脑工作站启动,做成资源库,这是静止不动的;3就是用3个2TB或者4TB大小的移动硬盘用来跟着人,跟着电脑相机跑,并且速度要快要耐磨防碰撞+N就是很多个便宜硬盘用来存储按照年度分好类的照片和视频素材是基本不动的。
请特别注意,这一套桌面硬盘需要经久耐用,不管日常你怎么蹂躏,他都依然保持战斗力。不仅如此,速度上也要有一定的保障,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将日常经常使用的视频编辑资源、历年的精选照片视频合集放在这个1套桌面硬盘组合里,这个是天天跟着电脑启动的,就是我每天都要接触的自己的“资源库”。目前为止,莱斯lacie的桌面硬盘是个好的选择。但是价格可是不便宜的。
而我的那3个跟着我跑的移动硬盘,我自己是这样搭配的,2个莱斯的价格贵一点,但目前为止算作是质量过关的,而且速度也是不错的。还有1个ssd的,这个主要是用来快速存储、增加机器容量、快速导出片子给客户等等。
特别说明一下,那些nas什么的对我而言没太大的作用,贵当然是原因,但当你真正真刀真枪的去实践的时候,海量数据的更新,每天各种内容的编辑,你还是发现还是传统点的比较实在,保存起来就好,没必要去折腾。因为我的主要目标就两个,一个是单纯保存素材。因此就单纯保存素材来说此而言,完全没有必要使用那么昂贵的器材。第二个我要快速编辑,轻而易举的从我的精华资源库里面进行资料交换。
第三条经验:
将素材整理好是关键。我的素材都是手动整理的。单纯只是用来存储的那些盘就按照日期、事件要素建立文件夹来排列,查看起来非常方便。而桌面系统的硬盘,也就是“资源库精华集”则按照题材、风格、素材内容等方向进行精细化分类,但内部还是按照年代的顺序和年月日来创建文件夹。这样在使用自己素材的时候会比较得心应手。
写在最后
你没有认真的对待过摄影,就不知道面对海量照片视频时候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