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自古为闽源重镇。汉末以来,福建建制由闽北始而后播展全闽。史志确载,汉献帝设福建首县建安(今建瓯),旋即闽置四县,闽北居三;三国时建安由县升郡,统辖全闽;唐初建安改称建州,嗣后朝廷取福州、建州首字而得“福建”之名延续至今;五代王延政僭立“大殷”国,于建州称帝;南宋福建设一府五州二军的“八闽”建制,建州升为府,史称为“八闽首府”。
建宁府建制
一府二郭县、一城三衙门,是建宁府位居“八闽首府”的重要特征。坊市以行都司直街分境,东为建安县,西为瓯宁县。二郭县相距一里,形成一府二郭县、一城三衙门的格局。
城市布局
机构
城内设行政、军事、教育机构,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沿东溪、建溪之畔,设守府、游府、军厅,作为前哨,并设粮厅,以供军需。第二层次,以城隍庙为中心,钟楼、鼓楼分列东西。城隍庙东向,设巡道、常丰仓、府镇场。第三层次,主要设教育机构及祠庙,由东向西依次分别为府学、建安县学、瓯宁县学、瓯宁义学、建溪书院、文公祠及玉皇阁。
城墙
建宁府城城墙长,城门多。王蕃筑城时,置4门,即双门、永庆门、昭化门、丰乐门。唐代,设州治,迁城于黄华山麓,置9门,即建溪、资化、建安、宁远、通安、西津、临江、水西、朝天。明代,又有通济门、拱北门、朝阳门、政和门、威武门。万历三十七年(1069),重建城门8处。现存城门乃有威武、临江、通济、广德、通仙5门。府城内外有泳泽、平政、镇安、升华、恩波、顺母、德胜、通都等数桥沟通往来。
建宁府文化
缘于一州二郭县、一府二郭县的规制,建瓯的文化设施配制与众不同。人们“一城三庙学八门九关公”来概括建瓯的文化史迹。
文化史迹
孔庙
“一城三庙学”,是指一座府孔庙、两座县孔庙,这是府、县建制的规定设施。因为古代府学、县学设于孔庙之内,故而称庙学或学宫。建宁府孔庙始建于宋宝元二年(1039),位于城关仓长路。孔庙占地4688平方米。建筑群由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两庑、拜台、明伦堂、尊经堂、春风堂、藏书阁、集贤堂、聚星亭、崇圣祠、大成殿等组成,是福建省现存县级最大的孔庙,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两座是县孔庙:建安县孔庙,在建安县儒学之西;瓯宁县孔庙,在建安县丛桂坊儒学之西,清康熙三十一年,移建于原左卫基址。
书院
“书院之盛,独著建宁”是说两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在武夷山、建阳等地创建书院,授徒讲学,所以闽北的书院以建宁府最多,有屏山书院、环溪精舍、建安书院、鳌峰书院、豸山书院、同文书院、云谷书院、星溪书院等。其中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考亭书院为朱熹自亲创建。现存和复建的书院有武夷山的武夷精舍和政和的云根书院。朱松、朱熹父子在建瓯生活过数年,建瓯留下朱熹儿时嬉戏的画卦洲、朱熹亲笔题写的艮泉井、后人创建的朱文公祠、朱熹后裔世代居住的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府、朱文公对镜写真的自画像等。
九关公
“八门九关公”,是指建宁府城八处城门有9座关公庙。建宁府城门原有4处,后增至9处,保存8处,即高门(宁远门)、东门(政和门)、长桥门(通仙门)、南门(广德门)、通济门、临江门、西门(威武门)、北门(朝天门)。每座城门附近都有祀关圣帝君的庙宇,8处城门就有8处关公庙。而葡棚下的周仓庙所奉的周仓是关羽的部将,在周仓庙的大殿里塑有关羽座像,周仓屈居二殿。故有“八门九关公”之说。
1、武夷山市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
南唐时武夷山已跻身于中国的名山大川之列,又称之为道教的第十六洞天。宋代以来,为朱熹等大儒所盘桓,流风相继,不仅被称为“道南理窟”,而且被誉为“闽邦邹鲁”,是我国东南一座重要的文化名山。
2、建瓯
建宁府府衙驻地、建州州衙驻地。是一座1800多年建县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有福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佛教圣地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圆通寺、宋朝理学家朱熹主持开凿的艮泉井等名胜古迹。
3、建阳
位于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福建省。世界法医鼻宋慈、“蔡氏九儒”皆诞生于此。朱熹等理学家在此讲学,文化教育高度发展,雕版印刷一时之盛,享誉“图书之府”之名;朱熹终老建阳,其学称考亭学派,影响中国八年,并传播海外,成为世界性说学。
4、浦城
浦城县是汉建安初设立的闽北三县之一,地处闽浙交界。汉闽越王余善临柘溪(今南浦溪)之滨筑城曰浦城,并在闽北筑六城,浦城占其三,曰临浦城、临江城、汉阳城。境内匡山、浮盖山、仙楼山为自然之秀,仙霞关为入闽经济、文化走廊,更有“梦笔生花”等诸多人文故事。闽北的19个宰相中,自出浦城的有8位,实为宰相之乡。
5、松溪
位于武夷山麓东南侧,以溪畔植乔松而得名,湛卢山是其名山。春秋时,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冶炼铸剑就在此山,至今湛卢宝剑享誉一方。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曾筑吟室于山半,寄寓讲学。明儒杨缨就其址建续贤庵,其后人又改为杨氏书室、湛庐书院,以传播文化。
6、红茶
政和县得名于徽宗诏赐“政和”年号。拥有“地质绝景”佛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绝奇观”洞宫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景色宜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源四平戏,古韵悠扬,镇前和杨源两地的鲤鱼溪引人入胜,坂头花桥等文化古迹闻名遐迩,茶灯戏、高山茶道等民俗民风,古朴淳厚,独具魅力。
7、寿宁
位居闽浙两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界通衢"之称,洞宫山脉南段,存有较完好的明清时代贯木拱廊桥19座,被誉为“世界木拱廊桥之乡”;有传承三百多年的北路戏,被称为“戏剧孤本”,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周宁
素有“高山明珠”之称,特殊的地理条件、位置和历史的变迁,形成了多元民俗文化。现在仍然保留有许多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其附属的古戏台、石雕、石刻、木泥雕刻、楹联、匾额、字画、彩绘等民俗文化基础设施。
千年建宁府,上溯上古,下及明清,一路行旅,一路辉煌。她所创造的朱子文化、茶文化、建盏文化,曾经是灿烂世界的史迹,让人由衷感慨、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