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笔记
——袁行霈四卷本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一、史家记述:
(一)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二)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三)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
(四)(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一)班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二)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一)(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二)(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三)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四)(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五)白居易《与元九书》,《诗》、《骚》以来诗歌发展历程作总结。
(六)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
(七)(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 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
(八)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汉魏六朝文学发展脉络。
(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
(十)《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四、文学史著作: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五、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 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六、其他因素对文学影响:
1.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跟书写繁难有关系;
2.唐宋词的演唱方式对创作的影响;
3.印刷术发明以后大量文献得以广泛而长久流传,这对宋代作家学者化,进而对宋诗以才学为诗特点形成有重要影响;
4.宋元说话艺术对小说创作影响,宋元戏曲演出方式对剧本创作影响。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一、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俗与雅;各种文体(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复古与革新;文与道。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
一、三古、七段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九个方面:
一、创作主体;二、思想内容;三、文学体裁;四、文学语言;五、艺术表现;六、文学流派;七、文学思潮;八、文学传媒;九、接受对象。
二、概述:
(一)上古期 包括先秦、秦汉。
总:体裁,思想基础,儒重社会功能,道重审美价值已形成。
1、第一段先秦文学。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体;史从巫中分化出专门从事人事记录;士兴起活跃;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2、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二段。创作主体处境变化,士聚集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
(二)中古期 魏晋到明朝中叶
划分依据:
(1)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完成;
(2)文学语言古奥到浅近;
(3)诗、词、曲鼎盛;
(4)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宋元两代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
(5)出现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传媒;
(6)创作主体和对象,包括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1、第一段魏晋到唐中叶。
(1)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文向诗靠拢,出现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骈赋。杜甫承前启后。“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两个诗歌的范式确立;
(2)文学创作个性化;
(3)宫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并相互切磋,提高文学技巧;
(4)玄学佛学渗入文学。玄学真和自然,佛教真与空、心性、境界的观念,文学观念多样化。
2、第二段是唐中叶开始,“安史之乱”起,南宋灭亡止。
(1)韩、柳倡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改革,宋欧阳修等完成改革;
(2)诗歌到宋寻到新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延续性而言:中晚唐始,重日常生活描写,相关人文意象增多,宋代已成风气;
(3)由杜、白开创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及忧患意识,晚唐减弱,宋代加强;
(4)宋诗人学者身份合一,议论成分增加,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
(5)唐中叶后曲子词兴盛,经温、李等之手,成为宋文学代表;
(6)唐中叶后传奇兴盛,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标志文学新发展。
3、第三段元代到明中叶。
(1)元代始叙事文学占主导。文学对象从案头读者转向勾栏瓦舍听众;传媒除纸上读物,还有说唱扮演;元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明传奇对元曲继承与发展;
(2)元末明初出现 《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两部长篇白话小说。
(三)近古期 嘉靖后总特点:
(1)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商品化;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发生变化;
(2)王学左派影响,创作主体个性;肯定情欲;理学禁欲主义冲击;
(3)小说最富生命力。
1、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文学集团和派别大量涌现及论争。诗文方面公安、竟陵、神韵、格调、性灵、桐城派主张和实践;词方面有阳羡、浙西、常州词派主张和实践;戏曲方面有“临川派”和“吴江派”两大群体论争。
2、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
(1)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之路同时寻求到新文学灵感;
(2)文学创作发生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工具,小说地位得到肯定;外国译作逐渐增多,文学叙事技巧更新;报刊媒体出现,写作方法变化,出现报刊文体。
近古期终结,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
三古七段和朝代分期双视角
双视角 在处理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上,将三古七段与朝代分期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朝代分期在目前的文学史教学和研究中符合长期以来的习惯,更便于操作。朝代的更换有时也确实给文学带来了兴衰变化。以唐宋两代诗文的创作而论,随着本朝之内时间的推移,都有一个从渐盛到极盛再到渐衰的发展过程,其中似乎存在着与朝代兴衰有关的某种原因。因此,朝代分期自有其不可完全替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