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大熊猫仅有不到一半的个体可完成自然繁殖,这常被认为与化学信号的传递存在一定关系。化学通信是野生动物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作为独居性物种,大熊猫主要依赖于肛周腺分泌物和尿液进行化学标记来传播信号,而肛周腺分泌物标记是最为独特的一种。然而,关于这些重要化学信号物质的合成过程尚不清楚。一些动物的腺体共生菌群可参与宿主化学信号物质的合成,大熊猫是否存在类似特征,其化学信号物质的合成机制如何?
围绕该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大熊猫肛周腺和粪便中的气味物质和共生菌群组成,发现气味物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其共生菌群在门和属水平上也差异显著。
同时,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野生和圈养个体化学信号物质和共生细菌特征,发现野生个体肛周腺中对脂质代谢贡献第二的假单胞菌属,在圈养个体中含量很低。这种菌群的缺乏将影响包括繁殖信息在内的关键化学信号物质的合成,进而影响个体间正常信息交流,推测可能是圈养个体自然繁殖力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在未来的保护管理与科学研究中,可考虑通过特定菌群的重建,完善圈养个体化学信号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提高大熊猫化学通信在圈养种群繁殖管理中的作用。
△大熊猫肛周腺分泌物和粪便化学信号成分、微生物群落、KEGG代谢通路和脂质代谢贡献菌群比较
该研究为理解大熊猫化学通信行为这一重要行为特征提供了新见解,也为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基础信息。(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编辑 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