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如何做好投资及购房规划


文 / 子木



在买房投资角度,市场上一直有两个派别。


一派坚持买市中心的房子,被称作“中心理论”,另一派则认为郊区房才有真正的升值潜力,称为“边缘理论”。


“中心理论”教头是李嘉诚。


当年抛出买房三要素,“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认为绝对中心的地方,人口和产业会不断集聚,房价处于长期生长的状态。


“边缘理论”,则是一些投资客的主流思想。


认为城市版图会不断扩张,地铁开通,会大大缩减城市资源传输效率,郊区的房价未来的涨幅会比市中心的还要高。


最重要的是,郊区足够“新”,居住品质要远胜于日渐衰老的老中心区,大家肯定要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


两个派别的论调,似乎都有道理,然而实际上都没有考虑城市发展的本质,观点太过绝对,经不起推敲。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全国各地走访调研,对“买市中心还是郊区”有了新的感悟,重新整理了判断逻辑。


下面全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市中心”。


市中心是一个城市资源最为集中,配套最为齐全,商业最为繁荣的地方,相当于对外的“城市封面”。


但事实上,市中心是有生命的,有的市中心能活10年,有的20年,有的则永盛不衰。


永盛不衰的市中心例子有很多。


世界最有名的市中心曼哈顿,已经统治了纽约200余年,地位无可撼动,平均房价也是全美最高。


在中国,最强市中心,有上海陆家嘴,北京国贸,广州天河,深圳福田中心CBD……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夜夜灯火通明,艳丽繁华。


密密麻麻的白领年轻人穿梭楼宇之中,劳动价值转化为财富资本,持续虹吸资源集聚,促成“良性循环”,撑起更高的房价天花板。


这些市中心没有随着时间价值凋零,反而日久弥新。


最主要原因有两点:


形成了规模性的产业群。上海陆家嘴,是绝对的金融中心,跨国银行聚集地,上下游产业连片,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效应。


第二个原因在于政府有足够的财力维持市中心的“新”。


房子都是钢筋混凝土,会慢慢折旧变老,这时候需要源源不断注入资金进行建面升级,对高层的破旧小区也有能力旧改升级。


目前来看,全国只有一线城市完成了市中心的久盛不衰,而且财力雄厚,进行全市多产业部署,多个市中心,百花齐放。


就像北京,除了国贸,还有西城金融街、中关村、西北旺、望京、亦庄,未来的北部科学城,丽泽商务区还有东坝金盏自贸CBD等等。


但对于二线城市及后面的城市,逻辑就不同了。


没有赶上前些年最爆发的经济红利时代,政府又没有足够的财力对中心区进行持续升级改造。


结果只有一个:


不断开发低成本的新区,来扩展新的中心区,满足产业和人口的迁入。


这时候市中心是动态可变的,房价的天花板也在不断的变化,一些曾经以为的郊区,也有了房价向上突破的可能性。



2


前几天考察的长沙,就是一个非常直接研究的样板。


长沙是全国房地产调控标兵,对“房住不炒”的践行力度,甚至超越北上广深。


在这种绝对理性的价值市场,房地产逻辑极具有参考价值,所以我一直对身边的朋友说:


看懂长沙,等于看懂大半个中国。


长沙最早的市中心是在五一商圈附近,市政府和省政府都在这边。


大家都知道,五一商圈是长沙商业圈的最中心,作为省级商圈,国金中心、王府井、平和堂等商业汇聚,让这片土壤产生了庞大的人群汇集效应。


五一广场-子木团队摄


30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双地铁,教育、医疗、市政等优质资源均在此汇聚。


这种情况下,五一商圈的房价理应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然而当你打开房价软件的时候,一定会傻眼。



五一商圈房价在1.4万/平米左右,只能排在长沙的中间位置。(长沙板块最高在2万/平米)


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跟几位老长沙人聊天之后,才知道,五一商圈作为最早的大型商圈,一直都是市中心的存在。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早期规划混乱,道路拥挤,老房子密集,动迁成本太高,居住体验较差。


一个当地的朋友说,谁都无法忍受每天下班回家,擦肩而过都是满满的游客,除了拥堵就是嘈杂,每天晚上,车进来出不去,交通基本都是瘫痪的。


事实证明,如果市政规划跟不上“过度繁荣”,市中心的房价就很难继续向上突破。


长沙市政府和湖南省政府为了发挥行政能力,一个向西过湘江,落在了风光宜人、生态环境优越的河西板块,即现在的岳麓区岳麓大道。



而湖南省政府,则向南迁移十余公里,开发了新的片区。


市政府迁移之地,很容易形成新的市中心。因为它是整个城市规划及发展的核心部门,配套一定是全市最高的。


市府政务中心所在,即城市中心所在。


随后,河西市中心板块开始崛起,房价上涨到2万每平米。之后,长沙又把隔壁的滨江板块,打造成金融CBD。


滨江板块临湘江,拥有全市最好的环境资源,居住非常舒适,再加上,长沙对它有强产业导入和最新的市政规划概念,未来很容易成为长沙楼市天花板。


前几天去看了一圈,这边的期房已经卖到了2.5万/平米左右,豪宅、改善房扎堆,居住纯粹,基本是长沙“高大上”的天花板。


滨江板块某豪宅售楼处-子木团队摄


这个盘基本临江200平米的大平层都卖完了,很多人都不敢想象,平均1万/平米左右的长沙,总价上千万的豪宅可以卖得这么好。


还是那句话,居住需求可能减退,但人们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质的需求,永远存在。


你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场大型的市中心迁移,就发生在眼前。



3


除了滨江新区,长沙还有一个地方具有教科书的研究价值——梅溪湖板块。


10多年前,梅溪湖还是岳麓山下的一个村庄,只有成片的荒郊葡萄园。


2011年后,长沙与几家开发商签订合同,共同投资建设城市,此后成为长沙、甚至是湖南商业化最成功的板块。


这个板块做对了两件事:


其一打造了一个人工湖;其二引进了长沙最著名、最认可的好学校。


湖,提升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而优质教育是所有家庭都想获得的稀缺资源。


长沙有钱人去梅溪湖买房上学,学校考出好成绩,继续虹吸新的家庭入住,优质生源继续推动教育价值,从而形成“螺旋上升闭环”。


10年时间,整个梅溪湖板块变成了一个大学区板块,另一个长沙新中心。


这就是除政府战投以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大开发商或者大企业等市场组织参与推动的新中心”,华为之于东莞松山湖也是很好的案例。


不过梅溪湖也有缺点,商业化太严重,梅溪湖周边都是一排排超高层建筑,密度太高,给人一种压抑感。


道路交通也很迷乱,居住不纯粹,这意味着很难留住富人圈层。


一个板块的真正价值来源于产业,只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集聚,才能撑起一个地方更高的天花板。


在这个层面,梅溪湖的房价未来一定比不过滨江板块。


除此之外,长沙的洋湖板块的价值也在飞速发展,房价涨幅一度与梅溪湖、滨江齐肩。



洋湖主要价值,依然来源于环境资源、较新的市政规划,还学着梅溪湖引进了较强的教育资源。


回顾长沙房地产发展史,无论滨江、梅溪湖还是洋湖,以及东部的北辰三角洲、广电。


这些板块过去都是边缘板块,但现在基本都成了新的市中心或者准市中心。


是否能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必须是政府牵头,重点打造的区域。产业第一,最好是金融为中心,高新是其次,能赚钱的企业才能带来高质量人才。


2、早期能引进优质的教育配套。


3、居住环境的底子没问题。江河湖海大山绿林……等等,没有人不喜欢低密的居住环境,也没有人不喜欢风景宜人,氧气充足的地方,这是硬刚需。


4、市政规划OK。这个比较好衡量,一个新区的公路和绿化带宽不宽,公园多不多,红绿灯是否设置合理,轨道交通是否合理,拿地的有没有品牌开发商。


一个新中心的诞生,其实条件非常苛刻。不仅需要底子够硬,基因强大,还需要政府足够有钱能持续投资。


事实上,买房就是相亲,个人能力、家庭、长相、性格都是关键因素,想找一个均好的,肯定更“贵”,但永远是更贵的更有价值。



4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新中心的诞生,这是城市变迁最好的结果,但也看到更多的“新中心夭折”。


湖南、湖北、河南很多三四线城市,这些年也在学着打造新中心,实际上变成了密密麻麻的鬼城。


河南某新区-子木团队摄


道理很简单,产业不够,人口外流,新中心过度饱和,无法进行城市建面的更新,拆不动房子,只能发展新区。


但新区也没有产业导入,人们也不愿意过去,地方政府没钱持续投入,还欠了一屁股债。


有的城市很聪明, 变相导入当地最好的学校,吸引人们去买房,以此勉强支撑房价,比如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房价涨回来一些。


但更多的城市,连教育配套都引不进去,只能面对不计其数的空壳子发呆。


城市收缩、人口收缩已是事实,中央之前也明确强调了“人地钱挂钩”的政策,意味着,产业衰退的城市,会被列入“发展黑名单”。


这也是三四线城市新区房价可能暴雷的一个危险原因。


具体哪些城市我就不说了,很容易遭黑,但我敢肯定的是,在城镇化红利日渐消失的未来,全国660多个城市,几千个新区,绝大数都是没有希望的。


新中心只存在少数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还是乖乖买核心区,少亏当赢。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如何做好投资及购房规划,如何制定购房规划,如何进行购房规划,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购房规划”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