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实践是文景之治。
哲学思想: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塞翁失马”、“福祸相依、长短相随”体现了道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概况: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言论收在《论语》中。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政治思想: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反映了儒家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
4、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体现教育公平);整理古代文献资料。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制度瓦解,新制度确立,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私学兴起,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学术思想领域繁荣。
2、概念: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影响。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3、代表:①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墨子》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以民为本;反对非正义战争;主张做人要有骨气。著作:《孟子》。
③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作《庄子》。思想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④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著作《韩非子》。思想主张: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补充: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商鞅变法中“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体现的法家韩非子的依法治国思想。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体现的是韩非子的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名言出自《商君书》,体现商鞅的变革思想。
⑤孙武是春秋末期兵家代表人物。著作:《孙子兵法》。思想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5、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遵循客观规律。思想被汉初采用,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儒家:以民为本。以德治国。从汉武帝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
墨家: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平等、博爱。
法家:依法治国。被秦国和秦朝所采用。
四、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比较
项目 | 中国百家争鸣 | 西欧文艺复兴 |
背景 |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初步形成 | 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阶级 | 地主阶级 | 资产阶级 |
影响 |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相 同 点 | 1、生产力提高,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2、都突出“人”的作用 3、都是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4、都推动了历史进步。 |